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宠后 第61节(1/1)

“那时候朕风烛残年,垂垂老矣,你这人只看重容貌,见到朕,只会是满心厌恶。”

玉照觉得所有情绪一并像她袭来,痛恨、惋惜、悲哀,为何老天爷不叫自己多活两年呢?

哪怕是这般饱受病痛折磨,每日泰半时间是在睡觉,其余时间也只能躺在床上,但只要陪在他身边,纵然什么事都做不了......

他在自己眼前批奏折,晚上两人躺在一张床上肩并着肩睡觉,玉照也是愿意的。

她甚至难受的想要咳出血来。

“不会的,你那么好看,你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人,哪怕是老了也好看的。你在原地站着等我就好,下回换我来追你,好不好?”玉照最会哄他了,她还想哄他多活些年。

人生酸甜苦辣百种滋味,他还正直壮年,总不能全浪费在自己一人身上。

玉照睁着眼睛望着皇帝,想将他的脸记到脑海里,如若真能投胎转世,一定要记得他的脸才好。

秋风吹进内殿,将外边儿的秋意也吹拂了进来,玉照忽然觉得身体轻了起来,所有的酸楚、痛苦、艰辛都离她而去。

她好多年没有这般舒服了,她像是重新拥有了一具健康的容光焕发的身体。

皇帝跪在床榻旁,这会儿却疯癫一般,抱着死去的尸体摇晃推搡了起来。

他嗓音沙哑的如同地狱爬上来的恶鬼,“睁开眼,再看看朕......再看看朕!”

“别走,别走.......”

哪怕一眼也好啊。

殿内银烛高晃,千余只香烛不停歇的燃烧,一群人在她灵堂前念着往生经,许多穿着法衣的道士在她灵堂前摆阵斋醮。

她不知死了几日,陛下还搂着她,第一个梦境时的那场淅淅沥沥温热的雨,原来是她的郎君在流泪啊。

原来陛下也会哭啊。

***

十一月初八,石板上结了一层霜,处处泛起冷意。

卯时一刻,天没放光,信安侯府却是一片灯火通明,烛光高照。

排排红烛足有臂粗,铺满信安侯府内外,满府地衣全连夜换成了红绸,铺彻至府外神武大道。

玉照被侍女带去隔间早早备好的兰汤中沐浴更衣。

八道香汤,九色澡豆,澡房中下人更是彻夜未眠,温着水,室内点燃熏香。

等主子一来,侍女手捧鲜花、澡衣、澡巾、伺候玉照沐浴。

外边儿天气冷,汤沐房中却是温暖如春,玉照浑身浸泡入温水中,轻轻闭上眼,倒是叫她那颗七上八下的心平稳了不少。

等沐浴出来,穿上内衫,再着青纱中单。湿漉的鬓发被几十张棉帕擦拭干,立刻有女官们上前为她穿上深青色五彩翟纹。

五彩翟纹凤袍极为正式,只在受皇帝册封或祭祀典礼时服用。

今日帝后大婚,按照大齐祖制,帝后需先行前往皇陵圜丘处祭祀诸位祖宗,再行返禁庭内行大礼,方算礼成。

凤袍领、袖、裾都红色云龙纹样的镶缘,自从大婚日期择定,便有宫中制衣局的人来给玉照量衣,后经过整改,玉照穿着正好合身。

再将头发往后梳髻,两名女官小心翼翼捧着龙凤珠翠冠戴上,此冠有六翼坠于冠后,以金为底胚,镶嵌翠羽,红蓝宝,粉橙碧玺玛瑙,六翼之上更是缀满东珠南珠,足有两千颗,取尊贵福寿延绵之意。

耳坠东珠,腰饰深青蔽膝,另挂白玉双佩及玉绶环等饰物,下穿青袜青舄。

等绞面之时,房里又来了许多人。

晋王妃,老夫人,老太妃以及身后一连串女眷姗姗来迟。

“可行到哪儿了?”晋王妃问女官,今日她是特意来全程盯着的,若是出了差错得立刻报去宫里,钦天鉴那儿将吉时提前算好,一应都按吉时来,若是耽搁了吉时可算是不得了。

“差绞面妆容了。”女官应道。

那大抵是差不离,几位长辈坐于玉照四周,女官端来金立双凤盥盆,暖和了帕子贴在玉照面上,掀了帕子立刻有嬷嬷往玉照脸上敷上香粉,开始为她绞面。

玉照从起床到现在都挺镇定,这会儿脸上绒毛被这根棉线扯得生疼,场面上许多女眷盯着,她只能忍着疼,可忍得了第一回 ,第二回她眼睛都憋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她小声对嬷嬷说:“要不就别拔了吧。”

晋王妃见此笑道:“这绞面绞一半可不俊,下手快点儿反而不疼,要是慢点儿,那才是软刀子磨肉呢。娘娘暂且忍着,等会儿用桃花粉一敷,凉飕飕的保准就不疼了。”

那嬷嬷还说起旁的来分散玉照主意,“忍几轮就拔干净了,还没见过脸上像娘娘这般光洁的小娘子,去年我给另一位小娘子绞面,那小娘子生的像父亲,脸上绒毛根根比娘娘的眉毛都粗,我也是废了好大一番力气才将人脸上捣腾干净,那小娘子脸都红了,直嚷嚷着说早知道这么疼,就不结婚了。”

玉照没忍住笑了起来,便听那嬷嬷说道:“好了,绞干净了——”

绞完面,紧接着便是敷粉,描眉点唇,再有善画女官往玉照额中央画上一朵牡丹,便算是穿戴完毕。

铜镜中的玉照身着衣,头戴凤冠,描眉点妆。规矩面容,眉目如画,夭桃秾李,姑射神人。

浑身透着股端庄高贵,不怒而威,倒还真显现出皇后仪态来。

如此年纪貌美的皇后,实乃罕见。

难以叫人不动容的,便是那晋王妃也不禁生了几分唏嘘艳羡来。

真有人这般顺遂的不成?

一入宫便是中宫皇后,圣上后宫更是空无一人,日后生了个小郎君便是妥妥的太子,便是生了公主也是前朝后宫独一份儿,一眼便能见到这位往后几十载的荣贵。

“前院过来人了!”侍女匆匆从前院跑回来,小跑到廊下朝着门里喊。

穆从羲今日穿着一件湛蓝直缀深纹亲王朝服,肩口胸前绣着朱褐龙纹,张牙舞爪,呈腾空欲飞之势。

腰间扎同色祥云宽边金丝蛛纹带,黑发束起以镶碧鎏金冠,一身老气横秋的亲王礼袍,却衬的整个人丰神俊朗,高不可攀。

自江都王进入内院的那一刻起,内院女眷不禁停了攀谈和手上事儿,纷纷侧身望去。

今日皇后舅舅来接,许多女眷都是宗氏今日请来的,往年只是听说这位王爷,如今还是头一次见到江都王。

见了不禁感慨,果真入传言那般,容貌不俗。

老太妃本就难受,见儿子都来后院接人了,也知道吉时已到,再也晚不得。

明明不是个喜欢悲春伤秋的人,这会儿也伤感起来,抚着玉照的手,没叮嘱上两句,便眼眶微红。

晋王妃见此不禁朝着老太妃唏嘘道:“你这还哭什么?老身可不是说假话的人,将话搁在这儿,这孩子的福气还远远的在后头呢。走罢,孩子王舅都来接了,吉时可不等人,该出门了——”

玉照拜别府上众人,金柄羽扇遮面,满府众人皆叩拜三次,三呼千岁,由晋王妃搀扶,走到门槛前。

穆从羲走来,微微弯腰,朝着瞧不清脸的外甥女道:“上来吧,说来自你大了,舅舅也好多年没背过你了。”

众人不禁咋舌,这娶皇后还没听说过要娘家人背出房门的,那都是寻常人家的规矩,不过人家舅舅想背,她们也总不能拦着。

只心里头艳羡起来。

这位娘娘,可真是命贵,便是连亲王都来背她上轿。

玉照小声叫了声舅舅,将扇子递给宫人,爬上了舅舅的背。

她小时候便经常被舅舅这般背着,逢年过节,走街串巷,还带她去街上买过糖葫芦。

自己虽然长大了,可舅舅的背却依旧挺拔宽广。

玉照从没感觉从自己院子里到大门口的距离如此近,仿佛一夕就到了。

穆从羲直接将人背到车里,凤辇双门缓缓阖上。

方扇一层层落下来。

禁庭内侍一甩佛尘:“起驾———”

皇后仪驾,吾仗、立瓜、卧瓜各四,五色龙凤旗十,次为赤、黄龙凤扇各四,五明扇八。

赤素方伞、四季花伞各四,五色九凤伞十。

仪卫开道,后随女官内侍数百人,浩浩荡荡往太庙而去。

大戟门,五彩琉璃门依次递开,凤车停至太庙长阶之下,内侍小声请皇后下轿。

玉照下了轿视线开阔起来,外边有仪仗队奏乐,更有礼官宣读祭告祖宗文书,风声呼呼作响,远处玉龙高阶之上,太庙正门立着一个她无比熟悉的身影。

今日皇帝穿戴比往日更显庄严肃穆,戴十二旒平天冠,着十二章纹冕服,佩天子剑,如挺松般高大的身影立在高阶太庙前。

风声萧瑟冷寒,皇帝却迎着风岿然不动。

等玉照行至,赵玄微微俯首,步伐沉稳一步一步朝她靠近,执起了她的手。

玉照依稀听到身后有礼官惊呼叹息,说什么不合祖制,但都被淹没在风声里。

二人由礼官引着,步入太庙内,拜祭先祖。

而后二人又被分开引着各自乘坐轿撵返回禁庭。

赵玄是回宫,而玉照却是入宫,从皇宫正门入,过午门,至太极宫前二人落轿,出轿并行,早有朝中百官等候在此,百官各具公服,直临丹墀,伺候朝见。

二人在此接受文武百官朝拜。

随后共乘一轿往坤宁宫去,坤宁宫为禁庭后三宫的第三宫,是为皇后寝宫,也是帝后二人大婚之所。

尚仪见二人龙凤撵至,北面跪,奏称:“礼毕,兴。”

玉照与赵玄二人入殿,尚宫引皇帝入东房释冕服,引皇后入帷,脱服。

玉照更换好吉服往内殿去时,赵玄已经端坐在喜床一侧。

天子大婚与寻常人家自然不同,内寝也容不得许多亲眷进入,如今唯有几个全福嬷嬷和一水儿的女官宫人侍奉,教导二人完成接下来的步骤,倒是免去了玉照见诸多生人时的不自在。

见她过来,赵玄原本板正端坐的身型微微动了动,他眼里含着一丝笑意静静注视着她。

玉照朝着他眨眨眼睛,女官引她前往床榻另一端落座。

立即有宫人端着食盘过来,玉照早早被人教过,如今也能不慌不忙的执起牙箸,夹起一小块煮肉举起牙箸,喂给赵玄。

赵玄微微俯身,吃完过后,换他来给玉照喂食。

玉照小口慢慢吃完,又有全福嬷嬷端着一碗子孙饽饽递过来给玉照,这是独她一份的,道长并没有。

玉照如今被一片红色晕的傻乎乎,也没动脑子,只懵懂的以为这是又要自己喂给道长吃,顿时举起调羹勺了一个要喂去道长嘴边。

几个全福嬷嬷立刻阻止道:“这可使不得,这可使不得,这是给皇后娘娘您吃的!”

清宁也连忙上前劝阻:“娘娘您吃罢。”

玉照撇见道长以手抵鼻,似乎是忍笑的模样,立刻明白过来,将调羹往自己嘴前,小小咬了一口。

赵玄轻笑起来:“碰一下便好,这东西生的,可别咽下去。”

玉照何等挑剔的人,察觉到味道不对,便松开了口,过了唇齿,如此也算是吃过了。

全福嬷嬷心里觉得奇葩,竟然还有郎君着急小娘子吃了生的,叫她不要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