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宠婢日常 第87节(1/1)

……

端王妃的孩子已经四个月了,在此期间,端王一直陪着她,丝毫没有去找那些妾室的念头。

倒是端王妃先起了头,“王爷还是得身边有人伺候着,不用总守着妾身的。”

她把本就准备给端王的丫鬟红梅给了端王。

端王却只是给了红梅一个妾室的屋子,派了小丫鬟给她,便没有去看过她。

“我知晓你是希望我好,可是本王也希望你好,你如今怀了孩子,正是不舒服的时候,我怎么能离开你呢?肯定是不放心的。”

“在你生下孩子之前,我就陪着你一个人,哪里也不去。”

端王妃还挺高兴的。她当然不希望端王去别的地方,那是在她心口上扎刺,心口上都扎刺了,自然是要歇息不好的。

大夫都说了,她最近兴致不高,即便是为了孩子,也要高兴一些。

没想到端王这般顺着她。

日子久了,端王也跟她说一些前朝的事情。

“太子有了属官,这是规矩,是储君应得的,也是能摆到明面上来的。可是我不行,我要是敢有属官,那就叫叛逆。”

端王妃听得惊心动魄。

她自然知道端王为什么要跟她说这些。

他在隐晦的告诉她,他是一定要争那个位置的。

端王坐在一侧,轻轻的用手覆盖在端王妃的肚子上,“都是父皇的儿子,为什么太子就能成为太子?论身世,我比他可强多了。”

余贵妃家也是世家,比之已经树倒猢狲散的镇国公家,余家明显更胜一筹。

但是皇后因为镇国公死了,死在了皇帝对他印象最好的时候,便一直没有被废。

端王不服气。从皇后到太子,他都觉得不服气。

可是太子就是太子,他根本就动摇不了太子这个储君位置的根基。

端王心里也挺苦的。他知道端王妃是个聪慧的人,所以也没有打算藏着掖着。

“我这股傲气,是父皇给的。如今我跟太子这般斗,也是父皇给我的底气,他为什么要给我这种底气呢?”

端王妃听得背后发凉,端王就笑着道:“你不要怕,我如今想的很明白,就是要把这些事情也要告诉你。”

他眼神恍惚了一阵,这才很艰难的道:“父皇他可能是真的喜爱于我,所以想要我只比太子得到的好处少一点,但是也有一种可能,是他把我当个棋子,或者是给太子陪读的。”

给太子陪读,太子依旧是太子,犯了错误,是陪读受罚。

他轻轻的道:“以前,我总以为是父皇爱护我,他这般给我希望,又不喜欢皇后,还时常骂太子孽障,我以为,我的希望很大。”

可谁知父皇转过身来也能骂他。

父皇骂太子的时候,他幸灾乐祸,但他也发现,太子被骂丝毫不惧,敢正面跟父皇杠。

可他不敢。

端王想到上次,心里还是后怕。

他抬起头,“可我现在想明白了,不管父皇是怎么想的,他这是把我跟太子推向了一条对立的路,就好像是养蛊,只能活一个,你说,我能怎么办?”

要怎么办,才能在这场斗法里面活下来?

端王妃艰难的说了一个字,“赢。”

端王点头,“没错,赢。”

赢了,就什么都有了,要是没有赢,便什么也没有。

他跟端王妃道:“你愿意咱们的孩子永远做个奴才吗?就像是我一样,父皇要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就是去走一条死路,我也得去,这跟奴才有什么两样的?”

他怒道:“我是父皇的第一个儿子,我是他封的第一个端王,外人看着我威风凛凛,可我在父皇眼里,却是个奴才,也许在那些心里明白的诸臣心里,也是个奴才。”

他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阿鸾,我不愿意做奴才。”

他问:“阿鸾,你愿意咱们的儿子做奴才吗?”

端王妃摇头,“不愿意。”

端王走过去,握着她的手道:“我也不愿意。”

他道:“我们一起让儿子做个主子吧。”

第75章 有孕(1)(捉虫) 二更

有人欢喜有人愁, 端王妃怀孕后,皇后就开始着急,但是她再着急, 也不敢轻举妄动——怕儿子生气, 于是就一直忍,忍, 直到有一日看见端王妃跟余贵妃携手在御花园里面赏花,她就忍不了了。

皇后迫不及待的想给太子纳个妾室, 万一太子妃怀不上,侍妾就怀上了呢?

比如安王家的侍妾。

老大老二眼看都有孩子了, 就老三一个没有,像话吗?这时候, 她对折筠雾都开始抱怨起来。

肚子怎么就不争气呢?都多久了?从去年的腊月十八到如今四月, 已经快五个月了。

端王妃的肚子都那么大了,别到时候人家都生了,太子妃还没怀孕。

皇后越想越生气, 将太子妃拎到长乐宫数落,“你怎么能一直没有怀孕呢?”

折筠雾也不知道啊, 太医把平安脉的时候也问过是否有不孕的疾病或者其他,太医都说没问题。

那就是缘分没有到。

她解释,“都是天定的,咱们只等天意吧。”

皇后不干。

“那就多几个天意。”皇后着急道:“你今天就从本宫宫里带四个宫女回去。”

折筠雾就再看看皇后,再看看皇后, 道:“母后,儿媳不敢。”

皇后便对她一点儿也不怜惜了,大怒:“你敢不听本宫的话?”

折筠雾:“不是啊,要是母后的话, 儿媳肯定听,但是母后也说过,女儿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儿媳自然要听殿下的。殿下说,敢从您这里领人回去,无论是谁的意思,他都要休弃了我。”

她瑟瑟发抖,“儿媳不敢。且……这种事情,要是殿下不愿意,儿媳就是领回去也没有办法啊。”

难道还要把太子绑在床上吗?

皇后的气势就少了一些,心里憋了一口气,十分难受,“那怎么办?”

儿子是这么个鬼样子,儿媳妇又是个怂样子,简直就没有一个好的。

折筠雾抹眼泪,“没有办法啊,儿媳想,天下男儿哪里有这般的,便请殿下告知缘由,即便是……即便是病,咱们也不能讳疾忌医对不对?可是殿下大怒,好几天都没有理儿媳、”

她摇头,“母后,你打我吧,我真的是没用。”

皇后被她又说又哭弄得心软了一下,叹气,倒是十分理解她。

而且太子这般的缘由,她也不能说啊!于是只好道:“算了,本宫再想想办法。”

折筠雾就道:“其实,其实要是母后应允的话,儿媳妇也有一种办法。”

皇后赶忙睁大眼睛,“什么办法?”

折筠雾看看左右,小声的道:“儿媳小时候是在乡下长大的,听闻镇子里的妓院里头,就有一种暖情酒,喝了这酒,能叫——”

皇后勃然大怒,“你敢给太子喝这种污秽的东西!”

什么妓院!混账东西,敢把太子跟下作的娼妇做类比,实在是可恶。

折筠雾就缩了缩,“母后,儿媳是实在想不到办法了,才想到这个,可也不敢,毕竟谁敢给殿下喝这种酒,就跟您说的一样,这不是侮辱殿下吗?”

“而且,那种酒伤身,儿媳还怕以后殿下有什么好歹,那才叫遭了,反正就不敢,只是今日母后问了,又逼得急,儿媳这才提了一嘴。”

皇后却想起了之前自己做的是事情,这种给儿子下药的事情,其实她是做过的。

一时间,她竟然有些心虚,因为她做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把儿子跟娼妇联系起来,但折筠雾这般一说,她却是微微能懂一些儿子当时的愤怒。

皇后就叹气,“算了,算了,那再等等吧。”

折筠雾回去,便跟太子道:“殿下,后面该怎么做啊?”

太子让她别担心,“母后好糊弄,只要皇祖母不说话便好。”

至于父皇,他一向只在想起来的时候才会插手这些事情,也不用担心。

于是这事情就这般过去了。

太子也没有多注意这事情。从四月份开始,岐州那边就开始下雨,岐州那边的信都送来京都一个月了,还是在下雨,五月的时候,皇帝终于坐不住了,让人开始组织赈灾。

户部侍郎早就准备好了,有太子在户部盯着,他哪里敢不提前准备好。

准备的时候,还回家跟妻子抱怨,“岐州一个县的县令正好是太子的老丈人的弟弟,你说,他能不着急吗?”

虽然那不是太子妃的生父,但是再怎么说,也是个养父不是。

户部尚书埋怨光埋怨,该做的活一点儿不少的做完了,于是皇帝一发政令,他就迅速的开始布置。

从衣食住行到守卫军,把吃喝拉撒和流民造反都想到了。

皇帝还是喜欢做实事的人。户部尚书这一番动作下来,他在朝堂之上夸道:“若是每回都能像这次一样,即便是天灾,也能抗衡。”

户部尚书虽然有些小心思,但是在整个朝堂之中,也算得上是个耿直的性子,他就说了一句话。

“此事是太子殿下之前就跟臣一一对过的,臣承担不起陛下的夸赞。”

皇帝刚开始还挺高兴的,道:“太子确实喜欢未雨绸缪,这点很好,朕心甚慰。”

太子就去想皇帝的心思。这次的洪灾不大不小,赈灾的事情交给他正好合适。

没有很大的功劳,但却也能练手,让他对这些朝事也有个了解,而不是只从别人到公文里面得知天上下了雨,地上有了洪灾,朝廷派人来赈灾,洪水退了,灾情缓解了,皆大欢喜。

这样的话太子听了太多太多,他是实实在在想要去参与的。

可是皇帝还是没有准许。

在第三天的早朝上面,皇帝把这件事情交给了老五和老六去做。

根据皇帝的意思,也没有什么想不通的。大概是前头已经把老大和老四派出去了,那现在让老五和老六去,也是于情于理都合适的。

从上到下,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奇怪,只有太子很失望,他回到东宫,即便是告诉自己不能把坏脾气带回来,但依旧没有先回后院,而是去了溪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