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8)(1/1)

所谓的透视画法正是出自佰画,如今的佰画已经随着身份户籍的登记走遍了大明南北,这种栩栩如生的绘画方法自其出现开始便吸引了一大批画师去学习和模仿,尤其是在宫廷画师们跟着学习了之后,更是有无数人试图破解它的奥秘。

佰画说白了就是光和影的魔术,当意识到阴影存在的那刻,仪器就已经不再重要了。如今大明早已有一批人从小黑屋中走出,能够徒手画出和佰画相似的画作,朱橚也是其中的一员,不过术业有专攻,他在绘画植物上可谓栩栩如生,在别的方面就略逊一筹了。

不过请人将病症画下来还是他大侄子提出的,太子殿下笑眯眯得表示,各地语言不同,形容病症的用词也有不同,光是在华夏隔了一条黄河长江就有不同的说法,但疾病就是疾病,文字上变化再多,表现还是没多大差异的,只要将其画下展示,就算语言不通应该也能让人明白他的意思。

朱橚给自己的侄子点了个大大的赞,然后集了一堆的疑难杂症,雄心勃勃得上了船。

顺带一提,考虑到这艘船是往南边走的,而且他们的目的还是去寻找澳洲,太子殿下十分有先见之明得让人制作了一批纱帐和纱窗让他们带上。

不管是朱棣还是朱橚都没有想到,当他们被海浪和暴风带偏了航向,在漫长的航行之后终于登上一座岛屿,并且和一群赤裸着身体插着羽毛的当地土著进行接触的时候,不是靠丝绸,也不是靠瓷器,而是因为这些蚊帐获得了最初的友善。

第173章

在后世的记载中,燕王兄弟的这次出行被定义为了亚欧大陆和美洲板块命中注定的初次相见。

谁也不知道这艘搭载着大明最尖端火器的远洋船只究竟是怎么完好无损得跨越广袤的太平洋,又是怎么在纯风力的情况下抵达到位于中美洲的古墨西哥,他们只能根据文献记载推断,朱棣的船只是被秋季海洋上的飓风吹偏了航道,为了躲避□□的洋流,他们驶入了相对平缓的北赤道逆流区域,并且借由这股逆流的流速,以最近的直线距离传奇版抵达了中美洲,并成功登陆。

为什么说传奇呢?因为比起大部成因是海上季风因素,故而拥有宽广过度带的各大洋流,赤道逆流的起因完全是因为它的两个邻居都是从东向西流动,以至于太平洋西边的水比东边高,所以产生了因水位差而形成的补偿流。

这种补偿流的宽幅仅有2个纬度,也就是222公里宽,但这从南京出发能够直线抵达的直线距离放在海平面上着实不算什么。

尤其是这条窄窄的逆流还夹在两条流速更快也更强的反方向洋流之间,大明的船队究竟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中,在没有雷达和卫星定位的情况下走向了正确的方向抵达美洲大陆这件事着实过于离奇,以至于让后人纷纷yy大明是不是发明了极高的牵星术,才能在海上判定位置。

但事实上他们只是跟着雨带在行走而已。

大明的每艘船只在出行前都会根据船员数量、目的地远近尽可能得做好完全的准备,而胜利号上有两位亲王,前往的又是不知道在何方的陌生大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这艘名副其实的海上巨轮上,就连物资的储备也是最顶级的。

这艘在十四世纪的海洋上当之无愧的海上巨轮上甚至有着一个完整的生态圈,从种植到人畜排泄物的再利用都有相对应的处理手段,船上甚至有个小型的动植物养殖场,让船员即便在航行之中也能吃到新鲜食物。

从食物的角度而言,无论是北方的麦粟还是南方的水稻都有配备、腌菜、风干炮制后可以食用很久的肉干都带了很多,为了船员的心情,船上甚至还配备了数量不少的甜渍产品,这样的配置下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有粮食危机发生。

而且如果实在有必要的话船上还配备了各种渔具。

但这些食物中最受欢迎的却是这些年新推出的罐头食品。

在大明铁器冶炼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的时候,铁器铸造技术的出现令密封的罐头食品成为了可能,机智的大明工匠采用了两个罐头相互挤压叠加的方法完成封口,又用封闭效果极佳的食用油作为隔绝氧气的原材料,无论是鱼类还是肉类都能长时间保存,且开盖即食。

而换上糖水为原材料后,还能储存新鲜的水果。

唔,其实木白一直怀疑大明的王爷们往外走是不是为了领取这些罐头食品的缘故,受制于铁器的产量,这些罐头食品只供给了军需,而且主要还是北部军区,而如今大明四海升平,就算是诸多藩王都有镇守边关的职责,也不是想吃就能吃的,反倒是出航时候,为了照顾船员的身体需要,每次都能领走一大批罐头食品。

咳咳,扯远了。

事实上在远洋航行中,最危险的反而不是食物,而是淡水。

虽然在出航前船上装载了大量的水和酒液,但谁也不知道海上航行需要多少时间,就算可以使用煮海水的方法获取淡水,对于船上搭载的燃料也是一大考验。

所以在发现自己迷失方向之后,已经有了丰富出海经验的朱棣在第一时间让船队有意识得向雨带靠近。

恰巧,赤道逆流所在的范围正是这样一个高温多降雨的雨带。

是的,事情的真相就是这么的不浪漫,至于木白为什么知道

因为这一过程就写在了失踪整整两年半,一不当心就千古留名的燕王殿下奏折上。

两个弟弟一撒出去就放手没,担忧弟弟出事和闹心其余几个弟弟纷纷表示要去找四哥和五哥的烦躁让朱标在这两年内已经狂暴化好几次了,好不容易弟弟平安回来,当哥哥的还没来得及和弟弟们联络感情,就听闻几个弟弟们表示他们对那个有着各种奇怪物产还有充沛黄金的新国家很好奇想一起去探索,朱标顿时就怒了。

作为家里说一不二的老大哥,在镇压闹心的弟弟的方面他也是专业的,朱标使用了大家长万能技能写作业。

嗯如果让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弟弟们写详细的情况说明也算是作业的话。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打动兄长,朱棣和朱橚两兄弟将自己这两年的行程写得非常详细,奏折也是加页加页再加页,最后交上来了好几叠。

其内容之丰富,前因后果和过程之激荡刺激堪比话本,事实上木白就是将这奏书当做小说来看的。

两兄弟交上来的文本各有侧重,朱棣偏向于过程的刺激和利益交换的益弊,而朱橚交上来的则是一本百草全书。

在大明时候就对各种草药和植物感兴趣的朱橚在抵达新大陆之后简直乐疯了,明明双方语言不通,沟通不畅,他却靠着自己强大的理解能力和意志力和原住民完成了心的交流,并且在离开时获了一大堆对方真心实意送出的礼物,植物动物都有,在朱棣送出了代表大明友谊的几头肉猪之后,还换来了他们那儿的一种养在水里的猪。

据说这种猪性格十分温顺,肉质也相当不错,而且雌性比雄性体型更大、更肥美,也没什么膻味,最重要的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各种草料,十分好养活,他五叔已经在奏折上建议在南方区域试着饲养其为肉食了。

不过木白对这个倒是没多大兴趣,他在意的是在五叔游记中提到的一种粮食。

长于地下,皮色朱红,心脆多汁这个描述让他想到了一种很重要的粮食作物番薯。

而正是这个农作物,让木白确认他的叔叔们一个拐弯,拐去了美洲大陆。

美洲大陆,即便是木白这个被封锁了大部分科技树的人都知道那对于华夏来说是个多重要的地方,那简直就是华夏大地乃至于世界的一块巨大补丁,如果没有发现美洲大陆,如今世界上的人口起码要少掉三分之一。

木白在现代餐桌上接触过的食材中,有三分之一便是出自于美洲。

无论是在粮食、和牲畜饲料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番薯和玉米,还是在油料产业中地位优越的葵花籽和花生,亦或者是调味品中的王者番茄和辣椒都是现代人生活中绝对离不开的存在。

优质的粮食作物对于一个王朝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红薯又称救命薯,其饱腹感强,耐贫瘠、干旱、粗放作业都能种活,只要有一点点肥料就能长得很好,也不挑种植区域,稻田旁、山地间,甚至是房屋的前后没事都能种上几棵。

除了粮食作用外,番薯本身还有很不错的糖分,在带来更好口感治愈也是极佳的酿酒材料,其茎秆和叶又是优质的绿饲,这样的一种从上到下都能被消化利用的农作物可以有效占据大明如今粮食产业上的空白,给粮食安全打上补丁,如此即便是有些什么大灾小灾的,民众的自救能力又能上一个大台阶。

至于饲料之王的玉米、调味料之神的辣椒、油料之冠的葵花籽、大豆,这些哪个不让穿越者流口水哟!!

比起这些,报道上的当地产金这个都不算什么了。

金子是不可再生的,这些农作物才是无穷无尽可再生的软黄金。

想到这里,木白就有些坐不住了,他将奏折一合,兴致勃勃得向老爹宣告了自己下午要翘班的计划,四叔和五叔去了那么久,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儿子去探望一下他们。

话音未落,朱标犀利的眼神立刻递了过来,对上儿子兴致勃勃的眼神,他似笑非笑道:太子难道是忘记了,依大明律,归国者需隔离,外人不可探视?

木白木白还真忘了。

不过没关系,四叔五叔随时可以见,那些新奇玩意却不能,木白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拥有后世眼光的人必须先帮忙过一下筛子,得像历史上一样发生那种番茄、辣椒被当做有毒的观赏品没人敢吃的乌龙情况发生,那多可惜啊!

万一还有什么宝贝也这样蒙尘可就不好了。

见儿子摩拳擦掌,朱标露出了几分无奈,他搁下笔表示你既然要去就顺便照应一下被两个弟弟一起带回来的番邦使者,等对方的隔离期满了之后教导一下对方语言和礼仪,好歹是完全陌生的大陆,对方的物产又如此丰富,看在黄金的面子上也要搞好关系,到时候这种载入史册的事情一定不能出现瑕疵。

就算史官能用春秋笔法也不行,这是颜面问题。

再一次被老爹剥削了的木小白蔫蔫走出武英殿殿门,转个身他就神抖擞了起来,哎嘿,教导外邦使者他们的文字和礼仪算是长期任务吧?太好了,他正好想要光明正大得翘班呢!

木白立刻美滋滋得出了宫去围观叔叔们的获了,不得不说那片异大陆的人当真是友善大方极了,胜利号卸下的货物堆成了一座小山,光动物就有不下四十多头,木白抵达时候正好船夫在卸一只装在笼子里的老虎,那金色皮毛但体型比起木白家养的虎子小上许多的老虎正对力士们不停咆哮。

唔,等等,这个究竟是老虎还是豹子?脸看着像是老虎,但花纹又像是豹子,好奇怪的动物,啊,视线对上了。

就在木白的注视下,那只凶巴巴的猫科动物似乎呆了呆,它张张嘴,似乎想要再发出一声嚎叫,但片刻后又停住了,迟疑片刻后它坐了下来,两爪端正放在面前,金灿灿的眼睛透着身为顶级猎食者凶狠又暴烈的光,毛茸茸的尾巴顿了又顿,矜持又骄傲得摇晃了一下、两下,很快就像是适应了这个节奏一般,欢快得晃荡了起来。

唔?

木白正纳闷于这只猫对他的友好态度,就听背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它好好看!阿兄,这也是皇叔带回来的吗?我们能养吗?

木白缓缓回头,就见他已经长成半大青年的弟弟两眼发光,完全黏在了这只大猫身上。

木白正纳闷于这只猫对他的友好态度,就听背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它好好看!阿兄,这也是皇叔带回来的吗?我们能养吗?

木白缓缓回头,就见他已经长成半大青年的弟弟两眼发光,完全黏在了这只大猫身上,啊,这熟悉的目光

他没有迟疑,很快点了点头:是皇叔带回来的,不过能不能养你得问问皇叔,还有,这应当不是个好伺候的。

虽然这么说,木白已经揣起了袖子想好该怎么说服他家皇叔分一只猫给他了,不,别误会,他才不是因为弟弟久违的星星眼心软呢,主要是随着弟弟年纪变大小金库也飞速饱满,现在不需要兄长接济的木文已经可以自己负担家里大小动物的开销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不用再在木白这儿打零工了。

从小养到大的优质劳动力,没了也怪不习惯的,而且当他在工作,弟弟却呆在王府里玩耍,这合理吗?

不管别人觉得合理不合理,木白反正是觉得不合理的,他视线飞快扫了几下,根据对兄弟的了解一个个扫过装载了各种动物的箱子,很快,他就对弟弟需要打多久的零工又要安排什么样的工作心中有数了。

作者有话要说:沿途颠簸非常不爽的大猫:吼

突然感觉到危险气息的大猫:嗷?

在危险气息中靠着小动物的第六感嗅到了饭票气息的大猫:喵~

嗯但是木小白是犬派,终究是错付了呀猫猫。

小文:不,没有错付,崽崽,你还有我!!

第174章

大明国都应天府是一块人杰地灵之地。

而被刘伯温点为王城的王城更是四面环山易守难攻,风水大吉。

其玄武位有长江流转而过,朱雀位有广阔平原可供其栖息,东邻山脉,正是青龙盘踞之地,西为清凉山丘陵,适宜虎卧,东南西北四圣兽相镇相守,勾勒出了完美的风水大境。

这样的好风水自然滋养出了万千生灵。

就在王城东北向,有一座已经有了千余年历史的修养胜地,名曰汤山。

华夏境内天然浅根性温泉并不多,其中温泉水含有疗养之效的更少,而位于王城附近的更是只有两处。

一处是西安的的华清池,另一处就是这汤山温泉了。

既然毗邻皇都,那么汤山温泉自然也被划定为了皇家修养之所,但洪武帝担心自己的后代会像是元朝的纨绔贵族一样走起奢靡之风,所以以身作则,在享受一道极为克制,他只是划定了部分区域作为皇室专用,剩余的便开放给了大众。

于是在皇室的默许和民众的需求之下,汤山温泉如今已经成为了应天府人冬日里的首要去处。

这里除了是人的乐园外,也是动物的。

应天府是丘陵地带,多山多林的环境让这儿成了猕猴们的栖息地,而对于猕猴来说,冬天泡温泉也是它们很重要的放松以及娱乐手段。在长久和人类接触和上演着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互相了解的过程中,它们和当地人取得了无言的默契,人类将一些较为偏僻又狭小的温泉池子让给了它们,而猕猴则要保证自己不会打扰到人类。

不过这些天,汤山上的猴子很恼怒,因为它们的地盘中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这群家伙长得奇形怪状的,头大,颈短,小圆耳朵大鼻子小短腿,看上去圆润粗苯,行动速度也不快,甚至有些笨拙,就算是猕猴中最见多识广的首领也没见过这群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