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1/1)

这些年江氏不提陆念稚亲事,一是出自私心暗藏愧疚,二是因着陈年旧事又恨又痛,心疼陆念稚。

放任陆念稚随心随意,做他的钻石王老五,要不是因杜振熙想和唐家联姻,引出陆念稚和吴五娘的议亲波折,之前江氏私下和杜振熙说话时,怎会点到即止的叹起“那件事”。

欺上不瞒下,杜晨芭怕是从哪里听见什么口风,才会挖出这件尘封旧事。

除了曲清蝉外,陆念稚还真的没什么韵事可谈。

难怪杜晨芭揪着一块旧帕子,直接安到了“那一位”身上。

杜振熙眼睛睁得更大,愕然道,“你是说,这是苏小姐送给四叔的帕子?”

“原来那一位姓苏……”杜晨芭喉头堵得难受,见杜振熙一副受惊瞪眼的模样又稀奇又好笑,嘴角一翘笑得却比哭还难看,“你用过的东西虽然乱,四叔却好好的收在箱笼里。如果没有特殊意义,这块帕子怎么会混在旧物里,一藏就藏了这么多年……”

她和杜振熙身份不同,江氏会告诉杜振熙家事外事,她却是现在才知道女方姓苏。

她直觉这是定情信物,但这话好说不好听,且当时陆念稚在官学,有座师师母在上,总归攀扯不上私相授受。

“四叔不爱文人执扇那一套,可见苏小姐细心,不送扇套又不好送坠子,就送了好收藏的帕子。”杜晨芭说着话,眼眶隐隐泛红,“都说字如其人,我只看这副针线,都觉得苏小姐必定是个勤俭而文雅的大家闺秀。七哥,四叔心中,是不是也这么想的?”

杜振熙瞪眼瞪得眼角酸,飞快眨了眨眼。

杜晨芭说得好有道理。

原来陆念稚整理旧物“触景生情”,不是突然看她不顺眼,而是思及旧日佳人?

她猜中了开头,却猜错了结尾。

她这算不算,歪打正着?

第81章 怎么会这样

“七哥,你是不是也觉得我说的没错?”杜晨芭见杜振熙面色古怪,只觉心尖刺刺的疼,眼角红意由浅转深,再开口语调几乎支离破碎,“要不是心里还在意,当年四叔怎么会不顾异样的眼光和流言蜚语,坚持要下场科举?

四叔能考取功名,于杜府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官学里上到师长下到同窗,谁不知道四叔和苏家议亲的事?换成谁,出了那样的变故无异于颜面扫地,还有什么心思考试?四叔不仅闭门下场考试,还硬是挣出了举人功名。

我不信里头没有赌气的成分。这么多年四叔都无意娶亲,老大不小才应了长辈的’好意’,吴五娘事发离开后四叔就开始闭门不出,连一向交好的安大爷的邀约都拒绝了,不是因亲事又出波折,而触景生情是什么?

四叔想清理的哪里是你的旧物?那副阴阳怪气的冷脸,哪里是针对你?根本就是留恋多年,怕睹物思情,送走吴五娘也无济于事,又想起了苏小姐!”

她私下找过已经荣养的奶娘,不敢提苏家亲事,只问当年陆念书中举后的杜府盛景,奶娘记忆犹新,直叹大夫人大手笔,要不是谨记身份,分派的赏钱只怕定南王府都要叹为观止。

苏家有才,杜府有财,天作之合的亲事几乎成仇。

大夫人要争一口气,陆念稚何尝不是为了争一口气?

杜晨芭的眼泪险些掉下来,“七哥,四叔心里,其实一直都有苏小姐吧?”

杜振熙张了张嘴,心下苦笑。

原来杜晨芭也觉得陆念稚阴阳怪气啊!

听这番话分析得,怎么这份冷静和理智,就没能用到对陆念稚的感情上?

她知道的比杜晨芭更多。

不见座师拒收苏家贺礼的是大夫人,而陆念稚,却在苏家低调出城时,私下派人送上程仪。

从议亲到被悔婚,陆念稚对座师的态度不曾变过。

世人尤其是文人,对此只会赞扬不会耻笑。

陆念稚守孝时专心打理生意,出孝后彻底弃文从商,首当其冲成就的就是杜府跻身皇商的“壮举”,江氏说,陆念稚入京活动皇商事宜时,曾拜访过座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时过事移,陆念稚此举合情合理,但到底是为情还是为理,江氏无从得知。

如果陆念稚和余文来没断过联系,那么身在京城又是旧日同窗的余文来,是否曾帮陆念稚打探过苏家的事,陆念稚又是否过苏小姐呢?

先有郎才女貌的佳话流传,后有苏小姐馈赠的帕子,陆念稚对苏家亲事,不仅是奉师命而为吧?

苏小姐,应该是陆念稚少年时的初恋吧!

沈楚其有了喜欢的姑娘,杜晨芭暗中苦恋陆念稚。

身边人的感情史简直精彩!

杜振熙汗颜,忙将跑偏的思路拉回来。

陆念稚对苏小姐是否念念不忘,她同样无从得知。

而杜府人丁凋零,她越发珍视血脉亲情,否则杜振益勾结江玉坑她,她岂会高拿轻放,任由杜曲和小吴氏做主罚过就算?

她不愿拿不确定的臆测,敷衍杜晨芭。

杜振熙不语。

沉默有时候就是默认。

杜晨芭的眼泪掉下来,攥着桌角的指尖白得比泪珠还透明,“七哥,没想到四叔这样长情。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你就当最后纵容我一次,陪我再去一次庐隐居,将帕子和那些汗巾,还给四叔吧?”

明明忍不住哭腔,语气却满是自豪。

她喜欢的人深情不忘,令她痛苦也令她与有荣焉。

即便难以忘却的对象不是她,也值得她一腔情思没有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