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1.

闻花的父母都在一所中专任职,父亲是校长,母亲是图书管理员。

从她小学开始,闻妈妈就利用职务之便给她订阅《小学生作文选》等书籍,那些书成为了小学生闻花假期日记作业的参考范本。

这段人生经历为闻花毕业后成为编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四她在一家网站实习,同组实习生里闻花以高效赢得了转正机会,她一天能编辑出二十条伪原创。

闻花算是朋友嘴里有才华又幽默的人,尽管她本人不理解大家的笑点,她只是分享对生活的感悟,既然惹得众人发笑,那或许说明她对生活的看法引人发笑。

这个没关系,闻花不在乎自己评错了生活,生活本质就是可笑的,她取笑一下也不犯罪。

最近这件事给闻花造成了困扰。

她在找工作,面试时被问到优点,闻花自认为没优点,只能借用朋友的评价,“幽默!我的朋友都亲切地称呼我为段子手。”

面试官问:“为什么?”

“嗯...因为她们觉得我说话很搞笑?”

“我没觉得。”

“她们觉得我朋友圈写得像段子。”

“证明一下。”

“怎么证明?给你看我朋友圈?”

对方挑眉表示认同,闻花翻出手机看了半天后觉得怪别扭的。

“这不好吧,朋友圈太隐私了,不方便给您看。”

“那你怎么证明你是段子手?”

“您意思还要我现场给您来一段单口相声?”

对方气结,瞪了她一眼翘着兰花指说,“闻小姐,我觉得您本人和简历上描述的完全不符合,你又无法证明自己是段子手,这要我们怎么录取你呢?我们公司都是跟上市企业合作的,合作品牌非常高端,需要紧跟互联网热点懂年轻人思维能拿出精彩创意的文案,你觉得你能胜任吗?当然了,我们要求高待遇也高,像你这个职位月薪都是6k的。”

“......”闻花扭头看看四周觉得自己真是陷入了窘境。

她面前是落地窗,正对着街道和施工写字楼,背后是一门之隔还在装修的公司,除了前台小姐姐之外,员工还有叁个人。此刻这位创意总监和自己搬着两把小椅子坐在走廊上面试,高端企业怕不是这样的。

对方看她不说话,继续说,“我呢是从4a出来的,对手下人要求很高,除了你的简历和发表的文章之外,你怎么证明自己呢?”

“我可以拿我的银行流水给你证明我的薪资不止6k...”

一直到回家,闻花还在想那位总监听完她的话扭头就走的生气表情,奇葩公司真的太多了,失业两个月的闻花有一丝焦虑。

晚上在朋友圈吐槽了面试经历,收获了一批哈哈哈哈哈,然后意外喜获面试机会。

一个自媒体大号招编辑,朋友介绍她去。

团队整体年轻化,公司颇有自由散漫的氛围,几乎从前台cosplay小姐姐跟她打招呼开始,闻花就想入职了。

面试过程十分顺利,老板直白地说对她很满意,但是需要她回去写一篇命题文章,如果符合公司调性立马入职待遇从优。

题目是关于两性生活,角度自选。

这可难倒了26岁的处女闻花,她没有性生活。性没有,爱没有,孤寡到现在,写不出来。

直到睡觉前她也没想出切入点,捧着手机想跟朋友们取经的时候眼神瞄到墙角堆着的杂志,灵光乍现!性启蒙——小黄书!

闻花没有实战经验,但她有正常欲望。

她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十五岁才回到父母身边读高中,当时她住的卧室曾经担任杂物间功能,里面堆着无数闻旧杂志,高中叁年,几百本杂志被她看了个遍。

翻到那本色情杂志之前闻花对性这件事没有多少好奇,翻开之后,她的世界天翻地覆。

杂志中极具80年代风格的色情裸露图片和叙述方式大大刺激了闻花。

这书肯定不是姐姐闻荷的,那就是爸妈看的......

那一瞬间她几乎呕吐出来,单纯少女第一次正视父母有性欲这个事实,这种私密和禁忌让她浑身不舒服。

但她还是没能抵抗住本能,把那本杂志看完了。

然后又多次翻出来看,人生第一次夹着被子小高潮就发生在一篇少妇偷情的故事里,文章里关于性的细节描写很直白。

从那以后闻花有了夹被子自慰的习惯,一直到大学毕业。

如今她早已遗忘了那本杂志,毕业后虽然再没能接触到那样的伟大文学,但互联网的发展给了她更多的渠道获取资源。

26岁,她的自慰依旧停留在夹被子的阶段,她甚至不敢用手,看了高清无码的电影,也始终参不透手指伸进去的入口在哪里,对于她而言,自己的私密部位太过神秘。

第二天晚上闻花提交了作业,关于当代年轻人的第一次高潮。

文章素材来自幻想,闻花擅长发挥脑洞写“我有一个朋友”的虚假经历,两千多字的文章洋洋洒洒,精确徘徊在情色和严肃之间。

第叁天闻花入职,试用期一个月,她的面试作品隔天进行了全网推送,十分钟内达到十万+。

*

由于那篇文章的火爆,编辑组决定再写一篇相关话题,关于成年人约炮。

公司平均年龄24岁,团队不用采访外人就能贡献出足够的素材,闻花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他妈的,顺风车都能约到...

这里必须解释一下闻花的个人状况。

闻花是性单恋患者,这是个近年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新鲜词,百度的解释是“指对某人产生爱恋,却不希望获得来自对方的情感回应的人,这类人的恋爱情节可能会因对方的情感回应而消失。”

闻花首次看到这个解释时觉得不恰当,因为她不是可能会因为对方回应而消失,而是一定会。

这样看来,她应该是病得比较重。

也看了些心理学着作,按照依恋人格来分析,闻花自断回避型依恋人格。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对闻花来说,就跟做心理测试看星盘运势一样,打发时间。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种性格就是犯贱,都行,都不是什么大事。

她从来没有去正式看过医生,也没这打算,这种心理缺陷对生活其实没什么大的影响,甚至不会影响正常社交,只是抗拒建立亲密关系罢了,只要你不在乎这个,那就一点影响没有了。

闻花从来没想着要治治病,但最近她开始思考性欲。

也许是工作内容相关,也许是纯粹欲望驱使,她觉得自己的性欲觉醒了。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恋爱不是正确选择,她决定找个优质炮友。

她注册了时下最火爆的社交软件,也是同事们口中提到频次最高的平台,设置好资料去洗澡,回来已有十多个打招呼的。

她筛选了两个最有眼缘的开始聊。

显然对方都是熟手,第一个很直接,问她约吗?她说不了。

第二个看资料是一位教育培训机构的创始人,外型也十分儒雅。

俩人有一句没一句聊了半天,闻花开始感到无聊。

“你介意我问你一个问题吗?”对方说。

“不介意,请说。”

“你怎么看待yp?”

闻花猜测这个缩写就是约炮,按理说应该问一下,但问了又显得自己很不互联网。当然这也是不值一提的细枝末节。

她回答:“两个成年人之间发生的自愿性行为都属于正常,自己对自己负责就好,我不排斥也不贬低。”

“当然正常了,所有没能结婚的情侣关系说白了不也是约吗?只是面子上好听一点,恋爱罢了。”

日哦!闻花炸了,还有这种奇葩?

“呵呵,是吗?那祝您以后顺利找一个没谈过恋爱的处女。”

“我结婚是绝对不会找谈过两次以上恋爱的女生的。”

“你怎么证明你的伴侣只跟2个以下异性上过床?”咦,怎么突然想起了那位创意总监...

对方说:“我不会找那种穿衣服很暴露的女生,你们觉得那样穿很漂亮,其实男人看到想的都是那个事。”

瞧瞧,恶不恶心?

思想都烂成臭水沟了,还要避免说约炮、做爱、性这些字眼,仿佛说了自己就成了自己鄙视的人,闻花开始怀疑这种人为什么会活着?

无话可说,闻花不再回复,对方依依不舍。

“你们90后还是很开放的,你知道现在中学生都有手机的吧,网上能接触到的东西太多了,她们在这方面很开放的。”

“那您以后生了女儿大学毕业前千万别给买手机。”

“呵呵,你很有个性,像95后的风格。”

“我叁十了谢谢。”

“哪有,你比我还小叁岁呢,我结婚就要找比我小叁岁的。”

“大街上很多,去吧。”

“呵呵,有意思,其实你和我聊天能学到很多东西。”

“那需要交学费吗?”

你别觉得我渣,起码我没有骗你,我大可以假装跟你聊天把你约出来吃两次饭,自然就成了,完了我再不联系你你又能怎么办?男人都是这样的,你以后遇不到我这么坦诚的了。”

“我决定遗憾错过您!”

对方仿佛看不到她的回复,继续发来观点:“你要怪要骂就骂你的前男友去,他们跟你恋爱又不娶你,说白了不就是长期约炮吗?他们才是渣男,我不是。”

“你真棒!”拉黑。

后来闻花又在上面聊了几个男生,一个外国小哥初来中国,俩人加了微信聊得不亦乐乎,午休时间也在语音聊天。

“花姐,您这开展什么国际业务呢?”95后小美女cici问。

“第一,你再叫我花姐我就揍你。第二,我找了个网友练口语呢。”

口语练了叁天对方提出约会,闻花根据看美剧的经验与对方沟通,俩人一整晚就第几次约会可以上床展开讨论,中美文化的碰撞激烈而又精彩。

最终以对方愤怒指责她欺骗感情不欢而散。

闻花看着对方发来的最后一句,“u know what?u a not that good!”

咋......这么幼稚呢!

删掉软件反思,不是软件的错,是自己的错。

初衷不是来找一夜情的吗?

怎么来一个拒绝一个呢?

第一个上来问约吗的不就是最合适的那个吗?

还是不行,看来她对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的本能抗拒已经影响到建立简单肉体关系,肉体有什么罪?闻花觉得,要不去治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