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宠婢日常 第175节(1/1)

因为并不喜爱,所以连弓箭都没有让齐殿卿和折筠雾给她准备,这几天一直用的都是先生给她的。

还是齐殿卿自己憋了好几天,终于憋不下去了,亲自给她送了一把弓箭。

岁安刚开始对它可有可无,后面齐殿卿为了让她喜欢起来,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是开国时候,太祖爷用过的弓箭,你知道这把弓箭沾了多少鲜血吗?

就这么一句话,成功让岁安把练习大刀的时间抽了一点出来练习弓箭。

这个时间有时候还从别的时候挤压,比如说现在。如果她早一点去练大刀的话,说不定就能再空出一些时间出来练弓。

于是就跟折筠雾提出要走,折筠雾心疼,“这大太阳,真要走呀?”

岁安点点头,“这太阳也算不得大。”

她背着自己的刀走了。

不过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折筠雾见她一副自己发现了大问题的表情,好奇的问:“你怎么了?”

岁安问:“阿娘,既然有太祖爷时候用的弓箭,那为什么没有太祖爷时候用的大刀呢?”

折筠雾:“……!”

这是一个好问题,她也不知道。

“等你阿爹回来的时候,你问一下你阿爹吧。”

于是等齐殿卿回来的时候,岁安大跑着冲向他,抱着他的腿撒娇,“阿爹——我想问你要一件东西。”

齐殿卿笑着问:“什么东西呀?”

岁安:“太祖爷用过的大刀。”

齐殿卿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还有这东西?”

岁安:“没有吗?”

齐殿卿就让人去找了,道:“肯定是没有记在册子上的,不过太祖爷的东西还不少,兵器,朕记得也有一些没有入册的,这些都压了箱底,也是不传之物,待会儿让刘得福去看看。”

岁安高高兴兴的,“阿爹,还是你最好。”

结果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刘得福还没有找到大刀,但是其他的鞭子□□倒是都找了出来。

找到最后,刘得福把这些都给岁安看,犹豫的道了一声,“老奴觉得,这会不会是太祖爷根本就不喜欢大刀,所以才没有?”

岁安就去伤心的去找齐殿卿。齐殿卿今日不上早朝,昨天晚上又特意吃了些排骨,在床上生龙活虎,凌晨才睡着,现在还没醒,岁安在门外问了小平之后,气啾啾的坐在门口等。

这可难为坏了小平和春隐,只好冲着里面道:“陛下,娘娘,公主殿下,有重要的事情找。”

岁安满意的点了点头。她也不说话,明显一副生气的模样,齐殿卿起床穿衣,问:“你这般生气做什么?”

岁安:“阿爹骗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太祖爷的大刀。”

齐殿卿一脸无辜:“也没说有呀。”

他确实没说有大刀,只是让去找一下。

他笑着道:“不过,没有太祖皇帝的,倒是有太宗皇帝的。”

岁安警觉,“你想要我做什么。”

齐殿卿笑着道:“没什么太大的事情,只是你要练习马上功夫和弓箭,肯定又要给你找两个最好的先生,阿爹把太宗皇帝的大刀给你之后,你就要听另外两个先生的话,不能对着他们射。”

岁安点头了。

她如今又不是小时候,怎么可能对着先生射弓箭,她还有些不高兴,“你太小瞧我了。”

齐殿卿见她这般说话,倒是欣慰:“总算不用担心你把先生给剁了。”

又道:“我们岁安是真的长大了。”

然后就亲自牵着女儿的手去库房里面找大刀。岁安拿着刀高兴的很,第二天就带去了学堂里。

秦冠魁第一个发现了公主的刀不一样了!他连忙走过来问:“怎么换了一把刀?是这把刀太好了,还是之前的刀坏了?”

岁安是觉得他真的好能说话呀。但是别人问话了不回答,阿娘说能回就回,不能把自己当哑巴。

她就叹了一口气,“是太宗皇帝的刀。”

只不过太宗皇帝的时候就没有打仗了,岁安很遗憾这把刀上面没有沾血。

倒是柳先生进来教导他们功课的时候,从秦冠魁口中知道了这是太宗皇帝的刀,连忙弄出眼馋的目光,“公主,不知道臣能不能摸一摸?”

这肯定是能摸的。岁安并不小气,刚刚几个伴读都摸了她的刀和弓箭。

柳先生欢喜极了。

因为有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的东西在,所以今天先生就着重说了他们两个人的功绩。

太祖皇帝就不用说了,大秦的江山都是他开辟来的,在战场上面一辈子就没有怕过谁。

至于太宗皇帝,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却对武官和将士们特别好,而且武艺高强,曾经用这把刀跟每一次的武状元都打过。

这都是有历史沉淀的东西。岁安就想,她将来用过的大刀肯定也是后辈们追捧的东西。

这更加让她坚定了要去战场的决心。倒是秦冠魁说出了一句让她沉思的话。

“公主,若是将来没有战争,那你怎么办?”

没有战争肯定就不能打了!

岁安也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并为此闷闷不乐——如果他日没有战争,她学的这些东西还会有用吗?

于是柳先生来的时候还见公主眉飞凤舞,只不过一会儿,就见她突然沉寂,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他就过来问,“这是怎么了?”

秦冠魁在旁边连忙把自己说的话说了一遍,“先生,我没有说错吧?”

柳先生:“………”

他先安慰岁安,“公主,边境怎么可能没有战争,只是那些战争你看不见罢了。如今没有战争,是因为我们大秦兵强马壮,若是兵不强,马不壮,肯定早就被欺负了——咱们大秦,将来还有您劳累的时候。”

教了公主这两年,柳先生也摸清楚了岁安到底是什么性子,于是专挑她喜欢的话说,说了好一会儿,把边境的利益关系分析清楚,这才让岁安笑出来。

等可以回家的时候,岁安先回长乐宫,其他四个人正准备走,只听见柳先生说:“冠魁,你留下来,先生有话对你说。”

秦冠魁乐滋滋的留下来,“先生,是不是有什么好东西要给我?”

柳先生:“……”

是!

他给了秦冠魁一顿屁股板子,“让你这张嘴没有把门的时候,公主面前,下回再敢乱说,还揍你。”

秦冠魁委屈极了:“再没有先生这样乱打人的。”

他觉得自己糊里糊涂的又让屁股挨了一顿,实在是对不起屁股。

……

八月的时候,因为渝州的查账顺利,所以齐殿卿开始往大秦所有的府推行。并且开始派自己相信的心腹去任一府巡抚,为明年的大动开始做准备。

总要先把地方上面的事情盘清楚了才行。所以忙的很,他的意图很明显,朝臣们有上奏折反对的,也有上折子表示支持的,齐殿卿现在却知道一个道理:他做的这件事情没有错,是为了老百姓,老百姓将来会获得好处,所以无论大臣们怎么想,他都要去做。

“朕想了很多年了。”

折筠雾回忆往昔:“是从当年的云州贪墨案开始想的吧?”

齐殿卿点头,“是啊,如今十多年了,朕想了这么久,也才开始做,可见想要推行一个新政有多难。”

确实很难。他想要做是一回事,把这道命令从京都发向十三府是一回事,但是底下的人真正执行起来却是千奇百怪的受到阻拦,这又是另外一回事。

齐殿卿得了各府的回信,实在是气得不行,“这些乡绅世家,摆明了是跟朕过不去,是跟朝廷过不去,是没有把天下百姓放在眼里。”

他拍着桌子大怒,“天天只想着鱼肉百姓,朕迟早要把他们都杀了。”

这话一说,岁安耳朵就动了动,“阿爹,你想要杀谁?岁安帮你。”

齐殿卿:“……”

他就哭笑不得,“没事,阿爹自己杀。”

但是记住了回家不能再说这些事情,尤其是不能当着岁安的面。又过了几天,齐殿卿还发现这些事情不能当着阿昭的面说。

因为他发现,可能自己表现出来对世家很大的仇恨,所以连带着也影响了阿昭。他如今提起世家也没有一个好脸色。

这可不行,小小年纪,还懂不得太多东西,不知道其中的危害,因为怕他将来做出什么事情,所以连忙让他收敛性子,道:“阿爹只是骂一骂罢了,收拾他们自然有办法,你可不能做什么事情。”

阿昭不情不愿的答应了。

到了十一月的时候,岐州那边率先传来了好消息,摊丁入亩被执行,也没有发生太多的幺蛾子。

齐殿卿很高兴,在朝堂上面把岐州府夸了又夸,给他们送去了银子和金牌子,代表着皇恩浩荡。

但是在他正高兴的时候,突然刘得福过来说:“皇后娘娘那边传来消息,说,说猛虎快要不行了。”

齐殿卿忙了这么久,倒是没有太关注猛虎。他急忙回去,“怎么突然不行了?”

折筠雾抹眼泪,“这几日本就染了风寒,但是夏隐说应当没什么关系,只是早上起来,还是没缓过来,也让人过来看过了,说是年岁太大,本来就是行将就木,一点小风寒,所以把它带走了。”

齐殿卿心有戚戚,有些伤心,“还有多少时日?”

折筠雾:“也就这几天了。”

齐殿卿:“把孩子们都叫回来陪陪它吧,这些年,它陪伴阿昭和岁安,也是尽职尽责。它死后,朕给它封个官做吧?”

折筠雾觉得时候的事情都是浮云,都可以,但这几日,却要好好的待它。

“我听说,死前的日子最难过。”

人她没有见到过,猫又说不出话来,只能靠自己去猜。

岁安和阿昭回来之后,也很伤心。尤其是阿昭,猛虎陪伴他的时间最长,还记得小时候,猛虎跟将军争宠,总是在他面前打来打去。

他眼眶湿润,问:“将军呢?”

将军的寿命就多一些,听说有些鹦鹉能活三十年。他希冀道:“将军都是成了精的,应该可以活更多的年数吧?”

折筠雾叹气,“希望如此。”

她也见不得离别。将军,还是她自小养大的。

云州三年,后来,两人在东宫里重逢,除了她被送走的那一年里,就一直没再分开过。

正说着,外面就传来了将军的声音。

嘴巴里叫的不是筠雾也不是岁安,而是猛虎。

“猛虎啊——猛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