国宝级女配[快穿] 第20节(1/1)

话说到这份上,梁卫东知道没法顺利把人带走了,不耐烦上前一步便把人抓住。

比起小时候,他的力气更大了,还学会了很多搏斗技巧。

梁汝莲任由他抓住胳膊,笑道:“打算来硬的?”

“爸下的命令,绑也要把你绑回去。”梁卫东冷声道,这个绑可不是形容词,是真正的绑,只要敢反抗,他随身带着绳子呢。

下周休息日,必须把人带到陈司令家,这是他的任务!

屋外,一直留意屋内动静的老村长还想打马虎眼,见梁卫东抓着梁汝莲出来热情道:“聊完了?我让食堂给炸了点知了猴,穷乡僻壤没啥可招待的,梁同志,你可别嫌弃。”

他想着先把人救下来再说。

然而梁卫东此刻就像退下伪装外衣的土匪,他没那么傻,迟则生变这句话还是知道的,至于介绍信,不要也罢,凭这身制服,最多费点周折。

见老村长上来要拦,挥手就要推。

梁汝莲冷冷道:“你敢推试试?”

穿越者守则,不允许出现超过这个世界范畴的存在,过去执行的书中世界,有末世有修仙,她不是手无缚鸡之力。

惹恼了她,大不了拼着惩罚让系统恢复她的部分能力。

“亲兄妹说啥呢,打断骨连着筋,能不动手就别动手。”老村长仿佛老眼昏花了,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他摇摇头,倒背着手,慢悠悠往屋里走。

如果村里的老人看到,大概会想起他当年掩护红军躲避小鬼子的英勇事迹,演技满分。

下一刻,大喇叭毫无预兆响起:“快来救人,梁知青要被带回去强行嫁人啦!”

刚走没几步的梁卫东:“……”

梁汝莲无辜摊手,好心劝道:“你现在跑还来得及。”

已经晚了,听到通知,不知道多少人放下手里的活就往这跑。

梁知青啊。

村民没见过啥大世面,或许某些方面愚昧,但骨子里像大山般淳朴,懂的知恩图报。

距离最近的正是那位挑水大婶,她今天的活是给牲口槽灌满水,途径之地正好包括村委。

这位刚才还自称柔弱的妇女把水桶一扔,仿佛下山的母老虎,抡起扁担就扑了上来,她知道伤人犯法,也不靠近,只见一把扁担舞的出现幻影,别说人了,蚊子都过不去。

嘴里还大喊:“你别过来呀,伤着可不怪我。”

梁卫东:“……”

带着个大活人,他又不是会飞檐走壁的高手,根本走不了。

越来越多的村民和知青赶过来,手里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铁锨,其中还有食堂负责做菜的大婶,她拿了把锅铲,非常的卓尔不群。

男村民还好,听到老村长喊赶过来,拦住人出于对梁汝莲的感激。

而女村民,尤其上了点年纪的,除了感激还有共鸣。解放后,童养媳几乎没了,但被换亲取而代之。

简单说,女人不值钱,为了哥哥或者弟弟,嫁给身体有残缺,或者性格有问题的男人,而对方,也把自己的妹妹或姐姐嫁过来。

在娘家受苦,可以说,婚姻承担了人生最大的期待,谁不想嫁个喜欢的人好好过日子?

谁愿意嫁给有问题的?

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强行嫁人,戳中好多人的痛点,下意识以为梁汝莲要被带回家换亲。

其实也差不多。

换取权利富贵也算换。

梁卫东想过村民会阻拦,厉声喝道:“谁敢上来?这是我家的家事,我父母的命令。”

他一身军装配合气势,确实唬住不少人,打军人,后果太严重了。

再说没错,毕竟是家事,轮不到他们做主。

男人有顾忌,女人却不怕。

被围成一群,梁卫东感觉背后被谁推了一把,大怒转身,接着,刚转过去的后背又被打了下,再然后,他发现两只胳膊被牢牢抓住,竟然挣脱不开。

是干活比男劳力还厉害的王大婶出手了,挖河的几日,她可是亲眼所见梁汝莲的一行一动,这样的女娃娃已经够苦了,爹不疼娘不爱,如今要被带回去强行嫁人?

王大婶憋的脸通红,对方劲太大了,连忙大吼:“快帮忙呀。”

众大嫂大婶已经上了,常年土里刨食,谁还没泼辣的一面。她们不打,掐,挠,拧……

梁卫东敢打梁汝莲,那是因为有血缘关系,对待老百姓,尤其女性,还真不敢。

他倒也算有军人的硬气,不像宁子海嗷嗷喊,靠着体力强行冲出包围圈,杀气腾腾大喊:“梁汝莲,你到底回不回家?”

梁汝莲此刻被晚一点赶来的宿舍三姐妹牢牢护住,摆摆手:“你说呢?”

为啥反派总爱问这样没逻辑的话?就很费解。

“好,你别后悔。”梁卫东眼睛通红,一字一句道,“别怪我没提醒你,从此后,家里没你这个人,出了事家里也不会帮你。”

梁汝莲巴不得呢。

梁卫东没再继续纠缠,仿佛要吃人般狠狠瞪了会,像头不甘心的狼般离去。

“谢谢,谢谢各位乡亲。”梁汝莲深深鞠躬,她想过村民会出手相助,但真正发生了,才知道那份感动有多重。

“有啥可谢的,倒是你,以后可咋办呀。”王婶子摆摆手,她没觉得做什么,此刻只对梁汝莲的未来充满深深的担忧。

逃的了一时,套不了一世,知青早晚要回家的,总不能一辈子待在乡饮村。

“您放心吧,等忙完麦收我回家看看。”梁汝莲轻松道,当然早晚要回去的,但不是现在,飞机迫降就在这几天了,天王老子来了她也不挪窝。

悠闲日子过的特别快,转眼间,地里麦子由浅黄变成深黄,整个村里,到处弥漫着小麦干燥的醇香,那是即将丰收的味道。

乡饮村除了必要的活全部停了,不分男女老幼齐上阵,哪怕十多岁的娃娃,也要去割麦。

一年一季的小麦,几乎是村民的命。

麦收进行到第二天时,曾经引起震撼的飞机又来了。

飞机上,张兴华兴致勃勃看向下方,大片大片的麦田仿佛一幅幅金黄色油画,远方绿水青山,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类似景色,可每一次,内心总充满踏实的希望感。

他忍不住跟旁边的飞行员分享:“今年是个丰收年呢。”

飞行员是个中年人,他的脸有些不正常的苍白,勉强笑了笑:“可不嘛,今年上半年雨水多,日照又足,麦子可不长的好嘛。”

一个又又一个村庄掠过,此次任务的目标即将到了。

张兴华忽然有了新发现,惊讶道:“下面怎么有个池塘?我记得,上次来还没有吧,难道我记错了?”

飞行员往下瞄了眼,又看看周围用来记忆的醒目坐标,也非常惊讶:“没错,的确是乡饮村。”

从飞机俯瞰,池塘就像面湖蓝色镜子,它四周被大片大片的金色麦田包围着,仿佛沙漠里的希望。

两人看的啧啧称奇,想不通发生了什么。

巨大的轰隆声响彻天地间,下面正割麦的百姓们闻声纷纷抬头,有奔放的汉子用力挥手,似乎在向他们问好。

“上一次还吓的爬麦沟里呢,这次咋就不怕了?”张兴华想起上次发生的画面忍不住乐。

农用飞机不比客用,体型比较小,作业速度大约为一百到一百八十公里。

这个速度,比后世的直升机还要慢,至于高度,农用飞机距离作物顶端最低可以数米。

张兴华打开窗户,使劲向下面挥手致意,也不管听不听得见,迎着风,扯开嗓子大喊:“老乡们,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啊啊啊啊~~~”

正喊的畅快,忽然一阵剧烈失重,飞机以不正常的速度迅速降落,接着又飞快拉起。

第23章

田地里,村民们激动把手搭在眼上仰望,上一次看的时候以为是小鬼子的轰炸机来了,吓的躲在麦拢里没敢细看,这次可要看个清楚。

碧波如洗的天空上,飞机呼啸而过,国家真的富强了,有飞机了。

有人惊呼:“呀,我看到了,飞机上有国旗!”

有眼神好的看的更清楚:“上面真的有人,你们快看,好像在挥手。”

这一发现惊动了众村民,纷纷使劲跳着挥手欢呼。

女宿舍四人组也在割麦,而且紧挨着,杨秀娟同样激动:“茹莲,你以前在飞机上的时候能看到下面的人吗?”

梁汝莲估摸了下此刻飞机的高度,也就几百米,相当于后世的大楼,严谨道:“理论上可以,动起来或者颜色鲜艳更容易看到。”

就像第一次一样,那位以嗓门著称的李大喇叭今天就在旁边,她听的清楚,扯着嗓门惊呼:“梁知青,你坐过飞机?”

不再是当初恶狠狠的语气,变成了客气的梁知青。

杨秀娟骄傲道:“那算什么,汝莲还会开飞机呢。”

李大喇叭自动把这句话过滤,小姑娘家家就喜欢说大话,她继续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那么高,你在上面不害怕吗?我爬个树都吓的腿哆嗦。”

梁汝莲摇摇头:“你应该是恐高,我属于不恐高的。”

李大喇叭没太懂这个名词,继续担心道:“那么高,我就想着,万一掉下来怎么办?梁知青,这天上飞又不是地下跑,不担心?”

梁汝莲耐心解释:“有降落伞的。”

李大喇叭茫然:“啥伞?”

“打个比方,下雨的时候你打伞遇到大风,是不是有种会被带飞的感觉?”梁汝莲用她能理解的方式比划道,“飞机上有比雨伞大很多的伞,人带上跳下来一点事没有,很安全。”

李大喇叭什么时候听过这种东西,眼睛瞪的老大,她忽然想到了挖掘机事件,脱口而出:“梁知青,你知道的真多,该不会真开过飞机吧。”

这个问题梁汝莲有点难以回答,曾经的世界她有过私人飞机,没事开着遨游世界,但原身没有。

说大话,怕影响政审。

李大喇叭嗓门本来就大,这一声被周围的人听到,惊讶大声问:“梁知青会开飞机?”

这时,忽然响起更大的惊呼声。

天上的飞机忽然快速下落,原本往前的方向拐了个弯,变成盘旋。

好在没几秒,又快速飞升,就在村民松口气时,飞机再次降落,这次幅度更大。

村民惊恐睁大眼,他们不懂飞机,但看这样子,像是要掉下来呀。

飞机上,张兴华抓紧手柄控住身体大喊:“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