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甜爽日记 第180节(1/1)

新管理中,白志诚是老职工最熟悉的人,毕竟老天荷时期,他就住在宿舍,经常与大家一起喝酒聊天。

当时他又是专柜唯一一个男销售员,每回还是业绩第一的销售员,因此,老工人基本上都认识他,也都挺认可他的能力,这会插科打诨互动几句,纷纷停下来让他说话。

“我虽然平时喜欢讲话,但这种时候就不唠叨了,我知道白董听‘谢谢’两个字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然而该说还是得说,又正好是难得的正式场合,白董,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白志诚没有鞠躬,右脚挪到左脚后面搞怪似的曲了曲膝,惹得现场笑声连连,“另外就是感谢厂里所有员工和所有分店销售人员,你们做好了货源保障,我们才能在外面放心大胆的闯,好了好了,就说这么多,下去了。”

报幕报到张安美,白露珠抢先站了起来,伸手接过陆敏敏的话筒,笑道:

“早知道你们心里有这么多感谢,我就单独安排一间房间让你们说个够了,今天是所有员工的年夜饭,不要再说感谢我的话,还是把感谢留给大家吧。”

张安美正好还没起身上台,拿起工作人员递上的话筒道:“千言万语表达不出我的感谢,人生能得以改变,我想没有人比我体会更深,今天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有一群人特别排了节目,就留给她们去表达。”

大部分人都在好奇是谁,但少部分人已经猜到是哪些人,暂时耐住性子,等着表演开始。

第一梯队的管理发完言后,又轮到第二梯队的管理层上去发言,因为有了白露珠提前‘警告’,侯岩,林庆等人没有再张口就说感谢白董。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但还是将重点放在了厂里员工和门市的销售人员身上。

一个接一个发完言后,白露珠起身端起酒杯道:“天荷年夜饭,正式开席!”

“大家一起举杯,庆祝新老天荷合并第一年,圆满结束!”

“干杯——!!!”

第一杯酒喝下后,职工们就开始自由了,吃了些冷盘,厨娘们开始上一盘盘热炒。

与此同时,等候许久的艺人也开始表演,大合唱,独唱,相声,话剧,舞台剧,杂技表演,魔术表演赢得一阵阵叫好声。

吃到一半时,一阵相对而言并不算专业的合唱响起,众人停下筷子看向舞台。

“多么熟悉的力量,陪我走过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几十名女孩按照高低排成三排,双眼皆闪着泪花看向白露珠和张安美,嗓音虽然没受过专业训练,但歌声里的真情却感染到现场每一个人。

“没有你哪有她,没有她哪有我,哪有温暖美好的生活。”

“虽然你不表达你的真情,却默默付出了你的热忱。”

这样的歌声,这种真诚的感谢,白露珠听得喉头发紧,说不出任何拒绝的话,一直安静听到结束。

当尾声一响起,棚内所有人齐齐站起来,连同候场以及表演完的艺人,一同鼓掌。

掌声响了两三分钟,台上女孩们的脸逐渐被染红,白露珠才示意大家停下来,认出很多人已经到门市上班了,冲着旁边出来听歌的大师傅道:

“许师傅,再搭几张桌子,拿些碗筷,再上些菜,让她们坐下来吃饭。”

“哎哎,好,我这去就去。”许师傅刚转身走,一群年轻小伙子就站起来,“我们来帮忙搭。”

白露珠不想将场面弄得很煽情,冲着向阳和陆敏敏抬了抬下巴,两人收到暗示后,急忙报幕让下一位艺人登场表演。

第152章 新年

桌子搭好后,现场又恢复之前的热闹,白露珠今天也喝了不少酒,主要是为了敬管理层。

又吃了十来分钟,陈选走过来道:“白董,照这样喝下去,很多人会醉得不省人事,稀里糊涂去抽奖,不如趁着现在大家还没醉,先开始抽奖?”

白露珠往后看了一圈个个开始脸红脖子粗的职工,点了点头道:“问下大家的意见,要是都同意的话,你就去找向阳安排。”

“好的白董。”陈选应了声走到舞台边,拿起话筒询问众人意见。

厂里人等了半个多月了,巴求不得早点去抽,更何况今天的宴席菜品这么好,要是紧赶着吃,根本不会喝爽,还不如去抽完了,再回来踏踏实实,开开心心的喝。

因此,职工们全都表示同意,纷纷起身前往大仓库。

众职工喝了些酒,状态微醺,比平时更加兴奋,寒冷的夜都被他们的情绪感染得暖起来了。

抽奖依然是由向阳和陆敏敏主持,两人已经是天荷职工们眼里的老朋友了,毕竟是从第一场活动开始帮忙到现在。

抽奖几率比较高,设置的是一人一次的。

白露珠第一个上去抽,作为开奖仪式,伸手进抽奖箱里,摸出一张纸条,打开后上面写着‘点心拼盘’。

陆敏敏笑着大声道:“点心拼盘里有一份非常吉利的年糕,白董事长今年抽到年糕,天荷销售额必然年年增高!”

话音刚落,仓库里响起如雷般的掌声与叫好声:“好!!”

接下来的抽奖环节除了由向阳和陆敏敏主持,还由曹宗带人控场,白露珠坐在一边看热闹。

奖品不管大小,每当有人抽中了,欢呼声就会响彻整个大仓库,连很多艺人都特地跑过来看。

“哈哈哈,我抽中了天荷128套装!”

“居然连这都有,我这是一罐咖啡!我喜欢喝!”

“自行车!我的妈呀,我抽到自行车了!”

“刀具套装,这个好!许师傅你快来抽,抽完了我跟你换!”

“我抽到了手表啊!还是梅花牌女士表,老值钱了!”

当第一台大彩电被一位车间女工抽中时,全厂激动得欢呼声简直要把屋顶给掀开了,在所有人振奋到极点时,白露珠微笑撤退,将狂欢留给员工们。

知道没有她在,员工们才能更放得开。

“白董,我送您回去。”陈选刚追上来,便被她拒绝:“自从你当了我的助理,精神就没有松懈过,今天就和战友们好好放松,车钥匙给我。”

陈选开始不愿意,白露珠又说了几句才把钥匙拿到手,又与其他人打了招呼后,离开厂里。

走到大门口,不出所料,看到贺祺深坐在门卫室里烤火,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墙上的钟表,当一转头看到她的身影后,眼睛一亮,面色露出欣喜,快步走出来。

“结束了?”

“还没有,我提前走了。”

本来是想让家里人一起参加年会,但公公说这样可能会让其他员工不自在,所以就都没有过来。

就算贺祺深下班后来了,也只是等在门卫室,没有进去。

“冷不冷?”贺祺深将自己脖子里的围巾解下来,围在媳妇脖子里,凑近了闻到一股酒味,“今天喝得挺多?”

“是不少。”白露珠掏出身上的钥匙递过去,“车子停在老地方,你还得跑过去开过来。”

贺祺深接过钥匙,牵住她的手走进门卫室,“夜里冷,别在外面吹风,等在这里吧。”

说罢就想转身走,白露珠拉住他,将他刚系在自己脖子上的围巾解下来,重新围在他颈间,“我在屋里等着不冷,等下就可以直接上车,你慢慢走,不要用跑的。”

贺祺深美了,摸了摸脖子里的围巾,趁着没人,往媳妇脸上亲了一口,“等着,很快。”

寒冷的夜里,彼此的温度让围巾变得更暖,双方心里也因这条温暖的围巾而变得暖烘烘地。

-

新年很快来到,人们忙碌一年,总算可以真正休息享乐几天,平常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到了年前都会置办整齐,留着大年三十和初一吃个够。

改革开放,除了供销社热闹,各个自由市场,夜市,集市,全都热热闹闹,村里人也能光明正大摆摊,以物换物,以物换票,以物换钱,买些猪羊牛肉,糖果点心,再给全家老小都换上新衣裳。

象罗胡同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灯笼,就连老人们的聚集点,泡桐树上也挂了好几盏小红灯笼,一片喜气洋洋。

贺家没有例外,年三十早上,贺祺润与贺祺深端着熬好的浆糊,拿着父亲写好的春联,将里里外外的大门都贴上。

两个穿着红棉袄的小家伙,比大人还忙,从胡同口逛到胡同里面,装了满满两兜子糖果回来。

今年白越明两口子带着老母亲也来到象罗胡同过年,准确的说,是穆宛和贺松兰亲自安排了车到香阳,将三人接过来的,就想聚在一起热闹。

金门大宅装修工人一直忙到昨天才停工,胡素凤检查完,确定过了年还要再忙一两个月细节后,给每个人都包了红包。

没能赶着新年住进新宅子,有点小可惜,但也没办法。

贺祺润回来后特地去看了宅子,知道弟媳妇给自己单独安排了一处小院子后,心里感动至极,如白露珠所料,最喜欢院子外那处露台,夜里可以观星。

贺祺深本以为大哥听到两个孩子的院子就在隔壁,会笑不出来,没想到人家听完笑得可开心了,还表示会好好看着两孩子。

贺祺漫生了孩子后,公婆就退休了,再加上邬逸出海次数也变少了,不能像以前一样常常住在娘家,年前回来送了礼,再回来就得等到年后。

天荷首都新店是腊月二十六开业,上海新店则在腊月二十八开业,空出一天时间,是为了给白露珠赶飞机……

两边都必须要求董事长在场撑面子,白露珠只能在年前又跑了两趟,幸好只是跑一跑,其他事情都不用她烦。

白志诚和张安美,在新店开业后,白露珠给了两人相当可观的福利股份,各拿所在地区百分之三十利润,两人知道后激动地半天都说不出话,反应过来后,白志诚开心地差点蹦到天上去。

又去忙了商业街的事情,有了卓阳帮忙,这边暂且可以松懈一半精力,目前除了地下商场,已经有两栋商务大厦和一座商场在建设。

因此,一直到了年三十这天,白露珠才真正闲下来,可以休息休息。

“露珠,我觉得贴得不正,大哥非说正,你来看一看。”贺祺深站在凳子上冲着客厅喊媳妇。

白露珠正和奶奶剪纸,闻言放下剪刀,走到门外看着贴好的对联,仔细看了好几遍,“正,特别正。”

“我说正他非不信,让他下来看也不下来。”贺祺润摇了摇头,端着浆糊走向厨房。

贺祺深‘嘁’了一声,从椅子上跳下来,“露珠,你剪得怎么样了?”

“勉强能剪个窗户出来。”白露珠转身走回客厅,打算继续学着剪纸。

走到厅里,还没坐下,门口乌泱泱跑进来一群小孩子,知真和福久穿着红棉袄,像是从年画上走下来的小福娃,一进门就嚷嚷着:

“妈妈!拿糖!”

胡素凤戴着老花镜抬头,看见孩子们,脸上不自觉就露出慈祥笑容,“又轮到咱家了。”

“都过来吧。”白露珠拿起装着糖果的小篮子,走到廊下,“排队站好。”

已经来过两遍了,小孩子们一听指令,立马一个接一个排成一排,撑起棉袄口袋,让大方的露珠阿姨装糖,还都是最好吃的大白兔奶糖。

一个个口袋都装满了之后,脆生生谢道:“谢谢露珠阿姨,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而后不等白露珠反应,又乌泱泱跑出去,欢天喜地前往下一家。

胡素凤望着孩子们跑走的背影,乐道:“咱家福气好啊,一儿一女都齐了,国家再怎么搞计划生育,咱也不担心了。”

“咱福气是好。”贺松兰刚端着冷盘走进客厅,就听见母亲的感叹,“甭管男孩女孩,咱们都有了,前街王潇俩儿子了,就想要个闺女,前两天这又生了个儿子,一家子哭丧着脸过年。”

“想要女孩的少,那些觉得计划生育不好的人,都是还没生到儿子。”赵翠娥年轻时候也是常剪窗花的,手艺和胡素凤不相上下,“老一辈思想都拗不过来,我这也是因为露珠出息了,观念才跟着改变,那些不重视女孩教育的,不知道还得要多少年才能拗过来。”

“说得是。”胡素凤连连点头,“教育和培养才能改变人的观念。”

硬菜都是昨天晚上就炖上了,上午只要忙一忙冷盘热炒,摆上桌就可以开始吃中午饭。

整个象罗胡同,贺家是第一个点响鞭炮,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后,胡同里彻底热闹起来,家家户户跟着点炮吃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