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5)(1/1)

按照中国的航海文明要说没人发现澳大利亚我觉得不太可能,估计是觉得这地方没必要留下来,修好船就走了吧。

所以澳大利亚一直到蒸汽机发动机时代才被发现,因为那时候人类可以抵抗洋流了。

咳咳。

澳大利亚名为羊背上的国家,又名为矿车上的国家,所以

看到木小白闪闪发光的眼睛了吗?

第141章

其实,关于南方的那块土地,除了其丰富的矿藏外还有一个令人羡慕和向往的点。

由于环境温暖,日照时间充足,那边的植物生长速度相当快,而且据说当地生物活动速度相当缓慢,性格也较为温顺,几乎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因此生活物资来源便捷,环境安全,对比华夏大部分的地方都可谓是天堂。

不过那处也有个缺点,那个地方虽然四面环海,但迎风面有高山,内陆面积广袤,海风和云雨带来的水汽很难进入内地,因此中间区域有很大一块干旱区。

在降水不充裕的地方即便有河流灌溉也不利于种植,所以此处只适合种植生长期对水分要求不高的耐旱作物,譬如麦、黍、粟之类的,当然,喜光耐旱的棉花也非常适合。

洪武帝摸了摸鼻子,看着孙子八字还没一撇就已经盘算好怎么利用的清单很有些无语,更让他无语的是孙子接下来的话。

皇长孙曰:许是因为生活环境颇为安逸的缘故,也可能是当地物资匮乏,所以原住民毫无神追求,吃饱了就跳跳舞生生娃,就连和别的部落打架也是随便捡个地上的矿石划拉几下,可以说非常的没有神追求。

皇太孙觉得,这样的人生太堕落也太没有追求了,作为神文明和文化极其丰富的大明他们有义务往那边播撒一下文明的火种,输出一下他么的文化和孔孟之学。

至于学吗,当然是对方的矿产了。

当然,作为礼仪之邦,大明肯定是不会做出那种看中了就抢的事情,以物换物还是用香料瓷器都可以,反正他们有钱。

不过唯一的问题是,那个地方的风信比较奇怪,虽然和大明就隔着一串岛屿,但那儿的风吹拂的方向和海水流动的方向都是从南到北,这也导致位于北面,又早早开启海洋步伐的华夏一直无法发现那个地方。

但幸好老天庇佑大明,让他们遇到了在前宋时一路迷航到那,并且历经几代努力终于回归故土的前宋移民,这帮助他们获得了前往那个地区的方向。

虽然风、水都有困难,但海上行驶只要能够确定前进的方向,这些都不成问题,大不了就是绕点路,或者靠人力划拉过去。

已经尝过从日本采购银矿甜头的洪武帝在看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几乎都没犹豫,立刻召都司和工部商讨,片刻后,一脸茫然的市舶司以及会同馆掌印也被叫进宫,片刻后,众人匆匆而出,表情皆都透出了兴奋,出宫后他们都通过各自的渠道去打听关于南方那处陆地的讯息。

起初,诸多商人纷纷表示对那儿没有印象,但是南边的确有块去不了的地方没错,船到了那儿就会打转,因此他们之前都认为那是恶魔之地。

但在提到沙漠,行动缓慢的动物,以及一种有着粗尾巴爱好拳击的动物后才有人恍然表示自己没去过那块土地,但是在和大食的商船上擦身而过时,他们曾经看到有类似的动物被装在以黄金做成的笼子里。

而当时的大食船的确是从东方而来。

官员立刻将这一信息递交给了洪武帝,并且欣喜表示虽然没有找到过登岛之人,但有类似动物起码证明了那儿确实存在此前不知晓的岛屿,据说那动物攻击性虽强但体格健硕,说不定可以驯养成为一种全新的肉食来源。

但他说了一大串,洪武帝的表情却始终箱单严肃,官员的声音不由越来越轻,最后化为静默,整个殿内可谓噤若寒蝉。

洪武帝沉吟许久后抬抬手,示意官员们继续去打听消息加造可逆风行驶的人力船,等人抖抖索索走出去后,他叹了口气,陷入了烦恼中。

虽然确定了孙子所说的那新土地的讯息很让人高兴啦,但洪武帝不由自主得会想到这些消息明显是从那个从海上捞上来的姑娘这儿得到的,现在这些消息被证实,那么那姑娘应当没和孙子说谎。

所以问题来了

孙子的信里怎么就没提到那姑娘的事呢?

难道,难道他孙子利用人家姑娘?不不不,洪武帝觉得他要相信自己的教育质量也要相信孙子的人品,这种利用女人获取信息然后不负责的渣男行径肯定不会是他们老朱家的种。

孙子为啥不说

莫非是觉得他们会棒打鸳鸯?

不可能啊,这种事情他肯定不会干,心爱的大孙子难道对他这个爷爷这点信心也没有吗?

事实上,思来想去把自己陷入纠结中的洪武帝真的是想多了,没在信里提到人家姑娘单纯只是因为忙碌的木小白把工具人的存在忘记了而已。

在给工具人做人设的时候,为了操作方便避人设被盘问暴露身份,木白给她设计了语言不通的人设,顺便搭载了古越语的语言包。

福建在当年虽然也算是越语区,但语言百年一道坎,小姑娘现在说的语言这儿压根就没人能听懂,偶尔有几个音节相熟也早已是同音异义,所以整个福建能够和她交流的就只有木白一人。

这样操作固然可以隐藏工具人的特殊之处,但也给木小白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所有的盘问和调查都得通过木白这个窗口,写海洋情况的卷轴亦然。

木白现在就很后悔,他为什么为了省事,没给人加上文字模板呢?

虽然文字相通可能要提前编织更多的谎言,但起码不用像现在这个样子。

在外人眼中,皇太孙殿下市场拉着少女在屋里独自相处,总让人有些粉红色的联想,但实际上

木白本人点着油灯在昏暗的室内假借审问之名边翻找自己的记忆写海外情况,边时不时漫不经心得问上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装作在认真工作,而被审问的对象,则是捧着本该供给他的点心果子,吃得慢条斯理口口生香!

到底谁才是工具人啊摔!

但木白不敢生气,因为他一看到这个看起来文静乖巧的小姑娘,就想到自己附身时候那微妙的一阵又一阵的汹涌感觉,进而想到工具人本身没有性别,如果不是他的需要,面前之人也不必承受这痛楚,而且还是每月一次。

就,怪,怪内疚的。

福建地处沿海城市,又是大明和海外友邦交流的第一道闸口,此处商贸发达物资丰富之盛,并不亚于位于北方的诸多港口。

当地大厨喷撒调味料的手势就是一大证明。

价比黄金的黑胡椒碾碎活盐抹上厚厚一层,养在高山之上以草木和泉水为食的本地散养黑猪肉与之相配,本就没有多少的腥味被遮得一点不剩,反倒因为胡椒,被勾出了藏在肉纤维深处的馨香。

制作酥饼的灵魂酥油本就取之于猪,和猪肉馅再做搭配简直是神仙搭配,没有半点违和感,咸蛋黄香气轻柔缠绵,裹上牛乳后夹在酥皮里,既可以解腻又能丰富口感。

如果觉得这样还差点味道,那么最外层的芝麻就是点睛之笔。

小姑娘手中的饼子外边包裹了厚厚一层的黑白芝麻,经过炒制的芝麻表层保护膜被高温破坏,里层带着诱人香气的芳香油香得完全不讲道理,黑芝麻和白芝麻虽然都是芝麻,但品种不同以至于其香气和口感都略有差异,按比例调和后白芝麻负责增香、黑芝麻则用来提味,一口咬下去味道层层叠叠,惊喜一个接一个爆炸,嗅觉和味觉得到了双重满足,简直是肉食者的天堂。

供给皇太孙食用的烧饼是当地一家酒楼的名物,平日里价格和人气在整个福建也首屈一指,其中调味料的配比更是只在掌厨之间代代相传,据闻这道白黑酥是宋时传下,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在福建当地永远都被模仿,却从来没被人超越。

若是配上本地另一特产耗汁汤,那更是能把人的眉毛都给鲜掉。

顺带一提,当地还有一种使用一种名为沙虫的动物制作的一种水晶糕也非常美味,但可惜木白抵达的季节不对,这种沙虫以晋江产的最优,但如今天寒,挖虫需要在沙滩上采集,是以木白虽然嘴馋,却连问都不问,就怕哪个倒霉官员派人去采。

好在沙虫虽然没有,但这个季节的生蚝却最是肥美,福建虽然并非是生蚝的主产区,这儿的蚝个头略小了点,直接吃总缺了点味道,但小也有小的吃法。

当地人会将蚝肉挖出,以酱油和冬菇一起煮一锅蚝汤,蚝不耐久煮,片刻后鲜味就会流入汤中,和菌菇类的鲜混合在一起,越煮越鲜,届时再放些蔬菜肉类,喝汤吃菜都很美味。

但这两样美食放在木白面前他都没空去吃,别看在外人眼中木小白是这个大明王位第二继承人风光无限,实际在老朱家,他也就是个高级打工人而已。

奏报交上去,没通过,温温柔柔的老爹要来教育他此举有多么不合适多么不恰当,并且表示快回去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作业重做。

通过了,火爆急躁的爷爷就会溜达着拍着他的肩表示孙子哎,你知道的我们家的臣子都比较笨,你看看能不能帮爷爷列出个一二三步骤,这样爷爷也要监督一下。

反正不管得不得用,都是他的活。

已经被家里的两个不靠谱大人折腾出来的皇太孙殿下在前一封奏书寄出去之后就已经开始着墨盘算着后续的事件了。

就算是以如今大明的国力,要搞远航也不是件容易事,海洋环境变幻莫测,一个不好整个船队都会折在海上,必须要尽可能做万全的准备。

在以往,明朝的船只主要是在沿海进行航行,靠着大明和周边各国的关系,全程可以都得到补给,就算有携带食物半月份也就足够了,但如果要去寻找新大陆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船只的补给和救援、维修只能靠自身,那么淡水的储存、燃料以及航行时的素食、药草就必须考虑在内。

幸好他皇五叔这次送来了一本医术,到时候医药方面可以提前配置药草,如此也可减轻随船医匠的负担,另外船上要不要留块地方种个菜?起码得发个豆芽什么的,就算有各种腌制产品,一直在海上不吃新鲜蔬菜的话也容易便秘吧。

还有商品,大明不能总是对外输出瓷器、丝绸,商品必须要多种多样,瓷器和丝绸都算不上没办法仿照的东西,只是现在的技术封锁住了而已,如果制造技术被国外破解,那对于大明的出口市场会是重大打击。

而且这几样利润太大的话,会有源源不断的人过来盗窃机密,这种窃密者就像是癣疥之疾一样,虽不伤大雅,到底烦人,只是到底卖什么还得思考一下。

只有多元化才能分担风险。

唔,船员家属也得好好安抚,家庭失去支柱两三年对普通家庭可不是件容易事,最好选择家中有帮衬的男丁。

对了,还有武器,不知道上次交上去要工匠的事以及实验在枪管子里划线现在怎么样了,爷爷的回信真是太慢了!

要不然再写一封去催一下,顺便建议爷爷搞个船炮?普通的火铳放在大船上杀伤力太小了都不够看,对了,搞个大铳的话在里头刻线和打磨应该更容易些吧,就是寻常木板应该吃不消火器发射的后坐力,那搞个铁板?配重似乎又有些难度。

木白一一写下如今的问题和难度,只觉得满脑袋官司。

不过他对这种状态也已经越来越熟练了,自打他过了十五岁,老父亲不再有孩子睡不好容易长不高的困扰之后,便开始将工作压下来,之后木白一直都在这一状态中,直到弟弟们年纪大了也能加入童工行列才稍好一点,但这次木白来福建时并没有带好用的弟弟,自然只能自己上了。

什么?如果不写奏书不就世界太平了?

错!又不是他想要没事找事的,谁不想做一条躺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的咸鱼啊!但是人得有追求,为了更坚韧的身体,更颀长的剑身,还是要努力鸭!

虽然这么说作为一个身体比脑子快的武斗派,为了完成任务,木白先是学了各种儒家经典,在科举场上摸爬滚打,学习了礼仪姿态朝廷黑话甚至能够一坐一天处理公文而不炸毛,都已经这样了,要是还差最后几口气没完成任务,木小白是要暴走的。

哎,为了这个任务,我可真是牺牲了太多,不愧是s级别任务,真的好难哦。

以前他以为自己一边砍砍砍一边背公式已经够苦了没想到没有最苦只有更苦,现在想想当时副队哄骗他背书时候说的话都是骗人的,什么现在背书以后享福,不就和人族的高中老师和学生说现在努力,考上大学后就能随便玩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谎言吗!

想到悲伤的过去,木白不由自主握笔看天,一行热泪在眼眶里打转,就在他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小姑娘忽然抬起手,指着咕嘟咕嘟冒烟的蚝汤呆呆道:啊

怎么了?你想吃?木白顺着她的手指方向看去,顿时大惊,哎呀,他就发了一会呆,好喝的蚝汤都煮干啦!

第142章

因为小工具人提醒及时,当木白将火移开的时候,耗汤还有一点底子在,靠着这点汤汁,里头的香菇蚝肉等配料并未被烧干,但是当地人推荐的放米粉、豆芽等吃法是肯定不行了。

木白考虑了下,让人端上了两碗大米饭,将盛在锅底的最后一点可怜巴巴的汤料一股脑浇在了饭上,一碗推给了眼巴巴的小姑娘,一碗放在自己面前。

吃饭吧,顿了顿,木白用字正腔圆的应天话对小姑娘说:吃饭

学习语言要从生存技能开始,生存技能要从恰饭开始,什么语言不通都没关系,喊肚子饿要吃饭这可是必备技能。

小姑娘眨了眨眼睛,露出了一个甜蜜蜜又饱含期待的笑,超额完成了学习任务:要吃饭!

很好,在食物的诱惑下,小孩快速学会了两个词汇,并且掌握了活学活用的技能。

唯一的问题是木白瞅了瞅已经空了大半的点心盘子,再看看小姑娘没有丝毫起伏的腹部曲线,有些纳闷,闺女啊,你都吃了那么多真的还吃得下吗?小肚皮不会爆炸吧?

唔,他要相信系统出品的质量。

虽然这么说,但木白在端起饭碗之前还是担忧得看了工具人好几眼,直到看着工具人筷子划拉不停吃起饭来都不带犹豫的才稍稍放心,自己也跟着扒饭入口。

热腾腾的米饭和浇头刚一入口,木白就瞪圆了眼睛,虽然老朱家两位大家长都主张节俭,除去必要的宫宴外大明第一家庭的餐桌一半都是三菜一汤,但御厨的手艺在,菜少量,他这些日子以来也吃了不少好东西。

不过像今天这种烹饪方式如此简单味道却如此浓厚鲜香的却是真的没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