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1/1)

不走寻常路的江氏,心路历程果然不是她这种凡人能参透的。

杜振熙突然心酸,挥一挥衣袖留下一角碎银当小费,好助江氏早点达成目标。

小摊林立的街口渐渐落在身后。

江氏自称压轴的大人物,陆念稚和杜振熙也不是什么小人物。

二人慢悠悠的往城门走,权当消食,都不急着往奉圣阁去。

杜振熙开口打破饭后安宁,“四叔,您要带我去什么地方?”

如果只是为孝敬江氏,陆念稚绝不会特意点出口,真正要去的地方必是他处。

果不其然,陆念稚答得一脸高深莫测,“带你去一个能展望未来的地方。”

这话神神叨叨,堪比招摇撞骗的神棍派头,杜振熙被噎得顿失好奇心,满脸黑线的不再作声,一路无语的跟陆念稚走向城门。

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杜府和定南王府私交甚好,陆念稚又有举人功名,守城门的官兵态度不知多少好,得陆念稚事先打点后,就轻飘飘一抬手,放二人上了一侧城墙头。

这处不做换防守备用,只做城头兵丁歇脚吃喝用,似乎早就清过场,烈烈晚风中,唯剩二人乍起又止的脚步声。

往里看是满城灯火,往外看是城郊美景。

因着今晚奉圣阁重开,延伸出城外的官道两旁有不少凑热闹的集市、人影,不比城内清静多少。

但也不至于为这个,特意拉她上城墙。

杜振熙正准备表达一下嫌弃和不解,就见陆念稚抬手指向远处,解惑解得干脆利落,语气亦是掷地有声,“小七,你看,从这里往上走是岭南地界,往东走是闽南地界,再往北上走就是江南地界。从这里,还能看得清奉圣阁的灯火。最高的那座主楼阁的顶檐,你可看见了?

奉圣阁重开只是第一步,且只是一小步。保留其内的当铺、慈善堂,是为不破坏老祖宗在世时的经营。钱庄,才是奉圣阁将来的重点营生。明年,杜记钱庄不仅要在奉圣阁重新做大,还要开出广羊府,设立外地分号,开遍岭南、闽南、江南三地。”

如钱庄这般银子支出又大又猛的营生,并非寻常商户能轻易挑战的。

杜振熙闻言却喜大过于惊。

她出生晚,没经历过杜府沉寂落没的时期,一直只知道家里很豪,直到这次经手总账盘查,撸账本才撸到三分之一,就让她头一次震惊且直观、后知后觉的切身认识到——杜府的豪,那是非比寻常的豪。

旁支的零碎生意一收拢,真想要做钱庄,底气和财气都足足的。

而钱庄一旦做起来,真能如陆念稚所说,遍布南省最富庶的三块地界的话,何愁杜府将来不能再将现有的营生越做越大,越做越广?

钱庄所在,就是消息源和货源所在,无形中更有寻常生意难以结下的人脉。

犹如一张大网,兜住的不是黄白物,不单是黄白物。

杜府,能更上一层楼。

谁不愿意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陆念稚所言不虚,脚下这一方城墙,确实能展望未来。

而这未来,太令人心动。

杜振熙袖口灌风,心头亦是鼓胀,星目如缀着漫天辰光,一闪一亮望住陆念稚,“您是想……主营杜记瓷窑,再以钱庄为辅?”

陆念稚眼脸微垂,掩去眸底闪烁,笑而不语。

沉默即是肯定。

单论生意头脑和眼光长远,她要学要做的还有很多,远不及老辣的陆念稚。

他是货真价实的老狐狸,她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和外界评价匹配的小狐狸?

杜振熙踌躇满志,正待表表决心,一张口灌进冷风,顿时一声啊嚏。

登高望远,伪病娇七少,到底身子骨不够结实,叫肆虐城墙风一呼撸,小身板忍不住一抖。

“我说你娇气,何曾说错过?”陆念稚抬眼,戏谑目光一转,勾唇张开双手,挑着眉梢轻笑道,“小七,快到我怀里来。我勉强借你暖一暖。”

厚如城墙的老狐狸脸皮,可看不出半点勉为其难。

跟陆念稚讲求正经和感性什么的,不存在,不存在的。

已然适应陆念稚上一刻正经,下一刻不正经的杜振熙鼻子一皱,抬脚和陆念稚擦身而过,很不雅的翻了个白眼,“四叔,您想让我看的看完了,您想让我知道的,我也听明白了。走吧,该去奉圣阁了。”

陆念稚袖手跟上,偏头逗小侄儿,“小七,真不要我帮你挡风?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刚才指点江山、高大威武的陆念稚,一定是她的幻觉。

杜振熙心情略复杂,表示敬谢不敏。

殊不知二人离去的城头一角,有两双眼睛隐在暗处,一眨一眨亮晶晶。

第38章 南风是什么风

城墙上火把明灭,一角暗处光影变换,吭哧吭哧冒出两枚小豆丁来,杜振晟先帮沈又其拍去裙摆的灰尘,再拍自己身上的,嘴里不忘夸道,“小又,还是你心思灵敏。要不是你认出四叔和七哥的身形,提议躲起来看他们要做什么,哪里能听得到那样的大事!”

他陪沈又其逛灯会买买买,剁完手后沈又其表示要带他涨姿势,看一看幼时她父王常带她来的城墙,瞧一瞧她父王治下的大好城池,这才误打误撞,偷听成壁脚。

本待恶作剧,半道出来吓人,不知不觉竟听得入了神。

一回想起陆念稚描述的伟大蓝图,杜振晟就燃了,小脸满是与有荣焉的豪情。

沈又其却是满脸诡笑,捧着小胖脸隔空喊话,求证道,“你们瞧见没有?陆四叔和熙哥哥感情真好呀!陆四叔还想抱熙哥哥呢!不过熙哥哥拒绝了,这是不是就是欲拒还迎?陆四叔还逗他,这是不是就是打情骂俏?坊间传说的喜好男风,是不是就是他们这样?”

她对着虚空问话,不知道的还当小郡主撞邪了,隐在四处的暗卫狂冒冷汗,暗骂王府文化课教的都是什么鬼,小郡主的成语运用得忒前卫忒歪,只恨不得集体撞邪的是他们,也好借故渎职装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