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零:炮灰女配打脸日常 第47节(1/1)

当然了,他们饿着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她就不会陪着他们一起饿着了。

叶青青空间里还有煮好没吃的鸡蛋,每天锁上门她都会早晚各吃一个。

于是张振刚他们一连菜色,肚子饿的咕噜噜直叫唤,但叶青青这边就没什么影响了,依旧是每天白白嫩嫩。

要不时油水还不太够,她没准还要胖上几斤。

她白天会拿着书来男知青这边的屋子凑合着一起取暖,她和许博敏一道看高中教材就被王文久他们看在眼里。

虽说书是叶青青买回来的,但在他们的想法中还是会觉得这是许博敏提前收到了什么消息,所以才会跟叶青青一起看。

会提前看高中的书,为的还能是什么?

王文久他们原本在河东村每天这样下地干活人都变得有些麻木,但现在看到叶青青和许博敏每天这样拼命看书做题,他们心里同样燃烧起希望。

如果可以回城,如何可以高考上大学,谁愿意留在这里从地里刨食?

于是,几人就商量着也想借叶青青的书来看,叶青青倒是无所谓,毕竟她一个人也不可能同时看这么多。

而且她总觉得自己还算幸运,虽然说一不留神穿越了,可除了张红,青年点的这几个男知青都是很好相处的性子。

在这边的日子虽然艰苦了一些,又累又饿,但至少心灵上是愉悦的。

所以难得他们想要主动来看书,叶青青当然不会还就此来谈条件。

都说好人有好报,叶青青倒是希望他们以后都能过上好日子。

冬日里生产队的任务也很少,除了上山捡柴其他时间全都被几人安排着用来学习。

除了每天都很饿,让他们看着叶青青的目光总是有些哀怨。

艰难的熬到了十二月底,生产队终于要发放这一年的工分钱,生产队挨家挨户的通知,让大家去上报是要粮食还是要钱。

叶青青他们肯定是要钱,不说他们本来就每月都有供应粮,在过两个月回城的政策就会下发下来。

他们这些人除了许博敏都是普通的穷苦家庭什么,政审上没什么问题,自然能上第一批回城名单。

人都要回城了,还要那么多粮食做什么。

张振刚他们想换口粮被叶青青直接劝住,但青黄不接的三月,就算有口粮日子也难捱。

王文久做事向来仔细,还是努力的劝大家尽可能的给自己也换一点粮食。

向来是他说什么王文顺就听什么,于是六个人里就只有他们用工分换了一百斤棒子面。

叶青青对王文久的举动也不知能说些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她劝过他们不听,那也就算了。

跟几个男知青比,叶青青的工分要少上不少,毕竟不管是原主还是她,都是动不动就请假。

这会到了分钱的时候,眼看着自己比他们少了近一百个工分,分到手上的钱都少二十,叶青青又有些眼馋。

他们因为有供应粮,所以工分虽然跟村民一样记,但分钱时会把口粮的钱扣出去。

等分到叶青青手上,一年累死累活做到头也就能拿个一百出头,再还许博敏二十,她兜里的钱瞬间就不到一百。

这个数字跟她预期的出入太大,但不管是许博敏还是王文久他们对此都习以为常,没人露出半点质疑,她也就只能忧愁的看着这点钱,之前的打算基本上全泡汤了。

她这边还在嫌钱少,家里来要钱的信倒是已经到了。

她那个小弟很直接很不客气的让她把工分钱全部寄回去。

这小兔崽子是脑子有毛病还是没睡醒?

她在这边累死累活,吃不饱穿不暖,他在城里开心的上着学还有奶奶伺候着,小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居然还好意思写信来要钱?

叶青青有心将信直接撕了,又觉得撕了似乎也不太好,显得她太不近人情,于是信往旁边一丢,她照旧是该干嘛干嘛。

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们要是听话,肯定会寄钱回去。

“青青,去镇上寄钱吗?”

张振刚家里的信几乎是跟叶青青那封信前后脚到的村子里,每年生产队什么时候分钱,他们各自的家人全都清楚。

所以计算着日子,等到差不多了就全都写信过来要钱。

张振刚身为儿子和大哥,寄钱回去养爸妈养弟弟妹妹是应该的,所以他没有半点抱怨,信纸一收就已经把要寄回去的钱准备好。

叶青青从书本里抬起头,看着他手中的信封摇了摇头。

“不去,我今年分到的钱不多,让我哥和我姐想办法吧。”

她这点钱是真心不多,他们虽然吃着供应粮,可全都要从工分里扣。

然后拿着粮票去买粮的时候也同样要花钱,两相算起来他们的供应粮吃的比城里人贵多了。

第六十四章寄钱

如果不回城,她手上这点钱也就够买一年的口粮,然后再买一点日用品,就这还得是紧巴巴的过日子。

叶青青不过是穿越来的身份,对原主的家没有半点归属感,自然谈不上要为了他们苦了自己。

尤其原主那个弟弟来信的语气就让她很厌恶,她就更加不愿意多惯着他们。

“啊,你不去,往年都是你跟我一块去呢,行吧,你不去那我就自己去了。”

张振刚说话间人已经穿戴好出门去了,许博敏看着已经又垂头去看书做题的叶青青,总觉得她这半年来变得很多。

叶青青总觉得许博敏这段时间很奇怪,虽然还是同从前一般话少,但那份打量的目光就很少会从她身上挪开。

她这段时间就被这份目光弄得有些毛毛的,总觉得是自己不小心得罪了这份大佬。

“你今年不给家里寄钱了?”

“啊?嗯,今年工分钱分的少,所以我想先看看情况再说。”

她前段时间已经翻到了原主的那两个哥哥姐姐的联系地址,信也已经写出去了,现在就等他们回信来了解情况。

许博敏看着叶青青的目光愈发的带着诧异。

他倒不是说她不寄钱回家不对,相反的,他其实早就觉得她不应该总是过分的愚孝。

他无意看到过一次叶青青家里的来信,不说信里面的语气看着就让人心里觉得不舒服,那张信纸还有上面的墨水痕迹都让他诧异。

他的出身让他从小就对笔墨类的东西很敏锐,那张信纸不是常见的拎起来就能透光的格子纸。

墨水也不是最便宜的那种有渣滓不匀称的墨水,一个能在信纸和墨水上讲究的人日子过得就不会很艰难。

只是他心里知道这些是一回事,叶青青愿不愿意听人提起她的家人那就是另一回事。

他不会那么没眼力的明知道人家不喜欢别人提到自己家事,还要凑上去硬讲。

不过现在不同了,叶青青对家人的态度有所转变,那他也不介意多过问一句。

“你家人的生活也许没你想象的那么困难。”

他这话让叶青青瞬间就扬起眉头,只不管她端坐在那里如何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许博敏都不再说话。

这一年过年早,再有半个多月就是除夕。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已经开始张罗过年的吃用,他们这些知青有些也想弄得热闹一点,但等了几天都不见叶青青有半点动静。

“青青,咱们不弄年货吗?”

张振刚这几天总能闻到蒸年糕的味,满肚子的馋虫就差全部给勾出来。

叶青青头都不抬的继续看书:“你们想弄什么年货?”

“咱们要不要也蒸一点年糕,我看还有人家蒸了不少馒头呢,青青,咱们什么都不做年味不行啊。”

“年味不行?你们要是觉得年味不够那就自己张罗啊,问我做什么。”

叶青青这话说的把张振刚后续那满肚子的话全部憋了回去。

他……是想让叶青青来做啊,他又不会。

叶青青终于是舍得抬头看他一眼:“那些东西我不会做,你们要是喜欢就让吴婶子他们帮你们张罗,给她们买点年礼就行了。”

她虽然饭菜做的好,但不代表她这些东西也会做。

后世里新年的年味一年比一年淡,年货都没什么人会特意去准备,都是快到了日子,大家去超市一次性大采购。

就是年夜饭都可以去饭店吃,后世里不少饭店都专门提供年夜饭。

叶青青对新年向来没什么概念,这一次会心心念念的盼着,也是因为知道过完年就会有回城的政策推出来。

她的话让张振刚他们瞬间就有些不好意思,他们真的是什么都喜欢指望叶青青,但该给女知青的便利他们似乎也没带去什么。

他侧头看向王文久,眼神委屈又干巴,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王文久这会同样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将几个男知青叫到灶间,大家小声商量了一下,就开始分工合作。

不知是不是跟叶青青接触的多,让许博敏越发的能放得开,他不愿意去镇上置办年货他又不太会,于是就直接多出钱。

他们几个算是彻底的贯彻了有钱出钱没钱出力的方针。

张振刚笑的揣着粮票笑不见眼睛的跟周大勇一起跑到镇上去采买。

屋子里的叶青青此时对他们的打算还一无所知,她到不是去跟着几人计较这点小事,乡下这边的风俗她完全不懂。

人家都会置办什么她同样也不清楚,她不知道原主有没有跟张红一起张罗过年货。

她现在不过是本着少说少错的原则,反正什么都不管就不会有人发现她芯子已经换了。

只是到了晚上,叶青青正想着要不要多盛两碗面让大家能吃个半饱,张振刚和周大勇就已经进了屋子。

年前的猪肉虽说不会敞开了供应,但一人也可以买上一斤。

他们青年点一共六个人张振刚就一口气割了六斤肉回来。

吃一次炖肉,包一次饺子这点肉就没有了,他心里都还在盘算着是不是去找村子里买不起肉的人家花上两毛钱把他们的指标买过来。

叶青青虽然没有明说过,可他们总是会下意识的觉得这是他们几人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新年。

既然是最后一个,自然要过得好一点,所以在花钱上面几人虽然还是有些心疼,可也都没太小气。

叶青青就愣愣的看着张振刚傻笑着将一条肉递到自己面前。

“你们这是做什么?”

“青青,咱们大年夜那天吃设么馅的饺子?”

张振刚没有回答叶青青的话,只提出一个更犀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