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要我当地主gl_101(1/1)

“她还以为去私塾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一听说是去读书的,小脑袋就摇成了拨浪鼓。我之前也找一些私塾问过了,不过毫无意外地,他们都不收女娃。”

宋玉延明知这时代的局限性,不过当时她去打听私塾的时候,还是主动问了一句,对方要么是直接拒绝,要么是拿看怪物的眼神看着她,仿佛她在说什么奇谈。

再说,即使对方愿意,她也不太敢将一个八岁的小女娃放到一个全是男性的环境里。所以她想的是自己教育饼儿,饼儿没有考科举的需求,所以由她教导也足够了。

唐枝当然知道不会有私塾肯收女娃的,也知道宋玉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让饼儿去读书的,她不过是想知道饼儿会不会闹得宋玉延头疼罢了。好在饼儿看起来还是很乖巧的。

宋玉延想起自己来这儿的目的,她把唐浩根所需的那套镇纸和臂搁给拿出来。镇纸上刻的是《春竹图》,臂搁上则是她们花朝节去写生那日所画的《大宝山平远图》中的一隅,所选取的是云雾缭绕,万物复苏的初春画面。

唐枝一眼就看出来了,毕竟她虽然不会画画,可是宋玉延那日的画就像刻在了她的心里一样,只要再次看见,她总是能认出来的。

“这是……”

“唐典事托我刻的,说明府想跟笔筒配成一套,用来送给新知州的。”

唐枝并不知道这件事,闻言,她才恍然大悟:“我就说兄长之前日日揣着那笔筒去衙门,可是这几个月忽然就没瞧见那笔筒了,他还支支吾吾不肯说,原来是被明府要了去!”

宋玉延问:“唐典事没与小娘子说?”

唐枝摇头。宋玉延忽然明白为什么那日唐浩根会是那副犹豫的模样了,他虽然说了县令是花钱跟他买的这些文房用具,可实际上以那个爱拍上司马屁的县令的为人,她很怀疑是不是唐浩根自掏腰包来满足县令的需求的。

毕竟那县令明知那笔筒是唐浩根所喜爱的物件,他要是想花钱送一套有留青雕刻的文房用具给新知州,大可以叫唐浩根找她再另外雕刻一件。

他没这么做,所以可见他会花钱买什么的都是假的,实际上是他贪了唐浩根的笔筒,还想要更多,唐浩根无法拒绝他,只能自掏腰包了。

而这件事,唐浩根自然不能让管账的妹妹知道,所以唐小娘子完全不知道这事。

宋玉延是此时才想明白的,而唐枝则是在她刚才说出这件事时就明白了,毕竟她比外来的宋玉延更加了解县令的德性与兄长的尴尬处境。

相较于宋玉延的意难平,她更显得冷静些,对这样的事情也习以为常了,所以她准备买下这镇纸和臂搁,问:“这些物件多少钱?”

宋玉延微微一笑:“不值几个钱。”

唐枝才不信她的鬼话呢!要是不值钱,那县令会这么厚脸皮索取?她斟酌着拿出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几百文钱,看起来并不轻。

“我也不知道这点钱够不够,若是不够,你下个月再问我要。”

别看她说得这么豪气,实际上这是她攒了大半年的私房钱,她想着攒够一贯钱,她就再去买一亩地,多种些菜。像宋玉延说的,只有扩大经营,才能提高收入。

这样一来,不管是将来她兄长要娶亲,还是给妹妹攒嫁妆,才能不显得捉襟见肘。

当然,这也不是唐家的全部家底,不过唐家的营收,她也是有规划的,买竹雕这事属于额外开支,所以她只能先拿私房钱出来填补空缺。

宋玉延知道自己要是不收钱,这小丫头肯定得跟她倔,所以往小木盒里拿出了一陌钱来。

一陌钱,又称之为“百钱”,也就是一百文钱的单位。不过由于从五代开始,朝廷就缺少铜钱,故而有些钱凑不足数,所以官方默认了用少数的钱来代替一百文钱。

比如,官方通用的七十七文算是百钱,街市通用的是七十五文钱,买菜所用的是七十二文钱算百钱,书画文字类则是五十六文。

正因为书画文字类的百钱实在是太缺斤短两了,所以这些书画的价格都很贵。

宋玉延的竹雕算是书画文字类,所以她拿了五十六文,在市场交易上来说,她算是赚了两百多块,可实际上她拿这些钱去买菜,却只能再倒贴二十一文钱。

唐枝也不傻白甜,她又给宋玉延塞了两陌钱,道:“你别欺负我不知道竹雕的价钱。”

宋玉延笑了笑,没拒绝。

在现代,她在留青雕刻这一行也是小有名气的了,虽然一件作品卖出去的价格不如老师们,可就拿笔筒来说,若是在她最高水平发挥情况下,也值一千八左右。

镇纸和臂搁稍微便宜一点,构图稍微复杂一些的,如这件“竹留青大宝山平远图臂搁”,能卖出一千块,而简单构图简单的镇纸则值两三百块。

所以她这完全是以白菜价卖给唐小娘子的。

至于唐浩根被县令欺负这事,宋玉延虽然气愤,却不会义愤填膺地要替唐浩根报复县令。她固然可以在竹雕上动手脚,为唐浩根出气,可是竹雕是唐浩根拿出来的,县令很容易迁怒唐浩根。

不过这不代表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她先在心里拿出小本本给这县令记上一笔,等日后找到机会了再与他算账。

____

唐枝将木盒子收回房间后,宋玉延才与她说起另一件事:“对了唐小娘子,我最近回乡,发现这乡里多了许多游荡的人,你夜晚便不要去菜园子巡视了,白日里也要多加小心。”

她其实是想让唐枝、唐浩根等意识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混乱,从而多加提防,但是她在回乡的路上看见路上多了很多闲散人员也是事实。

其实早在四月,这定海县便已经有盗贼出没的传闻。这盗贼当然不只是指一般的小贼,而是那种专门杀人越货的强盗,也就是说,宋玉延在原主里看见的那场民乱,已经悄然地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