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节(1/1)

做戏归做戏,陆念稚代她巡视的七店十一铺的账目有多繁杂,她自己最清楚,原本该她做的陆念稚都代她做了,这一声累,倒全是代她受的。

杜振熙心头一软,僵硬的身子也跟着放松下来,心软过后又有点小得意。

从来只有陆念稚使唤她,没有她使唤陆念稚的。

如今天作契机,倒叫她白白使唤陆念稚干了一回苦力活。

莫名有种占了陆念稚便宜的成就感是怎么回事?

陆念稚是个小气鬼,她也挺不厚道的。

杜振熙偷偷翘嘴角,十分体贴的拉了拉陆念稚的衣襟,将合衣瞌睡的陆念稚包得更严实了些。

就当是回报陆念稚这阵子的辛苦吧,借他靠一下肩膀不亏。

杜振熙挺了挺小腰板,主动调整姿势,让陆念稚枕得更舒服一些。

陆念稚眼睫微动,盖在眼脸下的星目全是笑意,暗道杜振熙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傻小子。

他润物细无声,已经让杜振熙越来越习惯他的亲昵,潜移默化之下,总有他不必再顾忌杜振熙的排斥,不必再止步于小抱小碰的一天。

而那一天,已经近在眼前。

陆念稚肚子里转着坏水,眼脸下的星目也跟着骨碌碌转,算着时辰“醒”过来,身心舒泰地和杜振熙往清和院去。

江氏早听门房禀报过唐加佳的事,让江妈妈装了自家点心做回礼,三人围坐一桌用晚膳时不禁叹道,“看唐七小姐这作派,倒是对小七一片痴心。”

可惜再痴心也没用,她家小七同为女子,就算两家之间没有龌龊,也回应不了唐加佳。

江氏叹得一脸复杂,陆念稚见状亦是心情复杂,如今最不愿见的就是江氏提及杜振熙的亲事终身,笑着岔开话题道,“等去过码头库房,唐家的事就该有个定论了。唐家能设计瓷窑事故不在乎人命,将来是好是歹都不值得再来往。您何必操唐家小姐的心?”

如今按兵不动,不过是因为尚未摸清柳氏的仇恨从何而来,防备起来难免束手束脚。

谁愿意无缘无故的树敌?

尤其是讲究和气生财的商户,总要先弄清楚前因后果。

比起乍然窥破柳氏用心时的意外和疑惑,反倒是莫名其妙的感受多一些。

江氏提起唐加佳并无多少情绪,听陆念稚这样说,也就掠过不再多提。

柳氏亦不再紧盯杜府,用过晚膳留唐加明说话时,意味深长道,“如果一切顺利,明年祭祖时,你这个家主要叩拜上香的,就不单是家里的祠堂了。”

言外之意,只等她踩死杜府大仇得报后,就会开放小佛堂,交待清楚那些无名牌位的来历,也会让子孙正式祭奠。

唐加明心领神会,不动声色的恭声应下,次日起就开始忙起今年十月初一的祭祖来。

杜府同样为着祭祖一派忙碌,大吴氏领着小吴氏并杜晨舞三姐妹,施施然在清和院盘旋不去,请示完祭祖的一应事宜后,就对着江氏哭起杜振益来,“一家写不出两个杜字。小一关在庄子里没个知疼知热的人,这都几个月了也该知错知罚了。

您瞧如今府里到处和和乐乐的,就连晨芭也到了独当一面、出门交际的年纪,不过是去定南王府陪小郡主玩了几回,就叫王妃喜欢得不得了!一样是您的孙子孙女,晨芭如今长脸了,也不好叫小一给您、给府里丢脸不是?”

翻来覆去直说杜振熙整生那天,定南王妃的心腹妈妈如何亲自陪着沈楚其见杜晨芭,又如何夸赞杜晨芭懂事乖巧,没吐露求江氏开恩提前放杜振益回家的半个字,想提前接回杜振益的意思却表露得一清二楚。

大吴氏自以为得了定南王妃青眼,有杜晨芭的面子在,江氏也不好拂杜晨芭亲兄长的脸面。

拿着鸡毛当令箭。

江氏又是厌烦又是好笑,暗想好在她多留了个心眼,没将定南王妃有意参加杜晨舞婚礼的消息透给西府,否则大吴氏还不定怎么登鼻子上脸,到她跟前来翘尾巴呢!

江氏不理会大吴氏,只看向小吴氏,“你是做娘的,当初也是你做主罚的小一,你婆婆的意思可是你的意思?”

小吴氏则是又厌烦又好气。

她狠下心来怒惩杜振益,为的就是狠狠整治杜振益一回,叫他彻底记住教训——西府大少连祭祖都不能参加,那些看菜下碟的人才晓得事情的严重性,往后就没人敢不管不顾的助杜振益为孽了。

偏大吴氏一有东风可借,就抬出定南王妃来,死活吵着闹着要接杜振益回来。

她倒是有心硬顶着,但实在也不想再闹得江氏不快,连累杜府连个好年都过不成。

小吴氏不得不妥协,只想着往后费心多盯着杜振益也就罢了,到底也放不下杜振益在外头长久吃苦,点头倒是点得不见多少勉强。

大吴氏即满意又得意的笑,拿眼角狠狠夹了小吴氏一下,转头对着江氏又是一副讨好委屈的笑脸,“您看做娘的哪有不心疼孩子的?小一知错就能改,您是嫡嫡亲的曾祖母,没有不疼小一的道理。”

又拉着杜晨芭道做起苦情戏来,“想你大哥了吧?你大哥平时最疼你,我知道你也记挂着你大哥。回头等你大哥回来,你再要往定南王府做客,也能叫你大哥护着你陪着你了。”

杜晨芭无语,任由大吴氏拿她做筏子,低着头不作声。

大吴氏嚼着定南王府不放,仿佛江氏不肯,她真就能请动定南王妃让江氏低头似的。

江氏好险掌得住,没有破口大骂大吴氏蠢得不知天高地厚,只念在杜晨芭凭白被推出来的份上,冷眼晾着大吴氏。

大吴氏急了,刚想再开口就见门外人影一晃,顿时舌头打直道,“恩然、小七。你们,你们来啦?”

第123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孝敬定南王府的年礼都打点清楚了?瞧小七这手脸冻的,快坐下缓口气。”大吴氏转瞬挂起的笑容略浮夸,紧着吩咐下人给杜振熙的手炉换新炭,又探着身子问陆念稚,“你二叔和二哥怎么没跟着一道进来?让他们帮你们打点年礼,别是这点小事都做不来,凭白听吩咐还做不好,耽搁的功夫倒比你们还久!”

姿态放得极低,生怕之前瓷窑出事,杜仁拉着杜曲躲在后头没跟着上公堂挺自家人,江氏要是见着人来个秋后算账,她还怎么理直气壮的要求提前接杜振益回来?

两句话就将杜仁的自私怕事杜曲的木纳呆板,塑造成只听东府吩咐的老实顺从。

也就大吴氏会当着儿媳孙女的面,混不吝到不顾杜仁杜曲的体面,陆念稚无心和大吴氏唱和,只据实告知,“每年给各处的年礼都是有老例的,不过是轻重问题,二叔和二哥怎么会做不好。前头王妃特意送了份谢礼给晨芭,二叔就揽了给王府送年礼的差事。二哥这会儿没跟进来,是趁着今天开大库房的便,好将晨舞的嫁妆再仔细过一遍。”

大吴氏闻言笑容轻松了几分,杜晨舞一听嫁妆二字,性子再大方也不禁羞红了脸,告声罪就拉着杜晨柳杜晨芭避开,偷眼看陆念稚的杜晨芭跟着姐姐们移步,心下说不出的黯然。

祖母这样不讲究自家体面,难怪四叔对西府敬而远之,之前认定换个身份就能嫁成四叔的想法,如今越看越是一厢情愿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