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2)(1/1)

木文简直是生气极了,他觉得这些大臣简直就是无理取闹,作为臣子他们不忙着去赈灾减损,就盯着他那一亩三分地干啥。

他养些宠物招惹谁了?帮他买单的大哥都没说啥,这些文臣凭什么叽叽歪歪,愤怒的木小文当即表示要公开怼回去,拒绝哥哥帮忙,反污名化从自己做起,于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幕就这么发生了。

年少的小皇孙在奉天殿大堂内引经据典表示养宠物特别正常,古时候的皇帝还养会飞的神兽呢!他这个已经是低配版了。

而且他养宠物来源合法、过程透明,入和支出也完全在标准线内。为了养只老虎他从小就给父亲和爷爷打工,未来还要给他哥打工,他完全是用劳动力换取入,有什么错?

皇三孙在大庭广众之下挺着胸脯,非常振振有词:孤的宠物每一口食粮都是孤自己赚回来的,凭什么不能养?

最后,他还放了个地图炮:对了,孤的财产入和支出都有明确流水,只是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啊,别盘算到最后,自己却犯了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啊。

朝堂中不少人在听到这句话后顿时都心里一紧,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什么,我们还有这个罪,而是发动头脑风暴盘算这个名词的含义,最后,众人都有了不好的预感,齐齐看向了洪武帝。

哇靠,这个罪名也太鸡贼了吧?这不就是明摆着说家里头的小钱钱没办法证明入来源的就算违法?

那打击面可真是太广了,卑鄙如斯啊!!

和他们反应不同的是,当事人洪武帝微微歪头,只觉得眼前一亮,仿佛被点亮了灵感之光。

第148章

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的固有形象设计得比较到位的缘故,在小小皇孙突然爆出这个闻所未闻的词汇时,臣子们完全没有怀疑这只是小小皇孙乱说的,还以为这是老朱家内部在商量时候被小少年听了去。

当下,所有臣子都顾不得小孩那点养宠的一二三事了,对皇孙挑刺那是维系感情的一种手段(?)简称相爱,但是帝王要是推出这个顾名思义就觉得很可怕的罪名,那就是相杀了。

陛下,小虐怡情,大虐伤身啊!

这下压根没有人再去管木小文的养宠之事,全都转去围攻洪武帝了。

朱元璋其实也不知道这个罪是个什么玩意,但作为家里的大家长,洪武帝有他的尊严,可不能表现出对孙子的话一无所知,一脸沉稳淡定的爷爷在群臣的围攻之中面不改色,甚至还在心里盘算琢磨开了这罪名的妙处。

在大明目前并没有这样的罪目,但在实操上,却是有类似的操作。

而且大明比现代更有优势,在这年头当官的家里都不允许经商,所以入来源可谓一目了然,无非就是发下的禄米以及田地产出,一旦进行查验,这些数据都能进行调算,有什么差额分分钟就能查出来。

但发现异常不能说你这就是贪污所得,可能是祖宗遗产,也有可能是意外之财,总之没有明确的受贿证据就不能作为贪污的赃款。

呃,当然,这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但在朱元璋手下实际的操作压根不会那么细致,在大明,贪污一点和贪污很多的区别也就是死法不同,就最终结果而言大差不差。

不过有些事还是需要有个形式主义的,在众人的注目礼中,洪武帝摸了摸下巴:嗯既然你们知道了那就去起草下吧。

官员:!!!!

于是,木小文靠着一己之力,第一次被弹劾就创下了用一句话掀起了为期三个月的朝议的光荣成绩,然后悄然退场。

此后也不是没人想去戳一下这点,但每次皇三子应对时总能给朝臣找点麻烦,最后谁也不敢招惹他了。

至今,大家都不知道木文小嘴里那一句句叭叭的词是从哪儿来的,有些还是一套套的明显是刻意创造出的组合词汇,偏偏用起来就是感觉很对味,这感觉就和《三国》里头的一些四字词汇一样,短小炼,还挺好用的。

关于这件事

曾经仗着孩子小就随便乱说话的木白深藏功与名,只能说小朋友的学习和理解能力都是非常强悍的,注重幼儿教育,从小抓起。

而现在,大明皇宫内住着的如同木小文一样被皇太子荼毒过的小少年足有二十个。

这谁受得住?没见正牌的太子太傅都包袱款款跑去修书了吗?

好吧,既然小伙伴们不给面子那就只能用老办法解决了。

众人互看一眼,神情极其严肃,木白忧郁地叹了口气,缓缓摸出了一个杯子倒扣在桌上:老规矩,一招定胜负。

等等!哈拉提举着手一脸正直,阿土不在怎么办?我可以帮他投名吗?

学子们情不自禁地扭头看他,眼神中带着浓浓的敬畏,哎呀,哈拉提,看你是个浓眉大眼的,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啊!

不过这些人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一个个都表示哈拉提说得有道理,兄弟们虽然没来这儿,但我们必须要给他们家的温暖,怎么可以忘了他们呢,遂争先恐后地写上了没来的小伙伴的名字,将死道友不死贫道神发挥到了极致。

但俗话说,该来的逃不掉,木白抓出了一个小球,解开一看,顿时就笑了。他晃了晃小纸片,向众人展示了下上头的名字,正是才从朝鲜国归来的蹇瑢。

宜之,那便拜托你了。

蹇瑢见纸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倒是十分淡定,只是微微一挑眉,面上无喜无悲,就像是一个陪着不肖子孙玩耍的老父亲一样充满了包容,随即,他向着木白的方向躬身行礼:臣必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

不用辣么客气啦!木白笑嘻嘻地冲他摆手,亲昵地说,我自是相信宜之的能力哒!

然后,他表情一变,充满恶意地看向了松了口气的众人:那接下来我们来定一下少詹事、府丞、主簿、录事、舍人的名额叭!

众人齐齐一默,片刻后,一人颤巍巍发声:殿下,敢问名额分别是几人?

不多不多木白笑眯眯:少詹事2人、府丞2人、主簿1人、录事2人、舍人2人。

那把所有到场的人都填进去都不够!这哪是抓阄,明明就是通吃啊!

故意的,太子就是存心说得不清不楚的,一定是故意的!

是故意的又怎样?木白敲敲手指,露出了一个满怀嫉妒羡慕的眼神,既然你们天天在外面浪,那就休要怪我心狠手辣啦!

来,快抓一把,什么官职就看你们自己运气了哦。

有人试图抵死挣扎一下,艰难地开口:殿下,抓阄此举,是不是略儿戏了?

若是在陌生人之间当然是儿戏。年轻的皇太子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但我们之间只能说是情趣啦!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他笑嘻嘻道:你们有什么能耐我还能不清楚吗?

言下之意很明显,正因为彼此间足够了解,对于将对方放在哪个位子上才毫无所谓。

众人都生出了几分感动,是的,正因为相交于少年,一路结伴,也不曾断了联系,他们对彼此之间的变化和成长最是熟悉,但要说最了解他们的是谁,那唯有木白。

香杉书客们来来去去,总凑不满一个圆满,但无论何时相聚,饭桌上总有太子。

从最早大家经济拮据时的路边小摊,到如今大明应天府最上等酒店的包厢,风风雨雨从不曾变。

这个少年就像是他们的锚点,也像是港口竖立的灯塔,一直就在他们的前方。

还没等众人感动完,木白便一推桌布,将空了的盘子往边上一推,然后打开了放在地上的一个小竹篮,在小伙伴们渐渐凝滞下来的目光中将奏折一本一本翻了出来。

好了,饭吃完了,感情也联络完了,是时候该帮可怜的小太子解决一下作业了吧?

见众人表情都有些一言难尽,木白顿时挑眉,想什么呢,这个名为太子詹事府的存在只不过是一个跳板,为了将来搭建问政制度建造起来的模型。

说到底这就是个微缩的小朝堂,各位挂着的虽然是太子助理的职衔,实际上干的都是谋臣的活。

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公平但是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公平可言,如果要说公平的话,他那么年轻,同龄的皇叔们都在外头浪,自己却整天都在处理朝政,这难道就公平了吗?

他家爷爷和父亲把工作丢给他时候问过他的意见吗?没有!他们只看到自己,甚至还会因为他提建议而抱怨他给家里增加了工作量,简直没有心!

想到这儿,木白的表情就微微狰狞,他在一整盒的奏折山中挑出了一封,啪的摊开,目露凶光: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这个,倭国南朝王正式向北朝投降,将三神器归还,北朝上书奏请发下金印改立北朝王为倭王。各位来说说自己的意见吧!

室内安静了一瞬,很快便如水入油锅一般炸开了。已经见怪不怪的王景弘悄然进入,将一片狼藉的餐桌拾干净,又给人备好了文房笔墨,才悄然退出,随后在门口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立着,即便内侧传来各种诡异的动静都权当自己看不见,听不见。

叽里呱啦叽里呱啦嗯,听不见。

乒乒乓乓这个也听不见。

好你个xxxx的,你去那儿转了圈就了不得了是吧,我同你说我xxxx这个也必须听不见。

王景弘轻轻叹了口气,安抚了下第一次跟着出来当值的小内侍,十分淡定地守着大门。待到日暮西垂,里头争吵声稍歇,他这才轻轻叩门,提醒里头的人宫门要落锁了。

大明皇宫的宫门每天定时下锁,只有皇帝的圣旨才能重新开门。如果没有赶在落锁以前赶回宫去,那太子殿下就要在外头住宿,届时一定会被每天都要来找儿子谈心的皇帝陛下抓个正着。

那时不了又是一场关于是不是工作量太少的争吵。

哎,这事不是他王景弘偏心啊,他是真的觉得太子殿下如今的工作量的确已经足够多了,没见太子殿下每天忙完公务后倒头就睡,都顾不上去宠幸太子妃了吗?

可怜太子和太子妃分明是年少夫妻,如今二人关系却很是冷淡,倒也不是说就相敬如宾了,但王景弘当真觉得这二人之间不像是夫妻,反倒是像父女。

这他也不是不能理解,太子妃虽天资聪慧,但在入宫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和人沟通交流,全靠太子在其中翻译,宫务一事就更不提了,全是皇后教给太子,太子再传授给自己媳妇的。

这手把手教导的事太子殿下十分熟练,毕竟皇宫内的小皇子小皇孙有许多都是这么过来的,太子可能也习惯了。

但太子妃天哪,他虽然没资格这么说,但为什么别人家的丈夫教导妻子是瓜瓞绵绵,他们家的太子教太子妃则是严师出高徒?

太子授课时候的态度别提多严谨认真了,而其中还带着几丝慈爱,那模样语气说是在教老婆,不如说是教闺女!

这可怎生是好,因为知道些不为人知的消息,王景弘是坚定地支持太子殿下找人分担工作的。

至于里面那些人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支结缘于微末之时一路走来的竹林之交将成为太子殿下的班底,在太子登基后也会是最有力的基石。

少年时的友谊最为纯粹,正因为重视这点,王景弘每次都在太子殿下会友时都尽量为其创造最好的条件。

哎,咱家可真是操碎了心。

已经准备好回宫事宜,上来禀报的马和在经过这个愁眉不展的内侍身边时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实在搞不懂这杞人忧天的心态是怎么回事,他越过对方身边,靠过去敲了敲门:殿下,我是马和,车舆已经备好

马和啊,你来得正好!包厢的大门被突然推开,未来得及手的青年被一把拽了进去,你们都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不就有一个?

马和来自云南,弓马娴熟,还会多种语言,了解大明的风土人情,又是我身边的人,身份、才华无一不缺。

年轻的太子殿下拍了下这个从前为他牵马,现在掌管太子出入车舆的青年,笑道:年龄也刚好,也是时候历练一下啦。

一直沉默的青年猛一抬头,一双黑眸中写着不敢置信,然后他对上了一双明亮得像是星星一样的眼眸:你可得好好干,别给咱云南丢脸啊。

以罪民之身入京,为了换回父亲完整尸骨而卖身赎罪,从来都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好设想的青年深深吸了口气,叩首而跪:马和必不辱使命。

你都不知道太子要你干什么你就不辱使命!同为云南人的哈拉提一脸惨不忍睹,小子,太子是让你跟随下东洋的船只,去日本将咱们大明之前被掳走的民众接回来,你知道这是多麻烦的事嘛?

将被掳走的民众接回来?

马和有些讶异地看向木白,青年微微一笑:此前孤便屡次同日本方说过此事,但他们总是借口南北分离无法操作,现在也算是终于等到他们统一了。

既然有了可以说话的人,那么之前欠咱们的也是时候该还回来了。

第149章

日本国,刚刚从混乱走向统一的经历并没有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生活。

经历了战火,终于迎来了统一的日本人民发现,平顺的生活并未随着统一到来。

国家的统一直接使得许多以战争为职业的人们流离失所,这些从硝烟中走出来的武士手里还举着武士刀,却失去了效忠的对象。

他们在大街小巷上四处游荡,随即他们悲伤又茫然地发现,往日人群中投来的眼神中的敬佩变成了厌恶,昔日的崇敬也转为了鄙夷。

这些人的灵魂还留在和北方政权的敌对状态中,却发现原本站在他们背后的民众已经在称呼对方陛下了。

于是,他们只能想方设法地通过作乱来发泄其无处倾泻的体力和被抛弃的怨气。

日本国的治安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差的阶段。

有部分武士挥刀砍向了民众,也有部分武士走上了甲板,他们的决定是继续走之前的道路,即便他们效忠的对象已经不在了,但他们坚信只要自己打下了这片天下,局势并不是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