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凶猛 第2节(1/1)

“还是你命好啊,不像我们老了老了也没个闲着的时候,看完儿子看孙子,今年孙子成亲明年又要看重孙了,哎~”刘铁柱的媳妇阴阳怪气的说。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谁不知道刘翠花没了三个儿子?这话就戳人心窝子了。

刘翠花脸一耷拉,她可不是个好脾气的,直接扯嗓子就骂:“生一窝能怎么样?还不是又瞎又瘸的,估计是祖上干了缺德冒烟的事,连累了子孙。”

刘铁柱家刚好也有三个儿子,之所以一个都没去战场,是因为三个孩子都有毛病。老大是个瞎子,老二是个瘸子,老三傻的连话都说不清楚。

“呸!”刘铁柱的媳妇气的吐了口唾沫,扭头就走。

她一走刘翠花瞬间又恢复了笑脸,想起车上捡的孩子连忙说:“老姊妹们,你们帮我看看这是谁家的孩子?我们来时在村口的路上捡到的。”

掀开帘子这群妇女目光先是落在刘灵芝身上,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嗯,是个壮实的,看着好生养。农家人可不讲究美丑,能过日子才是好姑娘。接着把目光望向刘灵芝怀里靠着的孩子身上。

“哎呦,这不是徐家大郎吗?这是怎么了?”

“天可怜见的,怎么瘦成这个模样了。”几个妇女见状长吁短叹。

徐家大郎?刘翠花倒是有点印象,没搬去镇上的时候见过那孩子几次,听说会念书,长的白白净净的特别招人稀罕。算起来那小子只比他们家幺儿小三岁,如今也有十一了。可车上的人看着最多八、九岁,根本对不上号。

“大妹子你没弄错吧?这徐才家遭什么大难了?怎么把孩子饿成这样?大冬天连件棉衣都不给穿?”

张采菊摆摆手:“老嫂子你久不回来不知道,大郎他娘前几年难产没了,徐才又娶了一房。”

“他后娘不给孩子饭吃?”

张采菊撇嘴道:“就没见过这样的人家,拿前面的孩子不当人,小小年纪干的都是大人的活,他爹也是个狠心的,任由那婆娘磋磨。”

旁边人叹气:“唉,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这孩子想来是被磋磨狠了。”

话是这个话没错,可这几年不像以前战乱的时候,人人吃不饱饭,谁也管不了谁。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余粮,条件好的都盖上新房了,逢年过节还有肉吃,怎么就能刻薄成这样,连口饭都舍不得给孩子吃?

刘翠花越听越气,拉着自家男人说:“走,去徐才家看看,到底是个什么狠毒的东西,忍心这么糟践一个小娃娃!”

刘老汉马上赶着牛车,带着妻儿和一众看热闹的乡亲朝徐才家走去。

车上的刘灵芝同情的握住这孩子的手,小手干巴巴的,上面长满了老茧,比他爹天天杀猪的手都粗糙,真不知道这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娘……”徐渊半睡半醒间感觉到有人拉着自己的手,那个手掌热的像个小火炉,让他想起自己的娘亲,小时候娘亲的手也是这样热热的。

“我可不是你娘。”刘灵芝小声的在他耳边说。

徐渊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见一个陌生的少女抱着自己,吓得连忙爬起来:“你…你是谁?我这是在哪?”

“你别怕,这是我家的牛车,我爹娘正送你回家。”

“回家?”

“你不是徐家大郎吗?”

徐渊点点头,马上又摇头:“不,我不能回家,爹让我去山上挖参,挖不到参晚上回家又没饭吃。”说着就要下车。

刘灵芝一把拉住他,把他按在旁边软垫上:“你饿了?”从盒子里翻出她娘准备送礼的糖面果子递给他:“吃吧,吃完再回去。”

好几天没碰过食物的徐渊看着面果子咽了口口水,几乎是强忍着眼泪摇头拒绝了:“我娘说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刘灵芝皱眉,抓起一块就塞进他嘴里:“吃。”

“唔!”

好吃!太好吃了!又甜又香,是徐渊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好吃到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

“你哭什么?”刘灵芝从袖子里翻出皱巴巴的手绢,胡乱的帮他擦了擦脸。

“谢谢姐姐,实在是太好吃了!”

刘灵芝抿嘴一笑,又抓了几块放在他手里:“那就多吃点,别噎着。”

“哎!”徐渊一口一口的吃着面果子,心里五味杂陈,这么好吃的东西,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吃了。

车子没一会就停在了徐才家门口,刘桂琴在做月子,徐才也没出门干活,早上在院子里劈了点柴这会正坐在门口编竹筐。

看见门外突然来了不少人,一脸疑惑的站起来。

“是徐才家不?”刘翠花扯着嗓子问。

“你是谁啊?”徐才是外来户,来了没几年刘翠花一家就搬走了,所以对他们并不熟悉。

“你先别管我是谁,我问问你,车上这孩子是你家大郎不是?!”说着掀开车帘子,从里面拉出来个面黄肌瘦的孩子。

“大郎?”徐才放下手里的竹筐走出来。

“爹……”徐渊低着头不敢看他。

“娃,你别怕跟婶子说,你今天早上出来干什么去了?”

“爹…爹说要我去挖山参,给二娘补身体。”

围观的人一听顿时议论纷纷。

“这死冷寒天的让这么点个娃娃去挖参?”

“冬天山上的野兽没了吃食,我们大人都不敢轻易上山,徐才这是要害死大郎啊!”

“啧啧,真没见过这样当爹的。”

徐才被说的面红耳赤,粗着嗓子说:“这是我们家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刘翠花见他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虎毒不食子啊,你这么做对得起大郎他娘吗?她可是给你生娃才没的,要是知道你们两个人这么磋磨自己的骨肉,就不怕她半夜找你算账?!”

徐才被她这么一说,吓得脸色有些难看。

屋里刘桂琴闻声走了出来:“相公,这是怎么了?”

算起来刘桂琴和刘翠花还沾着亲戚,要管她叫二舅妈,以前就听说过她泼辣,怎么好几年不见突然回来跑自家门口来骂街了?

“二舅妈你消消气,有什么话进屋说。”

“呸!谁要进你那腌臜窝?你也是当娘的?怎么忍心这么虐待孩子?”

刘桂琴被她骂的脸通红,急忙上前去拉徐渊:“大郎,二娘不是给你做了新衣服吗,怎么也舍不得穿,穿这旧衣服出去干嘛?”

徐渊吓得躲在刘桂花身后:“你骗人,你没给我做过衣服,我身上穿的还是我娘给我做的。”

旁边人一听又是心酸,这孩子娘都死了四年了,怪不得衣服小的都不合身了。

徐才气的伸手就要打他:“胡说八道!分明是你二娘要给你做,你自己不要!”

“听听这说的也是人话?还有人给做衣服不要的?”

街坊四邻闻声都出来了,人越聚越多,有了解他家的纷纷站出来帮徐大郎说话。

村里人就是这样,偏心可以理解,毕竟不是自己生养的,可磋磨人就不行了,那是良心坏了,要被人戳脊梁骨骂的。

刘桂琴见状不好,连忙装头晕,拉着自家相公就往屋里走。

徐渊呆呆的站在大门口,既不敢进去,也不敢离开,心里隐隐觉得自己恐怕再也进不了这个家门了。

第三章

徐才两口子一走,戏散了一半,刘翠花骂了一会也没了劲头,拉着徐渊的小手回到牛车上。

“大郎,你愿意跟婶子走不?”

徐渊愣了一下,猛地跪下磕头:“我愿意的!只要婶子给我一口饭吃,让我干什么都行!”

刘翠花急忙把人拉起来,摸摸他干巴巴的小脸:“乖娃,等过了明日我便去找里正,让你爹出个文书,咱们好歹名正言顺的离开。”

旁边的刘灵芝有些奇怪,他娘怎么突然想起要收留个小娃子?

其实这件事刘翠花和刘老汉琢磨很久了,眼看着儿子越来越大,虽然是当成女儿养,总不能真当女儿嫁出去啊。

一直不嫁又怕被人说闲话,最好的办法就是替他招个上门女婿,两人假装过日子,等过几年再过继个孩子,也算是给老刘家留个后。

可这上门女婿不好招,招来又怕对方知道刘灵芝身份后报官,这可愁坏了两个老人。

如今突然遇上徐家大郎,刘翠花就想起了这个念头。趁着这孩子年纪小,好好待他,等他长大了念着旧情,好歹也能把幺儿当成亲兄弟对待。

牛车一路赶到村西头,在刘老汉的哥哥家门口停下。

屋里听见牛车声早早就迎出来了,大伯刘树春的媳妇杨氏一把拉住刘翠花的手:“妹子可算把你盼来了,幺儿回来了吗?”

“来了来了,幺儿快出来喊大伯母和大嫂”

刘灵芝下了牛车,哑着嗓子喊了声伯母、大嫂。

杨氏旁边站着的是自己的儿媳妇小刘氏,整个刘家屯十户有八九户都姓刘,明天就是她的儿子成亲。

小刘氏是个爽辣的人,拉着刘灵芝的手感叹:“哎哟,咱们幺儿都长这么壮……大了,像二伯,外面冷快进屋,这一路冻坏了了吧。”

刘树春家的房子是前几年新盖的,前后加偏房一共七间,三代人住在一起也不拥挤。

屋里生着地龙,热气腾腾的,刘翠花摘了围巾说:“不冷,牛车装了棚子,四周都糊了草纸,挡风的紧。”

“幺儿快上炕暖和暖和,诶?这个是谁家孩子,怎么也跟进来了?”

徐渊畏手畏脚的站在刘灵芝身边不敢吱声,屋里太暖和了,热的他有些头晕。

提起这个刘翠花气就不打一处来,把早晨的事添油加醋跟大嫂说了一遍。

“就没见过这么当爹的,真就狠的下心去。”

杨氏也是个软心肠,听得眼泪直往下掉:“这孩子以后怎么办?要是送回家多半是活不过这个冬天。”

刘翠花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我想着把他从徐家要出来,花两个钱也行,带回镇上好歹给口饭吃也饿不死。”

刘家屯的里正是杨氏的亲外甥,这事正好她能帮上忙。“那过了明日我去帮你说说。”

杨氏让儿媳妇去找自己孙子小时候的衣服给徐渊换上,擦洗了一下好歹有了模样。

小孩们在西屋玩,大人们在东屋唠嗑,妯娌俩三四年没见面,拉着手有说不完的话。

“翠花,幺儿这么大了,亲事定了吗?”

提起这事刘翠花就头疼,又不能明着跟大嫂说幺儿的性别,只能含糊的说:“还小呢……想再留两年。”

杨氏叹了口气:“知道你舍不得她,要不是大郎二郎三郎都没了,你现在也是当奶奶的人了,如今差出去一辈人。”

刘翠花别过头抹了把眼泪:“谁说不是呢。”

“总算是熬出头了,以后都是好日子。”杨氏也没了两个儿子,幸好大儿子脚有点跛,征兵的时候被涮下来了,好歹是给家里留了后,如今大孙子都十七了,明天就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