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1/1)

曲清蝉其人,越是相处越觉得自在舒服,不单是陆念稚和千柳盼着曲清蝉和余文来能好,此时此刻面对着曲清蝉,杜振熙也不自禁期盼起来,盼着曲清蝉和余文来能前嫌尽弃,只谈风月该有多好。

她自家感情问题越理越乱,倒有些移情到曲清蝉和余文来身上。

只要曲清蝉肯点头,余文来那里更不是问题,再复杂的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

杜振熙直视曲清蝉的眼中,闪烁着连她自己都不自知的希翼和热切。

这副坦荡直接的小模样,倒叫心有所悟的曲清蝉一时哑然,看着杜振熙满是诚挚关切的明澈小脸,再升不起言语交锋的闲趣来,半晌垂下眼脸无声一笑,缓缓再张口,亦是直来直往的坦白,“四爷和千柳盼着什么,我看得明白。西臣哥念着什么,我也看得明白。明白归明白,我能做的,也不过是假装看不明白罢了。”

她似乎察觉到杜振熙想开口,适时抬眼摇了摇头,自失一笑接着道,“你和四爷想劝我什么话,我也猜得到。你们想劝的,千柳已经劝过好几回了。七少既然听过我和西臣哥的事,想来已经知道我是罪官之女的身份了。

西臣哥的父亲,是因家父而死,西臣哥的母亲,也算是因曲家而死。曲家欠着余家人命,也欠着余家恩情。家父问斩,家人族人流放后也都没能落得好下场。我因西臣哥获救,又得四爷救助,更加亏欠余家。

曲家欠余家的已经没人能还了。而我欠西臣哥的,就更加还不清了。我无法回报他什么,至少能做得到敬而远之,不再和他牵扯。他现在已是昭武将军,来南边走过一遭,以后的官途只会越走越好,将来也会有好亲事等着他。我,早已不是他的好姻缘。”

这番话哪里是装糊涂,根本就是再明白不过。

杜振熙心有戚戚,咬了咬唇低声道,“曲大家既然忘不掉,何必勉强自己忘掉?余大将军不介意的事,曲大家何必耿耿于怀呢?”

她不好深劝,但听得出来,曲清蝉要是真的彻底忘情,又怎么会为余文来考虑至此,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看似无情,其实情重。

曲清蝉的笑容有一瞬恍惚,敛去短暂愣怔后即不否认杜振熙的话,也不就此做出解答,早有准备似的从一侧矮桌里摸出一方匣子,推到杜振熙手边,“劳烦七少转交给四爷。请四爷代我还给西臣哥。”

托人办事更没有藏着掖着的道理,曲清蝉边说边打开匣子,将内里装着的一小沓纸张露给杜振熙过目,平心静气的解释道,“这些都是我这三年攒下来的。一部分是我在庆元堂赚来的,一部分是四爷这三年断断续续给我的。

四爷不说我也知道,这些按着四时八节送来的银票,不是四爷补贴我的,是西臣哥委托四爷转交的。上头的票号来自京城。我动用了一些,剩下的银票连我置办下的这些,还请七少尽数转交给四爷。”

杜振熙的目光落在其中一张红契、几张地契上,动容道,“曲大家,这些是……”

曲清蝉微微颔首,仿佛交出这方匣子就能卸下重担似的,一直坐得笔挺的身形刹那松散,再一扬笑,又如往常一般明媚轻快,“都是我自作主张,为西臣哥置办的。”

杜振熙合上盖子,握着匣子静默一瞬,抬头正想开口,就听千柳踩着小跳步回转,咋咋呼呼的凑上前来,奇道,“曲大家、七少,你们猜猜堂子里来了什么人?”

杜振熙一愣,曲清蝉却很捧场,顺势结束话题转而追问起千柳来,“什么人?”

“一个太监!”千柳大感活久见,居然能见着太监逛堂子的一天,“我刚才去找堂子里的妈妈,刚说完奉圣阁想请花娘出场子的事,堂子里的妈妈还来不及高兴呢,庆叔就急匆匆来报,说是有个生脸孔的太监登了庆元堂的门,竟然也是来选花娘出场子的!”

按说定南王府也是能用太监的,但定南王府几代传承,最早带出京的太监不是死翘翘就是归乡荣养了,如今的定南王府可没有太监的影儿。

偏又是直奔三堂九巷这样的烟花地,开口就要挑花娘出场子。

杜振熙心神一凛,也追问道,“庆叔可说了那位太监是哪里的口音?”

“庆叔哪有空细说啊,拉着妈妈就赶紧迎出去了!”千柳卖了下关子,又破功道,“不过我趁着热闹偷偷跟过去看了一眼,那位太监好大的排场,身边还有几个小太监服侍呢!没听见那位领头的太监开口,不过听那些小太监的口音,倒像是北边儿来的!”

八成就是那位余公公了!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到得也太快了点,余文来不是才说跟着他的车队要晚两天才到吗,怎么余文来昨天来,那位余公公今天就到了,直奔庆元堂而来八成没惊动余文来那边,恐怕那位余公公也是私下先进广羊府的。

一个两个,怎么都不带打声招呼的,难道现在京城流行这种不告而来的作风?

杜振熙一边腹诽,一边起身离座,袖起匣子道,“这事我得和四叔说一声,曲大家,我就不多坐了。东西我会转交给四叔。”

至于陆念稚怎么给余文来,余文来肯不肯收,就不是她能打包票的了。

曲清蝉了然,一听那位太监是北边儿口音,就猜和余文来此行有关,也不多留杜振熙,留下千柳收拾茶点,亲自送杜振熙出无名居。

二人还没走到院门口,就听一阵喧哗由远及近,听着竟是冲着无名居而来的。

二人不解对视,拉开院门正见堂子里的妈妈哈着腰撵在后头,身侧坠着庆叔等几个有头脸的龟奴,另有几位堂子里有名的花娘,中间几位走路也惯常弯着腰的,大概就是千柳所说的小太监,当先一人面白无须,神态矜持傲然的袖着手,对身边嘈杂充耳不闻。

这一位,想来就是那位余公公了!

“余公公!余公公!”堂子里的妈妈疾行着开口,满口都是好话,“您挑中的这些个花娘,回头定然按您说的送去您的落脚处。您要多少人都好说,只是这无名居却和庆元堂的其他花娘不同,并不做寻常恩客的生意,平日里只算是挂着庆元堂的牌子,说是暂居此处也是没有丝毫夸大的……”

无名居的靠山可是陆念稚,一有功名二是本地巨贾,何况背后还有定南王府这一层关系。

堂子里的妈妈不想得罪陆念稚,万不敢任人乱闯无名居,却也不敢得罪京里来的大太监,话说得左右逢源,平常行得通打发一两个混不吝的慕名恩客不在话下,今天却不怎么好使了。

间中一个小太监当即唾了一口,眉毛倒竖道,“不做寻常恩客的生意?我们余内相是什么台盘上的人物,和你嘴里那些恩客岂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内相这称呼是漂亮说法,文武百官哪个看得上当太监的,但能称为内相的,就必然是内衙里的总管大太监。

只先打听出余公公姓氏的妈妈一惊,在心里暗暗叫苦,晓得眼前的人越发招惹不起,只得含含糊糊的应声赔罪,再不敢多说旁的话。

庆叔落在后头,瞧见站在曲清蝉身侧的杜振熙先是一愣,随即忙冲杜振熙使了个眼色。

他就是不做暗示,杜振熙也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位余公公好大的派头,竟是听说了曲清蝉的大家之名,就要点曲清蝉出场子,堂子里的妈妈和庆叔只怕没少费心转寰,却架不住余公公的蛮横作派,只得紧跟着“陪”余公公来无名居。

她转头去看曲清蝉,曲清蝉颔首示意无事,大大方方先行行礼道,“妈妈,庆叔。”

“倒是一管好嗓音。不愧是闻名广羊府的曲大家。”余公公这会儿倒屈尊降贵的先张了口,轻佻外露的目光上下晙巡曲清蝉,来回打量几次,末了竟做出副十分满意的颔首状,“有一把好嗓子,又有一张美而不媚的脸,还有一副半熟不熟的好身材,想来等谨郡王见着了,定能满意。”

直奔庆元堂挑花娘,果然是为了落在后头的谨郡王,看来陆念稚所说不假,谨郡王好玩好女色的名头太响亮,连一道南下办差的余公公,一到地头先打点的就是如何讨好谨郡王!

杜振熙脸色一沉,堂子里的妈妈和庆叔等人则是脸色一白,虽还闹不清又冒出个谨郡王是怎么回事,但一听是个郡王,自知更加惹不起,再有什么话也无法再往外吐了。

曲清蝉倒还镇定,这三年她也不是没遇过难缠的恩客,当下再一福礼,依旧轻声道,“不敢当这一句赞。民女无才,不敢应下此请。”

余公公咧着嘴呵呵一笑,似极满意曲清蝉的言行,却半点不将曲清蝉的推拒放在心上,手一扬就道,“把人一并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