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宠婢日常 第105节(1/1)

她真的这样哭过吗!

太子:“就想不起来了?这才过多久。”

他不介意帮她回忆。

折筠雾赶紧过去分散他的注意力,岔开话题:“既然阿昭过来了,那就起吧?”

也到时辰了。太子殿下肯定是要起的,折筠雾一般却还在睡。不过阿昭来了,她就没得睡,只也不想起,就让奶娘把阿昭放进被子里面,她在里面,阿昭在外面,两双眼睛躺着看太子穿衣服。

既然两个人都是醒的,刘得福就带着人把衣裳拿进来,自有小太监过来给太子穿衣。

平日里在外面穿衣的时候,屋子里是静寂一片,就怕打搅了里面的太子妃娘娘睡觉。但今天灯火通明,三个主子都在说话,奴才们手脚也敢放重一些了。

太子:“今日早膳吃什么?”

折筠雾:“吃面吧?上面片两片卤牛肉,也吃不了多少,让杨公公把面装小碗一些。再上一盘虾饺,一碟翡翠玲珑包。”

有这些就差不多能吃。但肯定也不能只吃这一些,还得有一些配菜,这些就看杨太监准备些什么了。

阿昭在旁边认真的听,虽然听的不是很懂,但也要说一下自己的意见。

“猪蹄,猪肘子。”

太子摇头,一边穿外衫一边严肃的说:“不行,不可以,早间吃这个实在是太油腻了。”

大人还好,小孩子就怕不消食。

然后还叮嘱折筠雾,“你可不能纵容他。”

她也是个嘴馋的,有时候馋虫上来了,不管不顾的就要吃。

折筠雾:“……”

其实比起纵容孩子,也是太子殿下纵容。她还是很有自己的原则的。

太子就点了点她的额头,忍不住又去捏捏她的手,“那就等我回来。”

折筠雾点头,“那你早点回来。”

别又拖太久,那她肯定是要自己带着孩子吃的。她才不饿着等他回!

太子气不过,“你就多等一等!”

折筠雾:“还是算了吧,我宁愿等你回来再多吃一顿。”

太子咬了一口她的下巴,“那我回来有你好看的。”

他去朝议殿见群臣了,最近事情多,忙的很,朝臣们也多,他一件件事情办过去,就要很长的功夫。

她便搂着儿子睡过去,等醒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下巴湿湿的,阿昭正撅着个屁股努力啃她的下巴。

一边啃还一边叫她:“珺珺——”

想想又不对,喊她:“阿娘——”

折筠雾:“……”

所以说,她的担心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呀!

小孩子是最容易学东西的!

第89章 皇帝跟端王(剧情多一点) 二更……

今年皇帝肯定是不能回京都过年的, 他要在江南过了冬才回来。

这次南巡的时间长,诸臣的折子往来在江南到京都的路上,一直都没有断过。

皇帝在这里还让一个美人怀了孕, 这让他大喜过望, 觉得江南之地的女子果然有福气。

且这一路南巡,都是海清河晏, 皇帝心里很是高兴,写信回去给太子的时候就有些感慨。

“等你将来空闲, 便也能出来看看这大好江山。”

作为储君,皇帝自小就教太子看山河堪舆图。这大秦的每一府, 每一县,皇帝都让太子铭记在心里, 不能出任何差错。

太子也算是争气, 小小年纪就用功的很,别人用一个月才能记住的东西,他几天就记住了。

皇帝想起太子小时候, 就欣慰的很,“他虽然脾气混账, 却极为听话,朕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从不忤逆。”

旁边的周全恭就笑着道:“老奴还记得,太子殿下小时候要吃一碗蒸蛋, 您想着试试他的韧性,便没有同意。一定要让他写完大字后才给,他眼馋的很,却也不敢不做, 只好一边抹眼泪珠子一边写字。”

皇帝也想起来了。那还是很早很早的事情。

他道:“到最后,太子还是没有吃那碗蒸蛋。”

因为写完了之后,他觉得自己已经不馋了。

皇帝就叹气,“朕这几个儿子里面,太子确实是最能干的。”

以前觉得端王也好,却是走了偏路,跟太子相差太远了。

周全恭就不敢说话了,只咧着嘴,皇帝一看,哼道:“别笑了,朕看着烦。”

他起身带着周全恭到院子里散步,“你还记得不记得,端王小时候,比太子是不是机灵一些?”

周全恭哪里敢说这种事情,连忙道:“那可记不清了,记不清了。”

皇帝瞪他一眼,“你可还记得太子想吃蒸蛋的事情。”

但他也只骂一骂,并不去逼着周全恭说话。

两个人继续在院子里面走,皇帝沉默了良久,叹气道:“端王小时候,是比太子机灵。”

“朕给他们赐下去文房四宝,太子喜欢独占,一个人搂过去,谁也不给,但是也不要别人的。可是端王不一样,他自小就爱护幼弟,自己得了文房四宝,也懂得分出去,老七尤其喜欢黏在他身后,大哥长大哥短的。”

皇帝闭上眼睛,再睁开的时候,就有些怒气了,“但如今呢?他倒是嫌弃老七蠢了。”

“老七再蠢,也比他聪明,老七至少还知道跟着老五和老六走,知道再憋屈也要去找太子说好话,可你看看老大,这两年里,都做了些什么,他糊涂啊!”

“朕给了他辅国公,他不知道用,反而觉得人家辅国公不忠心于他,那他就不要了,去找了其他不中用的小官,太子就干不出来这事情。”

“你看看他,虽然对蜀陵侯府不闻不问,可也不刻意冷落,蜀陵侯府婚嫁之事,他哪次落下了?”

太子求一个光明磊落,端王却成了两面不是人。

皇帝很怀疑自己是不是教坏了端王。

“他自小开始,朕也不是这般教他的。”

“你瞧太子,对朝臣不假辞色,但政事办的好,朝臣们自然说他的好话,可端王呢?他的心走了偏路,整天只想着笼络人,哪里还能做好事情。”

“能被他笼络去了,能有什么好的?”

皇帝很看不起端王用的这一招。他有心想教一教,但是教什么?教他放聪明些?

这般一来,怕是直接就戳破了端王的脸面,父子离心。

皇帝叹气,“算了,还是朕背地里替他善后,慢慢教吧。”

只要他不出什么大乱子,便还能收场。

周全恭等皇帝自己想了一圈,这才道:“是啊,陛下,端王爷还小呢,要是有什么做不到位的事情,不还得您去教吗?”

“教了就好了,太子殿下从前那般倔,您瞧瞧,现在多好,哈哈——”

皇帝就白了周全恭一眼,“哈哈——哈什么哈!”

然后笑起来,“这些孩子啊。”

结果刚回去院子里面,就见一个侍卫在里头等着他。这是他的私卫,最近皇帝让他去打听的便是端王的事情。

私卫小声的在皇帝耳朵边说了几句话,这才退了下去,周全恭眼睛一闭,果然就见皇帝大怒,他赶紧跪在地上。

皇帝朝着周全恭相反的方向砸了个杯子,气道:“这个孽障!”

他又砸了一个杯子,“这个孽障,竟然敢直接收贿赂银子!”

周全恭就想,这事情陛下不是知道吗?那想来这一次,端王收了次大的。

不过陛下既然是私下里发脾气,那就是陛下还能忍。周全恭心里叹口气,端王再这么下去,怕是真的要出局了。

皇帝还在怒气中,但生气过后,到底让人把端王叫了过来,周全恭立马退了出去,关好门,把小太监们都赶走了。

这种事情,他这把老骨头能站外外面守,听个一言半句的,但是小太监们却不能,万一将来出点事情,就要出人命的。

周全恭摆手让人都走,自己守在门口,便听见里面陛下痛斥端王结党营私。

他就眼睛一闭,站远了一些,甚至希望下点雨,小雨淅沥沥,也让他听不见里面的声音。

里头的皇帝确实震怒,端王跪在地上,却怎么也不肯承认自己有结党营私之嫌。

他也知道皇帝肯定都查出来了,心里害怕是一回事情,但是承认了,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他只把自己当做是无知之人。本来刚开始也是这般打算的。

“只让余国庆收了些小钱,都是商户给的,官员给的儿子没收。”

他见皇帝发怒,又赶忙道:“那段日子,儿子也没想着收这么一点银子,只人人都送,刚开始还拒绝,后面便送到了余国庆那里,余国庆也烦不胜烦,真的只收了点小钱做面子情罢了。”

跟皇帝说这话,便是彻底坦白之意。

皇帝果然气消了一些。他自然知道端王收的都是商户之家的小银子,但这回可不是小银子了。

端王就惨白着一张脸,“父皇,儿子是真不知道,我哪里缺那点银子花。定然是余国庆自作主张,儿子回去就砍了他的脑袋。”

皇帝见他这般,冷笑了一声,“朕也望是余国庆自作主张。”

“老大,你是朕一手教出来的,你是什么样的人,朕心里最清楚,你想收点小银子笼络人,但也要注意分寸。”

他忍住一口气,耐心解释道:“为官,你用这一招并无大错,但也不够光明磊落,端王啊,朕只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不能再出错了。”

端王赶紧点头,“是,儿子记住了。”

他背后一身冷汗。

回去就把余国庆给杀了。皇帝听说之后,倒是点了点头,“这还不错。”

……

远在京都的太子收到这事情传信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了。他越看信件越皱眉,“端王把余国庆给宰了?”

他不可置信,“余国庆再怎么说,也是余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