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3)(1/1)

坐,坐肩膀?可是弟弟他

阿兄,一起呀!木白一愣,抬头发现不知何时弟弟居然坐在另一个兵哥肩上,再一看这兵哥不就是之前木文用兔子肉换人点心的那个,什么时候过去的?动作也太快了吧!

坐肩膀啊木白犹豫了下,看着新朋友小声道:我不是小孩,我很重的。

没事,朱富贵回过头笑笑,眼神柔和极了:你这年岁,还没一把枪重呢。

那可说不好。木白闻言也不矫情,他上前两步,开始琢磨该用什么姿势才能一步跨到人肩上,糟糕,他还真没见过寻常小孩是怎么上去的,是从后背还是从前面坐上去的来着?

从前头的话好像有些不太好,他毕竟是和人家平辈相交,从头顶上去是不是有些不太礼貌啊

最后木小白选择的方法是以手撑背,然后从后背轻巧纵身跳上去的方法。

这动作难度极高,若不是木白有些身手,一般人还真没法坐得那么稳。青年也被他的动作吓了一跳,他伸手扶住木白的两条小细腿,有些哭笑不得得说:怎么这样上来?

木白咂咂嘴,没好意思说自己不会上肩,只是哼哼唧唧问自己是不是很沉。

怎么会沉呢?这个重量和他记忆中的分毫不差,似乎还轻了不少。

两年啊,这可是两年,他的孩子是吃了多少苦,才会在这个孩子抽条生长的时候体重不增反减的?

啊,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两年前他的孩子不过虚岁七岁,就和他的弟弟被掳到了距离应天府千里之外的地方。

他不光想办法从贼人身边逃了出来,还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带着他才两岁的弟弟在那儿生活了下来。

此后更是在阴差阳错间拜师大儒王袆。画了一幅画帮了明军攻滇,因此被关了监狱,却反而得到了傅友德和蓝玉的认可,被其认作养子。

在谁都不知道他身份的情况下,他的长子以孤儿之身参与乡试,文武全中,即将以应试考生的身份前往他的家乡他的儿子,完全靠着自己走出了那座大山。

谁都无法想象朱标在得到宋濂来信时说遇到两个皇孙时候他是怎样的心情,那一日东宫的烛火亮了一整夜,他的异常甚至惊动了皇宫中的两个老人。

宋老先生说,是他的慈爱之心帮助他终于找到了孩子,其实不是,比起两个孩子的努力,他唯一做的一件事就只是坚持并且相信着他们。

不是他找到了他们,是他的孩子们找到了他。

他的孩子优秀到了令他为之骄傲,又心疼无比的程度。

离家两年,他将自己和弟弟都照顾得非常好,现在更是在云南那一片荒芜的地方成长为了文武全才,但这些都意味着他的长子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这份比寻常孩子轻得多的体重便是证明。

朱标垂下了眼帘,将坐在他肩头的小孩扶正后站了起来,他的突然起身让身上的小家伙一时有些重心不稳,一双有些冰凉的小手慌忙按住了朱标的脑袋。

但接下来木白就发现自己这个动作完全没有必要。

因为就在他的后背,一只有力的大手稳稳托住了他,分明是令人不安的突然增高以及视角变化,但因为这只护着他的手,木白却意外得觉得相当有安全感。

坐在青年肩上的木白晃了晃脚,觉得这位新朋友给小娃当坐骑的姿势熟练得让人心疼,但他现在坐着,总有种占了小孩便宜的感觉。

小少年有些不自在得摸了摸鼻子,夸奖道:富贵哥,你一定是个好父亲。

朱标的腮帮子一抖,因为这句话差点落下泪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快速眨去眼中的湿气后轻声道:不,我不是一个好父亲,但我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这句话说得好奇怪啊,木白歪了歪脑袋,不过青年似乎没有展开解释的意思,他背着木小白快步进入店中。

别说,新朋友的身高本身就相当出色,加上木小白的升高后简直是鹤立鸡群当然,鹤立鸡群的主要原因也有店铺内大部分都是女眷小孩的缘故,他们一溜大男人进来简直是瞬间改变了店内的氛围。

那感觉就像是一群狼硬是挤进了狗群,哪怕吐着舌头摇着尾巴,但依然格格不入极了,毕竟本质上就哪里都不对啊!

别看这些兵哥个个身材好长得俊,但是在关注到他们的长相之前,得先忽略他们周身的杀伐之气,一般人与之对视的时候都只敢看着人鼻子和下巴部位,压根注意不来人的长相到底如何。

就算那个做亏本生意的兔子肉兵哥现在正抱着他弟弟这个萌物,也遮掩不住那通天的血腥气。

上过战场的人再怎么遮掩,气息都是和平民不一样的,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是非常会辨别这份不同的存在。

所以,虽然一行人入店之后乖乖巧巧得主动往队尾站,但他们刚刚站定,前面的一个妇女立刻侧跨了一步喏喏表示自己不买了。

这下,倒数第二的妇女也不淡定了,也表示自己没想好要买什么,你们先请。

如此一路被谦让着,这群人莫名其妙就挪到了队首。

这种街霸王的气势是怎么回事哟!而且其实他也没想好要买什么啊!原来还想着用这儿居民的购物清单作为参考的木白呆住了。

中原的糖果基本都在他的盲区内,云南的糖原材料是甘蔗榨出的红糖,香味浓厚,也比较硬。

而北方的糖则主要是用麦芽熬制出的麦芽糖,也就是传统的饴糖,这种糖比之蔗糖甜度略低且粘牙,这一点木白在尝糖葫芦的时候便发现了,而且据说这儿的麦芽糖能直接制作成糖果,不像蔗糖需要添加其余的调味,这就让他更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好在店铺的掌柜面对选择恐惧症经验丰富,他拍了拍面前的木盒子,给人一一介绍道:这是关东糖,撒了芝麻香脆可口,我们这儿的人都会买回去在小年时候祭灶,灶王爷走了后还能掰了做菜,最为实惠。这是姜糖,放了老姜粉,可以驱除寒气,冬日吃最好。

几位第一次来的话不妨试试我们家的米花糖,这是我们店自宋时起的镇店之宝,用米花做的,酥脆可口。

木白扫了扫眼前的东西,最后留在了米花糖上。

这米花糖也不知道原材料是什么东西,一眼看过去是裹着糖浆的黄白小颗粒,上头还撒了黑芝麻,比起旁的产品,这米花糖的确是卖的最好的,一盆都快要见底了。

木白问了价格后觉得还能接受,便请人称了一斤,只见那掌柜的手起刀落,切下两大块后称了下,随后看了眼木白道:是小娃吃的话,我给你切小片一点,好拿。

木白闻言露出了一个大大的小脸,道了谢后又细心得问了存放日期。

这糖放上一个月不成问题,如果您想要质保更长一些的话,我建议您直接买我们的糖浆。掌柜的一边用油纸给人打包一边道:我们铺子里的糖都是用自家熬的糖浆做的,只要小心用干净的勺子去舀,避光处放个一二年都成,当然,最好还是不要放那么久,虽然那时候也能吃,但味道定会受到影响。

不是在下自卖自夸,我家的糖浆用的都是最好的原料配特殊的制造工艺,从宋时到现在,来来往往想要盗用我家酿糖工艺的人可真不少,您尝一下就知道了。

说着他从桌子下头摸出了一个罐子,又拿两根木棒在里头挖了一块熟练得开始搅拌,见木白面露新奇之色,掌柜笑着说:我家的糖得这样搅了才好吃,搅到后头变白的时候滋味最好,当然您直接吃也没问题。

麦芽糖生津润肺,若是咳嗽时候用它腌萝卜一晚上,第二日再把萝卜水喝下去,止咳效果极佳,若是家中有年长者用其泡水,更可养胃。不过给小孩不要多吃,吃完了一定得刷牙。

说着,掌柜的将两根小木棒分了开来,给两个小孩一人递了一支,见两个孩子乖乖道谢后塞到嘴里,面上顿时笑出了一朵花来,他看着背着年长孩子的青年夸道:两位小郎君真是聪慧可人,先生定是花了不少力气教养的吧?

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夸他的儿子是绝对不会错的,只要付钱的那个开心了,生意就肯定没问题。

深谙哄骗客人之道的掌柜笑眯眯的,甚至还打好了等这客人一通谦虚之后的回答,是人都知道,爹妈的谦虚不是真的谦虚,那其实是代表了多夸一点的隐藏内涵。

不过纵横商场几十年的掌柜没想到的是,面前这个斯文俊秀,看上去是个文化人的青年闻言嘴角一咧,满脸的自豪欣慰之色:他们的确很优秀。

这,这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呢?掌柜笑容一僵,竟有些不知该怎么接下去了。

就在这时,小孩开口拯救了这尴尬到让人抠脚的气氛:掌柜的,请问这个多少钱呀?

掌柜的立刻报了个数,重新挂上营业笑容,谁知小孩居然从背包里掏出了一个小钱袋,数了下铜钱后递给了他:我要七罐。

这么多?掌柜楞了一下,接过钱的时候潜意识看了眼笑眯眯的青年人,见其没有反对便去给人拿盒子包装了。

正用草绳打包之时,他听到稍小一些的那个小孩悄悄问道:阿兄,这是给先生的礼物吗?

一个给先生。木白也悄悄回道:先生牙齿不太好,这个不能多吃。

那另外的呢?我们买了好多哦!木文眼睛亮闪闪的。

不多,木白给他掰了下手指:要给阿父、义父、你尔呷哥哥、先生、宋先生、阿春哥哥都带上呢。

木文震惊得掰了下手指,满脸的惊慌和期待,那,那还有一个呢?

他阿兄凑过去捏了下他的小鼻子:还有一罐我们分着吃,不过你可得节制点,方才掌柜的说了小孩不好多吃的。

哦~ 木文咂咂嘴,歪头思索了一下,戳了下自己软嘟嘟的腮帮子肉,问:那文儿可以给阿土哥哥吃吗?

木白微笑:当然可以,文儿的东西想给谁吃都可以。

好耶!木小文立刻就欢乐了起来,他低下头同被他骑在肩上的青年说悄悄话:阿忠哥哥,文儿等等给你吃糖哦。

傅忠闻言笑眯眯得抬头,和小孩亲密得碰了下额头,好呀,那我也去买些别的糖果,我们到时候换。

木文闻言顿时眼前一亮,心知能吃到额外糖果的小孩欢欢喜喜得贴着小伙伴的耳边嘀嘀咕咕,小手指还指着柜台戳呀戳,很显然是有了方向。

傅忠见小孩欢喜心情也不错,正要花钱采买,忽然感觉背后一阵森冷寒气冒了上来,常年在生死一线徘徊的直觉给了他警示,青年护着小孩后退了一步,一双眼眸眯起,四周打量了一圈。

但他只看到一脸莫名的同僚以及面无表情的太子殿下。

咦?怎么回事?是他的感觉出错了?

傅忠摸了摸脑袋瓜,露出了一个茫然的表情。

第54章

河南省的首府开封是一座文化名城。

虽然这座城市在金元时期饱受摧残,但到底底子雄厚,除了有好吃的糖果和各色美食外,当地的书店也是非常值得一逛的。

这儿曾是北宋的都城,是整个北宋乃至于整个东亚极其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中心,也因此,在战乱之中此地被金蒙铁蹄来来回回地犁了数遍。

那些追逐黄金玉饰品而去的掠夺者们不知道的是,整个北宋王朝最珍贵的宝物,此时就立在他们面前。

在如今的开封太学内,有一整套在宋仁宗的主持下自庆历元年开始镌刻,历时二十年,直至嘉祐元年才完工的石碑,它是继唐文宗开成二年完工的开成石经之后再一次对儒家经典进行大规模整理、考究后留下的稀世珍宝。

虽然其中有后蜀所刻的广政石经在,但广政石经主要参考了唐文宗的版本,所以,以举国文人之力编纂修建的北宋石经其实是相隔228年之后对唐石经的再一次正本溯源。

经过宋元战争,石经不可避地毁损了一部分,但当地的书局亦是留下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石经拓本可供参考。

不过这种拓本价格昂贵,一般学子都会选择更为廉价的手抄本,而一些手头比较拮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抄经的方式换取生活,双方也算是各取所需。

但是,这其中不可避地会产生一个问题质量不一。

石经体量巨大,其上镌刻的文字经过了三百余年的风霜洗礼已不如往日清晰,眼看手抄之下难会有错别字。如果照着错别字学可就糟糕了,所以一般的学子在购买完手抄本之后还得去原碑边上校对一番,如果手上有参考书的话,也会特地跑来核对一遍。

木白现在干的就是这件事。

他此前在云南昆明也买了不少书籍,但想也知道,能够流到云南的书籍,中间必然是经过了不少只手。

金元时代的统治者对于文化完全不经心,更别说官方去集整理儒家经典了,自南宋灭亡后留存于世的大部分文书经典都是自刻、手抄版本。

尽管他可靠的小伙伴沐春已经帮他更正了一部分,但其中错处还有不少。机会难得,在逛完街买完手信之后,木白就立刻拉着弟弟和一起科考的小伙伴去开封太学校对参考书啦。

不过,开封太学作为全国重点学校可不是想进就能进哒!这得感谢他们应届生的身份。

拿着参考书一核对,木白才发现这其中的问题有多严重,他和阿土的表情都严肃了起来。

无论是他的书籍还是阿土的书籍,包括在四川买的书册都没能幸,所有的经书上都有错误,只是多少的问题。

其中一些错误很是离谱,已经不是少个边旁部首的问题,而是出现不少同音异义词乃至于音意都完全不同的词!

很明显,有那么一波人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采取了听写的方法,而偏偏书写者技术不过关,这才造成了这等惨剧。更糟糕的是,还有一波人以他们的文书作为模板,来了个拷贝大走样。

说是惨剧可真不是木小白夸大其词,要知道这些学习的人可不是在看小说,看小说的小可爱们遇到大大出现错别字多半眉头一皱就忍过去了。

但文字这种东西一旦牵扯上政治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那些在政坛混的文人脑袋里都打了八十个结,你以为是错别字人家以为是别有用意,只是考试不合格也就罢了,要是被咔嚓了岂不是很冤?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短期内看不出来,但长期很要命的问题。

所以说为什么我也要来核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