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要我当地主gl_118(1/1)

十月天气渐凉的时候,经历了夏秋的几个大台风的明州在官府的组织救灾工作下渐渐地又恢复了秩序。

一些偏僻的乡里仍旧有盗贼作乱,刘绰与兵马都监谈过后,对方派出了兵马缉拿盗贼,使得嚣张一时的贼人纷纷躲藏了起来。

而后,刘绰搜集了一些州府胥吏的罪名,将他们定罪后赶出了州府衙门。

这一惩处,府衙便空出了许多位置来,刘绰没有再从外面找,而是以节省人力为由,在每个县衙都调了一些行事还算磊落的胥吏来填补空缺,唐浩根的名字赫然在列。

当然,这些都是幌子,刘绰意识到州府衙门可能有地主豪强的耳目,他不确定新招的胥吏中会不会又有地主豪强安排的耳目,所以干脆用他信得过的人。

因调任的人中并非只有唐浩根,所以倒是没人怀疑刘绰跟唐浩根私底下有关系。

在庞县令得知唐浩根会被调到刘绰身边当典事后,对他和颜悦色了起来,还特意欠他的竹雕钱给补回给他,令他十分“受宠若惊”。

唐浩根假意不收,庞县令便道:“上回给的竹雕的钱,这次给的是你的月俸,你也知道朝廷有时候发放俸禄很晚,所以我上回就给耽搁了一些日子……”

庞县令不能明说上次是自己想占唐浩根的便宜,所以找了个台阶让自己下。

唐浩根虽说调到了州府衙门,可并不代表他就可以骑在庞县令的头上了,这会儿他自然要顺着庞县令的话,维护庞县令的脸面。

庞县令很满意他的识相,放心地让他离去了。

唐浩根虽然离开了县衙,却未立刻到府衙去报到,因为府衙在明州城,离慈溪县有六十里路。唐浩根即便是驾着牛车用最快的速度走一趟也得花一个时辰,而他平日得很早去衙门,又得很晚才回来,让他住在家里有些不切实际。

衙门是安排了廨舍给胥吏的,可他每逢休息才回家,很是放心不下家里的两个妹妹。思来想去,他打算搬家,便对唐枝道:“我想让你跟小叶跟着我到明州去,留你们两个女孩子在家,我不放心。”

唐枝的眼神闪了闪,神色有些犹豫。她当初只顾着替兄长感到高兴,却忘了兄长要去衙门的话必然得住在明州城。慈溪县虽然也热闹,可到底比不过明州城,若是能去明州城自然最好。

可是她不能答应兄长:“大哥,我们家在这儿,爹娘留下的菜园子也在这儿,去了明州,我们得另外找房子住,还得另谋生路。先不说明州的房子多贵了,便说那地,哪里轮得到我们买的?”

唐家光靠唐浩根一人的月俸根本无法满足日常所需,所以让唐枝放弃菜园子是不可能的。唐浩根道:“要不我不去明州了。”

唐枝不赞同地看着他:“虽然到了府衙也是当典事,可能接触的人更多了,处理的事情也会多起来,大哥便能开阔眼界,增长见闻……这是很好的机会,岂能错过?”

唐叶也道:“府衙有廨舍,大哥只管住在廨舍,不必每日奔波。我与阿姊在家,有左邻右舍照看,还有宋大郎在,不会有问题的。”

再说她跟宋玉延学习竹雕还未入门,要是跟唐浩根去了明州,岂非要半途而废?

唐浩根说不过两个妹妹,只得去找宋玉延,请她帮忙照顾一下他的两个妹妹。

若是在两年以前,他肯定不放心将妹妹托付给宋玉延照顾,可如今的宋玉延在他心目中还是很靠谱的,有她在,也不必担心妹妹受欺负。

宋玉延听了他的来意,思忖了片刻便应下了这事:两家住得近,对方家里要是传出什么大的动静,也能听得见。而且她心里也是有些舍不得唐家搬到明州去的,她好不容易构建的和谐邻里关系,怎么能让和谐友爱的小树苗就此枯萎?!

唐浩根幽幽地看了她一眼,又叹了一口气。

宋玉延:“???”

大兄弟,有话直说啊,为什么看着我的眼神像在看什么无可救药的白痴一样?

唐浩根本想给宋玉延创造机会,让她早日来唐家提亲,即使请不起媒人也没关系,好歹先跟他说好了,免得将来有变动。可惜他没想到,宋玉延压根就没这个意识!

他从年头盼到年尾,巷子里那个五十多岁的老鳏夫都“枯木逢春”找到第二春了,宋玉延这根木头却还是一块朽木。

“这小子,该不会连梦都没做过吧?”唐浩根暗自腹诽。

不过他想到即便是自己,做梦那么多回,不也还没有解决终身大事嘛!他笑话宋玉延,好像有点五十步笑百步了。

____

唐浩根启程去明州时,唐枝跟宋玉延都送了他一程。他这次调去府衙,一个月恐怕只能回来两三趟,所以他把冬衣、笔墨纸砚等都带了过去。

邻居们颇为好奇地问唐枝:“你们不是要搬去明州吗,怎么才这么点东西?”

唐枝反问:“谁说我们要搬去明州呀?”

邻居道:“唐典事都到明州当差了,你们姐妹俩不过去?”

“大哥只是去明州当差,又不是不要这个家了。”

邻居婶子拉着她到一边嘀咕:“你们怎么能不跟着去呢?!要是让贼人知道你们只有两姐妹在家,肯定要遭贼的!”

唐枝看了一眼宋玉延,道:“谢谢婶子提醒,不过还请放心,我心中有数。”

实际上宋玉延也担心唐家夜里有贼人翻墙,虽然她能听见动静,可万一贼人进了屋,对唐家姐妹的声誉也不太好,所以她用竹子、钉子和木头等做了一些齿钉,固定在了唐家的围墙下,只要贼人半夜敢翻墙,那么自是有他好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