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9)(1/1)

小孩穿着朴素的棉服,款式素净,料子也很普通,不过他的长相极好,尤其是一双眼睛,乌黑圆润,看着人的眼神就像是可爱的小动物。

在和戒嗔对上目光的时候,小孩反射性地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被萌物攻击到的戒嗔顿时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那肯定的,木文是普通小孩吗?

能靠着个人魅力搞定他阿兄这个对小孩子无感的成熟大人,并且在屡次调皮后都只是被打屁股,木小文各项水平都是远超普通小孩许多哒!

看了眼面露鼓励的大哥,木文将自己的餐盘递了过去,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嫩生生道:大师好,我,我想要多一点的菜菜。

行戒嗔师兄瓮声瓮气地回答,然后接过木文的餐盘便给他打饭,一勺、两勺、三勺

等等,眼看着大勺子就要加第四勺,已经看呆的木文慌忙阻止:太多了太多了,文儿吃不了那么多的。

你要多吃点。戒嗔师兄严肃道,小孩子多吃才能多长。

被这样严肃目光注视着的木文思考了下,十分有原则地说道:阿兄说一口吃不成胖子,那么多菜菜文儿吃不下,不能浪。

木白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上落下了很多眼光,其中赞赏的意味极其丰富。

没错,敢于去挑战戒嗔师兄那张黑脸的木家兄弟早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众人视线的焦点。

一个孩子的素质,可以看出其家人乃至于其生活环境的大概情况。漂亮的小孩不少见,这个年纪的小孩儿只要吃饱喝足身体健康就没有不可爱的,但是懂事的小孩就全看教育了。

教育出懂事弟弟的木白在众人眼中已然成了好兄长的代表,被光荣地树立成了典型。

也就是这儿是僧院,大部分僧人都是绝了红尘地,如果是在外头,木白一定会被人抓住问教育经。

谁不想要一个乖巧可爱又懂事的崽崽呢?

没看到就连铁面如戒嗔师兄都挡不住小朋友认真的态度,给小孩换了个盘子吗。等等,他往餐盘里面放了什么?

这是我做的饼,用素油做的,给你和你阿兄吃。戒嗔师兄说这些的时候还是一脸严肃。

木文低头看了眼盘子里做成莲花状的酥饼,眼神在它层层起酥的外壳上转了转,又往油汪汪尚且还带着香气的酥壳上瞄了眼,不由咽了下唾沫。

这,这一定就是方才那位大师说的素饼了吧,看起来真的好好吃啊!

哇,这个看上去好好吃的,谢谢师兄。木文立刻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然后他冲着戒嗔和尚甜蜜蜜地笑了下,道谢后双手接过了餐盘,小心翼翼地端着盘子向木白走去。

他个子小,走在成年人中就算加上个餐盘存在感也不高,不过不用担心,他刚走两步,不放心的兄长就已经上前去接应自家弟弟了。

木白遥遥冲着戒嗔和尚道谢后,将盛放着两个莲花酥的小碟子放在弟弟手里让他端着,自己则接过了大餐盘,兄弟俩亲亲热热地将饭菜端到了用餐区。

然而刚坐下,木白就对着正在对小酥饼咽口水的弟弟说:饭前不能吃点心。

木文眼中的光亮顿时灭了一半,整个人都洋溢着可怜巴巴的气息,但他兄长早已习惯他这一套,十分的郎心似铁:饭可以少吃点,但酥饼一定得饭后吃。

木文继续垂头丧气。见状,木白将筷子轻轻往碗上一放,准备开始和弟弟摆事实讲道理。

见势不妙的木文立刻捏起了阿兄的筷子恭敬递上:文儿知道了,文儿会先吃饭饭的。

嗯!木白接过筷子,又摸了摸弟弟的小脑袋,夸奖道,文儿今天盛饭时候很棒,没有拿我们吃不掉的食物,阿兄要夸夸你。

木文立刻就像是吸饱水的韭菜一样,整个小身子都支棱了起来,他欢欢喜喜地将酥饼往边上一放,拿起筷子和小碗就开始往嘴里扒拉。

僧人不能吃五辛,因此,此处饭菜味道较之寻常餐桌清淡了许多。加上洪武帝即位之后对于僧人的管控极为严格,以往在宋朝时盛行一时的伪肉也全不让用,素斋的色泽和丰盛程度自然也不比从前。

好在木白本人不太挑食,加上此处的斋菜为了提鲜放了不少菌菇,味道也相当的鲜美。

应季菌类的鲜香让木白很有些怀念云南,这个季节如果他还在芒布路的话,那就是吃菇吃到撑的时候呀!

木文恰好也想到了好吃的菇菇,他将嘴里的东西用力咽下去后道:阿兄,我们可以让师兄把菇菇送到应天府来吗?

恐怕不太容易。木白回忆了下中原地带和云南边陲之地的交通线,遗憾道,文儿还记得我们当时走了多久吗?菇子摘下来之后两三天就瘪了。这么久的时间干货还有点希望,新鲜的菌菇是完全不可能的。

那,我们能在家里种菇菇吗?

少数大概可以,多了应该不行。一方水土养一方菇,就像我们在昆明吃到的菌菇无法在芒布路生长一样,云南的菇类好多也没办法在应天府生长哦。不过也说不定木白和弟弟说话从来不将话说死。

现在是不可以,但说不定文儿长大了就有了。如果文儿长大了还没有,文儿也可以自己想想办法。

木文长叹一口气,立刻接受了这个答案没有再问下去。

因为根据他的经验,如果他再问兄长自己什么时候能够长大,木白估计就会回复说,等他把自己会的知识都塞给木小文之后,他就能长大了。紧接着,阿兄就会布置学习任务

噫!这个答案特别可怕,木文才不想知道呢!!

兄弟俩吃完饭后,朱标还没有结束他的心理辅导,于是,两兄弟一起分享了一个素饼,将剩下的一个留给了老父亲。

由于饼子恰巧是木白不太喜欢的甜口,他只是略微尝了下味道,大半个素饼都进了木文的肚子。

这半个素饼让小朋友本就已经满满当当的肚皮更是雪上加霜。为了不让弟弟在晚上闹着肚子疼,木白只能带着吃撑了的弟弟在圆通院里逛了起来。

第100章

圆通院是朱元璋建造凤阳中都时候一并建造的,工匠技艺娴熟,用料讲究,整体风格素雅大气,带着一股子佛门之地的宁静慈和。

加上本地多存典籍,对防火要求极高,所以并未请来佛像,自然也不会有寻常寺庙常有的香烛气息,这个季节反倒是荷香阵阵,很是怡人。

木文在大太阳底下走了两圈之后就懒得走了,他拉着木白挪到了树荫下头坐下,还小心地帮兄长选了个完全没有太阳的位置。

曾经的小黑皮生涯似乎给这个小朋友带来了无法磨灭的印象,致使木小文非常注意防晒。

他自己注意不说,还要拉上兄长。如果不是木白坚持反对,小朋友恐怕就要嚷着撑伞了,偶像包袱可以说是非常的重了。

夏日炎炎,吃饱喝足就想打瞌睡,不过由于之前木白说了他们的形象要由木文去添到太子妃身边,木文近来学习绘画的劲头相当高昂。在弟弟的坚持下,木白不得不支起了个画架,教授弟弟如何临摹。

无论画什么,都不要忘了画影子。木白在图纸上打着草稿,一边向弟弟传授经验。

木文看了看纸上的莲花池子,又看了看画纸外的小池塘,疑惑地问:可是现在太阳那么大,也要画影子吗?

任何时候都要画哦,这样才更真实。有些时候影子看不见,那只要稍稍画一点点就可以了。

木文立刻歪头,十万个为什么模式立即启动:阿兄,无论在什么时候,影子都不会消失吗?但是文儿看,现在的荷花好像就没有影子呀。是不是这个时候太阳太大了,影子就不敢出来啦?

在木文的理解里,影子是从人的脚底下延伸而出的黑色物体,而在正午的日光之下,荷花的周围并没有这样的黑影子。

木白想了想,指了下自己屁股下面的大片阴影,看,就像这个是大树的影子一样,荷花的影子现在也在水里哦,所以文儿看不见。

哦~木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随即他便蠢蠢欲动想要去水边观察荷花的影子,却被木白一把拦住了。

这儿的池水大半都被荷叶和莲叶遮蔽,一时之间看不出深浅,加上小孩重心不稳又容易受到影响,水下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不小心摔下去就糟了。

木白左右看了看,没找到合适的东西,干脆站起来走了两步,将远处小道边上放着的一个石灯抱过来放到两人面前。

在佛教文化中,向佛祖献火是一种非常神圣的仪式,因此,与佛教相关的地方,【灯】的存在就必不可少。而出于防火以及耐用度的需要,这里庭院中的供灯多为石制。

石头阻燃,即便蜡烛倾倒也不会烧到苗木引起火灾。当然,由于火焰在室外燃烧最大的天敌是雨水以及大风,石灯的造型也基本统一。

为了防止火苗熄灭,石灯的顶部有小亭挡雨,四周一般会刻有石窗分散风力保护火苗。在后世最为著名的石灯就是西湖之中的三潭印月,可以直接用,也可以在边上糊纸,使用方法和窗框雷同。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石灯在雨天点燃,阴雨绵绵的时候,点上一盏油灯放入石灯,昏黄的灯光伴随着雨水击叶之声跳跃,别提多有禅意了。

不过,这个被木白直接抱起来并且强行迁移的石灯可能就没有这个感觉了。

木白将灯往太阳底下一举,示意弟弟来观察地面。

文儿看到地上的影子了吗?太阳现在是在头顶,所以它的影子是在正下方,然后当阿兄这么放下去的时候看,它是不是正好就被自己给挡住啦?所以看上去就像是没有一样,但等到过一会太阳偏移了,影子会变得越来越长,等到挡不住的时候就会出来啦。

木文闻言沉默了下,垂下眼帘嘟囔道:那文儿不喜欢影子,为什么不能没有影子呢?

为什么不喜欢影子?木白有些讶异地问。

它黑黑的。木文抿嘴小声道,一边说一边他还拿眼角偷觑木白。

似乎是生怕自己的想法会引来兄长的不满一般,小孩又补充道:就像黑夜一样,天变暗的时候,就会有坏人。

在木文仅有的五年人生中,黑夜给他带来了太多不好的东西,尤其是那个火光冲天的夜晚,那一夜的恐惧悲伤印象太深刻,他或许已经不记得那天具体发生了什么,却还记得那份情绪,以及那一片庇佑了一切的黑夜。

他所有不愉快的事情都发生在黑夜。

母亲的去世是,离开父亲身边也是,尿床也是。在木文小小的脑袋中,黑夜就是大坏蛋的帮凶,在晚上就没有发生过好事。

那文儿喜欢白天吗?木白想了想,重新牵着弟弟走到了树荫下,白天也不全是好东西呀,就像是现在的太阳,你就不喜欢对吗?

木文点了点头,指了指自己的脸:太阳太大,会晒黑黑,而且不止是文儿不喜欢,鸟鸟和虫虫也不喜欢,小花花也不喜欢。瞧,他还给自己找了天然同盟,顺便又拉踩了下夜晚。

不过比起白天,文儿更讨厌晚上。

木白顺着弟弟手指的方向将目光从树荫下休憩的飞鸟、昆虫以及烈日下打蔫的花草上一一扫过,再回到弟弟身上时,他的眸光十分温柔:所以,这个时候,阴影的存在就很有必要啦!你看,当你不想晒太阳的时候,你就可以跑到阴影下面来躲一躲,好多小动物也一样。

阴影下头也是个躲避区,在外面如果可以适应的就能够坚持,而如果适应不了的,就可以进来歇息一下,所以,鸟儿和虫子看起来都很神,没办法躲进来的小花现在就很吃力啦。

好吧,那算它还会做点好事,但文儿还是不喜欢。而且,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小动物都喜欢阴影的吧?起码鱼就不会觉得热呀!木文两只小脚丫交替踩了踩,想了半天找出了一个反例。

于是,他被带到了小池塘边上,木白将弟弟搂在怀中,帮他推开了水池上的荷叶。荷叶刚刚挪开,水下便是一阵惊动,原先藏在隐蔽处的水生动物蓦然间四散开来。

木白连续拨开了好几片荷叶,几乎他的每次动作都会伴随着一些细小的水下动静:看,水下面也有小动物喜欢隐蔽的地方哦,它们躲在这儿猎食者就看不到它们了,而且也可以避暑。

木文见状张大了小嘴:它们,它们也怕晒?可是它们是在水里哎。

那文儿还记得我们以前洗澡时候的水是怎么烧的吗?木白将他抱起来问道。

记得!小孩糯糯答道,拿一个大盆,然后把水放在太阳下头晒晒就好啦。

所以,水在太阳下头晒久了,会变热,木白拖住弟弟的腰,示意他伸手去碰碰水,记住现在水的温度。

木文小心翼翼地伸手,在水池里戳了一下又缩回来,然后他的兄长又将他带去了一处没有遮蔽的水面,让他碰了一下水:这里呢?

热热的。木文晃了晃手指,有些茫然,糟糕了,阿兄,水真的会变热哎,所以鱼鱼会热?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到它们??

什么也不用做,就像小鸟和虫子一样,它们会自己找到最合适的地方,喜欢晒太阳的就在外面,不喜欢的就去荷叶下头,但如果没有阴影,它们就没有选择了。木白抱着弟弟颠了颠,亲了他一口,文儿,我们可以不喜欢它,但是它有它存在的意义,所以文儿,我们一起尊重它好不好呀?

小施主此言甚是。两兄弟的背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两人回头一看,立即对上了一个面容慈和的中年僧人的目光。

中年僧人的目光从两个少年面上轻轻扫过,随后便落在了二人的衣领处,他的动作很快,似乎就是不经意的扫视一般,不会让人生出半分不适。

失礼了,贫僧是路过时见这石灯突然挪到了路正中,生怕有意外过来看看,恰巧听到小施主所言,有感而发,并非有意扰了二位兴致。和尚躬身,他身披袈裟,手持念珠,模样很是彬彬有礼。

木白闻言回头一看,方才搬动的石灯的确是从路边被放到了靠近路中的位置,如果有人路过不注意的话很可能绊倒,他忙道了声歉,将石灯抱回原处放下。木小文还很配合地将石灯边上的泥土堆好,试图湮灭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