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美人替身不干了 第66节(1/1)

管事带两人走到另一边:“这里是凝固好的,可以走上去,即使是下雨,也不会对路面造成影响。”

管事提前得了沈郁的信,知道要展示些什么,先让沈郁和商君凛走上去感受了一番,而后命人抬来一桶水,尽数泼到地上。

商君凛牵着沈郁的手,慢慢走在水泥路上,真切感受到了,这种路和之前道路的不同。

“如果是马车在上面行驶,也会少很多颠簸。”

走完一圈,商君凛握着沈郁的手紧了又紧,单凭文字想象和真正看到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的震撼不足后者的十分之一。

仅是一小段路,商君凛已经能预料到,当京城官道全铺上这样的路是什么样子了,不止京城,全大桓都需要铺上这样的道路。

路好走了,通信会更快捷,这对商君凛管理整个大桓来说,作用是巨大的。

沈郁能感受到商君凛的激动,他笑了笑,开口道:“陛下,我庄子上人少,做出这些已经是极限了,水泥的配方我已经给陛下了,陛下可命人先修一条路看看效果。”

“能得阿郁如此相待,朕真的……”商君凛额头抵在沈郁额头上,嗓音低沉,“朕该如何答谢阿郁?”

“陛下不必谢我,这些本就不是我想出来的,能对陛下有用,是陛下的缘分,陛下无需多想。”沈郁拿出这些东西,并不是为了揽功,而是这些东西对大桓有用,对商君凛有用。

两人在管事的带领下,又去看了水泥的制作过程。

水泥制作起来不难,原材料也不是昂贵之物,普及起来不难,看了一圈,商君凛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两人没在庄子上久待,回宫后,商君凛第一时间招来工部尚书,将水泥的制作方法告诉他。

工部尚书看完,声音难掩激动:“这,这物当真实用,不知此物唤何名?”

“水泥,也唤混凝土。”

“混合凝固沙石,除了铺路,应当还有不少其他作用。”工部尚书眼中放光,自商君凛登基,他们工部几乎没出什么大成就,眼下终于有了一个大好的机会,说什么也要好好把握住。

“东西交给你们,能研制出什么东西看你们自己,从皇宫到暗牢那条路正好坏了,你们就拿那练手吧。”

“臣领旨。”

工部尚书带着配方回去,马不停蹄安排人开始做事,当今皇帝看重的是会做实事的人,好不容易有了他们工部大展身手的时机,可不能白白错过。

商君凛圈定的那条路平时走的人就不多,为了方便,工部尚书还是命人将路围了起来,对外说要修路。

那条路本来就坏了,需要重新修很正常,得到消息的人没有多想,只是偶尔要通过那条路的人需要绕绕路。

严铮也听到了这个消息,转头对小厮说:“到底是因我们那条路才坏的,总不能让工部的人白白为我们修路,你去打听打听,他们缺什么便给人送过去。”

深知自家主子性格的小厮应声去办事了。

收起的扇柄抵住下巴,心情颇好的勾了勾唇角,要是运气好,这次说不定能搭上工部的人,若那些人知道白白送给他这么好一个机会,不知道会不会气死。

工部干得热火朝天,工部的人在朝堂上的精神面貌大变,引来不少大臣侧目,有跟工部尚书交情好的上前询问原因,得到的都是“在修路”这个回答。

“修路而已,需要这么激动吗?”这人不解。

“你不懂,”工部尚书眼中满是激情,“等我们修完你就知道了,我们工部终于也要有崛起的一天了!”

问话的人这回是真不懂了,摇着头离开。

将东西给出去后,沈郁就没花什么心思在上面了,前世越王靠这一项谋取暴利,很是攒了些本钱,这次沈郁提前将东西交给商君凛,由朝廷出面,直接堵死了越王的一条财路,也断了沈清然积攒名声的路。

想到这,沈郁心情颇好地弯了弯眉眼。

“阿郁在想什么,这么开心?”商君凛捏着沈郁下巴,将沈郁脑袋转向自己。

“在想大桓定能在陛下的治理下越来越好,那样的话,我就能跟在陛下身后享福啦。”沈郁眼中笑意未散,乌黑眼瞳里像是蕴了万千星辰。

商君凛被那双含笑的眼迷惑,情不自禁靠近:“朕定不负阿郁所托。”

第70章

男人气息越来越近,沈郁没有躲闪,定定看着他。

商君凛低笑一声,吻住沈郁嘴唇,笑声消失在相接的唇畔。

温柔逐渐强势,沈郁气息不稳地往后倒,被有力臂膀托住。

双目微阖,长长睫羽不安地扑闪,像是风雨中摇摇欲坠的蝶。

一吻毕,男人的气息依然停留在唇上,沈郁迷蒙睁开眼,一张放大的眼映入眼帘。

直直撞入漆黑深邃的眸。

温热触感辗转向上,唇角、脸颊、眼睑,每一处都被仔细光顾,凛冽气息盘旋,经久不散。

终于被放开时,沈郁眼中积攒出一层朦胧水汽。

商君凛垂眸看了他一会,低哑道:“朕抱你去榻上。”

说完,不等沈郁反应,就着面对面的姿势,直接将人抱起。

猝不及防双脚腾空,沈郁双臂紧紧搂住男人脖子,思绪也从刚才的回忆中抽离。

“陛下……”

“这次朕可提前和你说了。”商君凛声音里带着餍足的笑意。

沈郁反应了一下才想起来,商君凛说的是之前他说过的话,“做什么之前先告诉他一声”,原来这句话也被商君凛牢牢记在了脑海里。

沈郁垂眸,因为姿势原因,他比商君凛要高出一截,自上而下看着男人,心中泛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酥酥麻麻,带着酸,也带着甜。

他不讨厌这种感觉,任由它在心中蔓延,一点点占满整个心房。

商君凛没有放下他,而是直接抱着他坐到榻上,好生将人安置在自己怀里。

“有时候朕会想,阿郁是不是上天专门派给朕的,”商君凛将头埋在沈郁颈窝里,声音近乎不可闻,“等大桓海晏河清,阿郁会不会被上天收走?”

“陛下想什么呢?”被商君凛一番话直接拉回思绪,沈郁心中好笑,“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得父亲喜欢,除了陛下身边,还能去哪?”

商君凛手臂紧了紧,声音低沉:“阿郁可不能丢下朕,谁也不能从朕身边抢走你。”

沈郁抬手摸了摸男人头顶:“不会的,在陛下身边我过的很好,离开陛下,还有哪里能让我像现在这般活得恣意?”

沈郁说完,自己回想了一下,两辈子加起来,进宫后的这段时间的确是他过得最舒心的日子了,什么事都有商君凛为他考虑,后宫除了他没有别人,宫规在他面前跟摆设一样……

原来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受到了这么多优待。

想到这里,沈郁的目光逐渐柔和下来,商君凛是商君凛,是大桓的帝王,不是越王,也不是其他任何一个人。

“阿郁答应朕了,若是阿郁哪一天不见了,翻天覆地,朕也要将阿郁寻回来。”说着,商君凛在沈郁颈侧留下一串啄吻。

以前,他登上皇位是为了自保,发展大桓是因为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他不愿像先皇一样,为了一己私欲致使天下民不聊生,那样的他和一只被他唾弃的先帝有什么区别?

现在他很庆幸,自己是大桓的帝王,有足够的能力保护沈郁,今后,他会更努力发展壮大这个国家,唯有这样,他的阿郁才能在他的羽翼下活得更肆意。

激动过后,工部尚书开始发愁,研制新事物,是需要投入大量金钱的,户部尚书在这件事上像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两人扯了好几回皮,工部尚书才要到一笔银子。

但这些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

工部尚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眉头紧蹙,思索还有什么法子能从铁公鸡户部尚书那要到一点银子。

“大人还在为银子的事发愁?”下属走进来,见工部尚书愁眉不展,问道。

这种事在工部不是什么秘密,大伙儿都知道,每次尚书大人要做什么新事物,都会有这么一遭。

“是啊,前期是够用了,后面的该怎么办?”工部尚书双眉间皱出深深褶痕。

下属心中跳了跳,想起前两天遇到的人,试探性开口:“巧了,大人,这两天有为自称是严铮的严公子找上属下,说那条路是因他损坏,他很是过意不去,想补偿一二。”

“那路确实是被人为损坏的,可这和那位严公子有什么关系?”工部尚书没被轻易说动。

“大人不妨见一见人再说?属下看那位严公子目光清明,不像是有什么歹心的,当然,属下看人不准,还得大人亲自看看。”下属劝道。

“咋们是为大桓做事的,怎么能让百姓出钱?”工部尚书依然不赞同。

“大人,实不相瞒,是那位公子主动找上属下的,他家小厮一直有在这边走动,那位严公子说,他是从南边过来做生意的,那路是因为他以前的恩怨被挖坏,不让他做点什么他心里也过意不去。”

“你先下去吧,此事再议。”

想来想去,工部尚书还是去问了一些人,确实如那位下属所说,有位叫严铮的公子最近一直在工部走动,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在少数,工部尚书打消了心中一半的疑惑,决定见一见人再说。

如果真的只是单纯为了对毁坏路做出补偿,他也不用再厚着脸皮去找户部尚书扯皮了。

严铮在新买的院子里等了几天,如愿等到工部的人。

那天发生的事不似作伪,双方交谈一番后,对彼此都有了一定了解,事后,工部尚书思来想去,还是进宫了一趟。

“阿郁还记得上回我们在宫外遇到的人吗?”回到玉璋宫,商君凛拉着沈郁坐到秋千上。

天气逐渐暖和起来,午间气温高的时候,沈郁喜欢在外面晒晒太阳,最受他青睐的便是商君凛让人给他做的秋千。

拿本书坐在上面,不需要宫人在后面推,秋千轻轻晃动,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如同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在青年身上跳动。

有商君凛在,沈郁坐在上面更放松,一半身体靠在男人身上,扒拉了一下记忆,道:“严铮?”

“是他,他最近找上了工部的人。”商君凛握住沈郁修长的手指,放到唇边轻轻咬了一口。

“他找工部做什么?”沈郁不解。

“说是为了对那条因他而坏的路做出赔偿。”说起这个人,商君凛语气颇有些漫不经心。

沈郁:“工部很缺钱么?”

商君凛:“不愧是阿郁,一下就抓住了重点。”

沈郁轻笑:“如果不是缺钱,工部尚书也不会知道有这么个人。”

“阿郁说的不错,工部尚书最近为了银子上朝下朝都在跟户部的人扯皮,”说到这件事,商君凛也有些头疼,“户部掌管国库,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向来不太对付,每次工部要做什么,他们都得闹一闹。”

“如果要研制出新事物,确实需要一笔不小的开销。”这点沈郁很清楚。

“朕本来打算直接从私库拨一笔银子给他……”

“陛下不可,”不等商君凛说完,沈郁打断他,“有一就有二,陛下总不能一直拿自己的私库养着工部,我倒觉得,可以答应严铮的资助。”

商君凛停下把玩沈郁手指的动作:“怎么说?”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水泥到时候肯定要用到百姓身上去的,严铮主动提出要赔偿,不如改赔偿为赞助,等将来水泥投入使用,我们可以对外宣称这是严铮名下产业赞助的,工部有了研究用的银子,严铮也名声也打出去了,可以说是互惠互利。”

这个法子还是沈郁从那本书上看到的,沈清然穿越前的世界,商业发达,有很多行商者以这种方式为自己的商品打响名声,知道的人多了,买家自然不会少。

“赞助?这个说法不错,大桓不禁商,通过这种方法,还能一道整治一下大桓的商人,阿郁真是奇思妙想。”

沈郁回忆了一下那本书里说的,继续道:“商人们最不缺的就是钱,可为商者不得入朝为官,如果有一项专门的荣誉给他们,想必他们会很愿意用一些钱财来换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