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宠后 第54节(1/1)

隔了半月,穆从羲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好个天子,早就有此打算了吧.......

这可真是敬贤礼士的天子,强娶外甥女还知道提前跟自己这个当舅舅的打招呼。

不想继续揪着这个叫他火气直冒的事儿,问另一件叫他好奇许久的事儿:“我纳闷你是怎么哄得他,他亲口对我说,你两相处一个多月,还不知道你是我外甥的。”

这情况不对啊,他到如今都不敢置信,那位去哪儿身侧都跟着百名禁卫,吃食都得过十几道关口,就连永安宫太后想见他都要提前打好招呼,竟然不声不响跟一个没调查过身份的姑娘私定了终身。

这是被下了蛊不成?这两人是互相给对方喂了迷魂汤了不成?

还是......这是他不懂的情趣呢?

玉照难免有些得意洋洋自己的哄人功夫,笑呵呵的,眼睛都笑没了。

她看出道长急不可耐不耐烦甚至起疑之时,就会绞尽脑汁甜言蜜语将他安稳住,这事儿她虽是第一次做,可十分熟能生巧。

可她也知,自己哄道长时,他恐怕也没信,只不过不愿意去深究才会如此。

玉照大着胆子说:“舅舅,我是真喜欢他的,你可别责怪我了,你便是骂我,我也不会改变心意的,我活的这么大了,还是头一次这般喜欢一个人呐。你不是说总说喜欢的就要争取来的吗?这还是你教我的。”

穆从羲深深看了她一眼,“看来他还真没骗本王啊。”

玉照不明所以:“嗯?”

穆从羲竟然慢慢扬起唇,冷笑:“本王骂你,是不是还要夸你?夸咱们宝儿厉害,有手腕,还会骗人。”

幸亏是个身娇体弱的外甥女,要是外甥,今日谁拦着都不好使,就叫家法伺候了,非得给抽掉一层皮。

玉照耳根子红透了,讷讷不知说些什么,却也知道这是舅舅变着法的损自己。

谁料穆从羲竟是真的道:“舅舅不是那般迂腐的人,那日叫你走也只是试试那位的态度。”

谁知那位那般疯呢,他远在兖州都听说了,上京调动了大批神策军,甚至出动了明光铠卫,消息传到兖州时甚至能想到那几日的腥风血雨,那些个藩臣外王,估计那段时日是被吓得夜间都睡得不安生了。

穆从羲笑了起来,玉照的眼睛和他很像,笑起来成了一轮弯月,望向人时无端的叫人心里发甜:“如今知道了,自然也明白了。”

玉照也摸不清他的意思,只觉得原先心里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这些时日她是睡也没睡好,总担忧舅舅不喜欢道长,真要那样,她也不知要如何办了。

如今这般自然最好,她安了心,稚嫩的脸庞显得狡黠可爱,“那舅舅是同意了么?同意了我与他?”

穆从羲拍了拍在石狮上蹭的灰,怅然道:“是啊,不同意还能如何?你以为你舅舅真能无法无天?蔑视皇权了不成?我也看开了,以往以为能护着你一辈子,可这世上变故太多,便说魏国公那件事,以为是个能叫你托付终身的,谁知还不过如此?舅舅若是护不了你一辈子,也不指望你这个傻憨的能自己立起来,总要找个更厉害的人来护着你。”

玉照看着穆从羲英挺的脸庞,心下有些惧怕他的那些话,她如何也接受不了舅舅走在自己前头,她抑制住心中升起的恐惧,咬紧牙关:“你能不能别去打仗了?战场上刀剑无眼的,太风险了,你要是死了,我和外祖母怎么办......”

穆从羲头上缓缓划过三条竖线,想要捏死眼前这个咒自己的外甥女,却瞥见玉照湿漉漉的眼睛。

自己这外甥女,不知为何总是爱哭,更是杞人忧天。

如今比以往在江都时更好哭了。

“我这个身份,不上战场谁上?吃了朝廷的俸禄,就得办事啊,难不成什么都不干,成日王府里学你一般,睡觉逛街还成日哭哭啼啼吗?”

玉照咽下口中苦涩,有几分生气,她也知晓自家舅舅的身份,只当一个闲散王爷注定是不可能的,可她还是抱着一分希冀,希望舅舅能听劝,可见自家舅舅是没往心里去。

“那你怎么知道他就能活的比你久呢?万一也走在我前头呢?他跟你年岁一般大,到头来不还是没人能护着我了?”玉照希望他正视起来这件事,不指望能叫舅舅听了这话就不再上战场,但至少多留几分心眼,别再横冲直撞,能多爱惜点儿自己的小命。

穆从羲心下却舒坦多了,原来也不止咒自己一个,他伸指弹了弹玉照的额头:“现在知道他年岁大了,后悔了?”

玉照捂着额头,犟嘴:“我才不会后悔,毕竟我也不小了,我都已经十七了。”

道长才没舅舅说的那般老呢,道长不老,舅舅更不老。

他们是两堵高墙,立在自己身前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大山,谁也不能倒下。

穆从羲:“行了,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进去看看,给你带了个人呢。”

玉照一怔,跨过门槛,往王府宅内看去,见到不该出现在此处的人。

那人穿着一色的苍青袍裾,身姿挺拔隽秀,他负手立于影壁一侧,眼眸深沉的望着自己,也不知在这里站了多久。

玉照立在门前,夏日她惯梳着高髻,发上簪着粉荷缠枝簪,面庞白净透着粉,月华裙勾勒出姣好身材,她眼中泛起光亮,提步朝着道长小跑过去,璀璨骄阳之下,玉照面庞被镀上了一层光晕。

“道长?”

赵玄迎着太阳,眼睫动了动,波澜不惊的扶着她娇软的身子,摸了摸她的头发,手指骨节泛着微凉,似不经意间划过她的前额脸颊。

“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玉照素来都有午睡的习惯,如今正是午后,叫她来难为她了。

玉照见着了人,她装模作样的退后了两步,他二人近来倒是守着分寸,“你怎么来了?好久没见过你了......”

赵玄眸子燃起笑意,忍住了想拥她入怀的冲动。

穆从羲在身后颇不是滋味,亲眼见到皇帝与外甥女在一起,和听皇帝说终归还是不一样的。

为老不修,为君立身不端。

还是当着自己的面。

他脸沉的厉害,不想叫皇帝这般容易就得意了。

“宝儿可不能没规矩,该喊陛下,这位是咱们的君主,是天下万民的君主,哪怕你日后要嫁给陛下,也要时刻谨记身份,万不能尊卑不分。”

玉照一怔,满眼迟疑,有些惊愕,顺着舅舅的话偷偷看了赵玄两眼,像是不认识他一般:“陛、陛下?”

赵玄冷肃了面容,目光划过穆从羲面上,语气隐晦:“自古夫妻一体,帝后自然同尊,江都王真是被太阳晒得糊涂了。”

而后换了张脸,朝玉照笑道:“你想叫朕什么便叫朕什么。”

穆从羲不再理会这二人往内走去,左右这两儿如今眼中也没了旁人。

下人们见王爷姑娘回来,连忙张罗着晚膳,老管事乐呵呵的问玉照晚上要吃什么。

“如今天气热,我要吃凉快的,糖馃子,翠玉豆腐,还要樱桃冰酪......”

等穆从羲回头往身后看去,果然就见这两人手不知何时又背着他偷偷牵上了。

“咳咳咳!”穆从羲拼了老命的咳。

玉照立刻慌慌张张的将手抽了出来,跑到他身边小心翼翼的搀着他嘘寒问暖。

“舅舅你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为什么会咳嗽?你看病了没?”

赵玄指节动了动,沉下脸盯着穆从羲不言不语。

穆从羲:“......”

方才在宫里时,温和可亲,礼贤下士说的比唱的好听的帝王,可不是这幅神情!

这厮,真是得了便宜立刻卖乖!

第51章 如今她做了皇后,满府里……

玉照整日眼儿巴巴的盼着,终于盼来了外祖母。

她是三月从江都来的临安,日子过得飞快,如今已经是九月中,整整六个月的时间,玉照没见过她的外祖母。

她记事以来舅舅常年一去兵营便是几月,可跟外祖母分开这般久是从没有过的事。

老太妃姓言,有叫她言老太妃的,也有唤她江都太妃的。

到底是身份非比寻常,如今她亲自养大的外孙女儿又即将入宫做皇后娘娘,京城高门圈全都传开了,这位教养皇后长大的老夫人,想必是德行是十分出众的。

世上本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是玉照这一家子原本就为人津津乐道的事,当年成侯在亡妻死后不足半年另娶之事,许多人都知道,叫人私底下嘲笑,更有骂他老鳏夫,死不要脸的缺不了女人的,总之什么话都有。

比起信安侯府的太夫人,这位江都太妃才是养大未来皇后的人。更遑论宫里派出的翔螭舟去接的,规制犹如太后娘娘。

宽敞堂皇不说,极尽奢华。能工巧匠精雕细琢而成,在水面上日行百里,尚且能如履平地,毫无晃动。

当日入的京,皇帝太后便都差人赐下厚礼,一批批的赏赐下来,江都王府最高一日接了六次宫中赏赐。

如此恩宠,那信安侯府的老夫人皇后的嫡亲祖母相较之下差的可不止几分。

老太妃回了王府,一路倒是舒坦的很,本来身体康健,眼神更是清明,一路乘船经过各处峡谷崇山,倒是能好好观光名山大川,看上半日也丝毫不觉得疲乏。

玉照戴的帷帽亲自接老太妃下的船,穆从羲还没能下朝。

祖孙两个带着一串侍女,老太妃如客人一般四下游走在这座久违的京城王府,被看守在这处的老人打理的丝毫看不出萧瑟的痕迹。

侍女在前边儿引路,两人移步往会客的花厅坐着,风卷动斑竹帘落入厅堂,玉照石榴色的裙扉被吹起随之浮动。

老太妃搂着她好一顿打量,一会儿说她瘦了,一会儿说她脸色不如以往了,总之是哪儿哪儿都不满意,总觉得外孙女离了自己就不能过活。

“看看我这个小泼猴,入京才六个月,都翻了天了。”

老太妃说到此处有些气急,偏偏对着这个心肝宝儿又不舍得动怒,只得一连的唉声叹气:“真是不该叫你来,不该叫你入京,你说如今可怎么办......”

自己一人前来,惹出这等事,跟魏国公退了亲,转头有要做娘娘了,在江都的她听了消息,那是恨不得立刻赶过来。

好在常与京城通书信,倒不是一头雾水,依稀听儿子说了一些玉照与当今的事。当今后宫无人,更无子嗣,也不似前朝那些皇帝沾染了恶习或是受朝臣掣肘的,总之外表看来是哪儿哪儿都不差,也算是叫她稍微安稳了些。

玉照像儿时那般如同一块狗皮膏药,紧挨着外祖母就不肯松手,眼里全是孺慕之情,对着最亲的外祖母,她自来是有什么话说什么话,完全不用有任何顾忌。

“外祖母来了,我这会儿就真安心了,您不在的这些日子,我天天都想您呢,想吃您做的细粉丸子,上回赵嬷嬷做的,一点都不好吃。”

老太妃闻言蹙起细眉,“你倒是半点不见着急,那些宫里头的规矩学的如何了?这可不是我吓唬你,若是嫁进去,当今虽说没个后宫子嗣,可你要学的要做的也少不到哪里去,到时候可不是喊累就能有人帮你的,满后宫全都指望着你呢。”

如今是后悔了也晚了,当年狠不下心来,将外孙女养的这般娇憨单纯,如今岂是一两日能改正过来的?

一个自来打听,处处留心且知根知底的魏国公府都叫她操透了心,这般盯着都还能退了婚。

如今要嫁入天底下最尊贵的地方,还是那个位置,可真是不知说什么好了。

好在老太妃也并非一个成日唉声叹气的人,事已至此,她只希望宝儿能平安顺遂,早做准备。

天底下最尊贵的位置,有着吃不尽的苦楚,一切都要备起来,总不能临阵磨枪。

玉照本来也不笨,只是身子差往年性子养的懒惰了些,若真是学起来还是容易点透的。

前些日子苦夏,她也不喜欢出门,倒是跟着宫里的嬷嬷女官将那些日后要她处理的宫务学了个七七八八,清宁是个聪慧的,如今倒是一门心思向着她起来,从简单到难,清宁一点点手把手教她。

过程虽然艰辛,但玉照...好吧,她觉得非常难熬,可她也努力学了点。

她说:“都学的差不多了,您放心,我不会像以前一般偷懒的。”

再说道长都说了,宫务有许多女官辅佐,往年又不是每个皇后都什么都会的,有些比她还懒的,还有不识字的,不都这般过来了?

她只需过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