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急变(上)(1/1)

.

举殿众臣皆是无言互视,不想他竟能如此直截了当地说出这话,且这语气又满是欲为孟廷辉而责众臣的意味。

外面阶下仍站了百余名散官,大典未成,不降坐还入西华宫摆宴以贺,却在这紫宸殿上问论此事,又是成何体统

古钦皱眉,回头看了眼门外阶下,便低声吩咐舍人去将那四扇大殿朱门合上,然后才上前道:&l;陛下若欲论孟廷辉之事,不如明日还阁,召中书宰执并议,大可不必在今日大典上廷议此等不相干琐事。&r;

朝臣中附和声立时浅涌。

他淡望着古钦,色却厉:&l;汪义问既能在大典之上直言朕不顾朝制纲礼,朕为何不可在此廷议孟廷辉之事&r;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接话,连古钦亦是退身回列,都听得出这话中浓浓讽责之意,不由将目光转向汪义问。

汪义问一哑。半天才道:&l;臣等断无对孟廷辉心存愤懑私恨。只是孟廷辉事事希求上意、赖与陛下亲近而目无纲礼、依仗陛下宠信而多次逾例朝不到二年便居四品官位已令天下人闻之侧目。然陛下初登大位。如何能因此等侫幸不臣之人而置朝中重臣之言于不顾&r;

他眼底一黯。&l;照此说来亲小人而远贤臣当是昏昧之君。&r;

汪义问撩袍而跪。俯首道:&l;满朝臣工俱无此意。陛下登基之前身在政事堂凡十五年。太上皇帝尝委陛下多决国政军务。陛下尚在储位时便知体恤百姓、整效吏治。多年来刚明之度不减太上皇帝、平王一分半毫。然陛下虽为明主难免刚好专任、明好偏察。被侫幸之人一投其机为患深不可测。似孟廷辉等侫幸之臣他日虽必将败阙殄除。可将城以求狐、灌社以索鼠。以陛下之材亦曰殆矣。&r;

他斜眉。&l;城以求狐。灌社以鼠&r;嘴角竟是微微一弯。&l;汪卿不愧出身翰林,颇显清贵。&r;

汪义问当初是由翰林学士承旨领参知政事衔、入中枢视事地。此时听见这话色微变。当下闭口不言。

他忽而高声道:&l;翰林学士方怀何在&r;

方怀自后出列首道:&l;陛下。&r;

他抬手指向汪义问,&l;你且告诉他当初是谁举荐孟廷辉入门下省补左司阙一缺的&r;

方怀脸色亦变,僵立良久,才道:&l;是臣与张仞张大学士共同举荐孟廷辉入补门下省左司谏的。&r;

他盯住汪义问,冷言道:&l;依卿所言,方怀与张仞二位翰林学士亦非良臣,何敢联名向上举荐侫幸之人以蒙朕听今日若论孟廷辉之罪,必将先贬方、张二人。&r;

殿中两制朝臣一片惊色,纷纷侧目。谁都知方怀、张仞二人乃翰林栋、清流中骨,多年来颇附古钦,如若此番因孟廷辉而被贬,东党老臣们又将颜面何存。

汪义问虽贵为参知政事,可多年来常以翰林清流自居,讽谕谏上之举多不可数,此刻闻之亦是大惊,开口结巴道:&l;这臣、臣&r;

方怀慢慢撩袍而跪,道:&l;臣所荐非人,以致陛下今日蒙此偏明之责,臣断不敢脱罪自辨,但听陛下处置。&r;

他在座上不语,目光清冽,望着汪义问。

汪义问憋了半晌才开口,声音不稳:&l;方、张二位学士举荐孟廷辉时尚不明其奸佞之性,断不可因此论罪。孟廷辉参审太仆寺主事王奇一案时苛酷狠辣,在台狱中滥用私刑以逼供,视朝廷命官如泥草,不过是因知陛下不豫王奇已久乃行此种种逾矩之举,而陛下却连擢其为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实属不当之令。&r;

他轻笑,笑中尽是冷谑之意,口中道:&l;孟廷辉之所以得入台狱审犯是因御史中丞薛鹏首肯乃得行,&r;说着,侧眸望向殿中右列,&l;薛卿今日亦在,朕说得可对&r;

薛鹏额上一层薄汗,出列道:&l;陛下所言无误,确是臣当初许允孟廷辉独入台狱提审王奇的。&r;

他微微颔首,转向汪义问道:&l;照此说来,薛鹏亦属希意谀上之臣若非知朕不豫王奇已久,又怎会许允孟廷辉孤身独入台狱依汪卿之言,似薛鹏之流必不能主台谏,御史中丞一位亦当让贤。&r;

薛鹏闻言亦是撩袍而跪,与汪义问、方怀二人同列于龙座之下,紧眉道:&l;微臣沗掌台谏却不保清名,还望陛下恕罪。&r;

汪义问跪在他二人当中,身子僵硬不已,&l;陛下&r;全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竟能扯出这些事来。

本以为他借机欲贬方怀、张仞是因二人乃东党之臣,却不料连薛鹏这种不倚任何一党的清立之臣也难保全身。

他撑臂在座,转头去看古钦,开口道:&l;今日中书宰执皆在,便当众议一议此事该要如何是好。&r;

古钦此时哪敢多言,只躬身道:&l;臣等先听陛下之意,再议呈札。&r;

他微一弯唇,&l;甚好。&r;说着,站起身来,谓下道:&l;朕连擢孟廷辉确是不当,今贬其为天章阁侍制,暂入直史馆编修起居注。&r;

众臣闻言,皆叩拜而称圣明。

他却扬臂止之眸又道:&l;既贬孟廷辉,便不能不究方怀、张、薛鹏三人之为臣失职不当之处。贬方、张二人为翰林侍读学士,薛鹏之材不足以为兰台令,自御史中丞左迁知制诰。&r;

几人闻言叩首谢恩领罪。

他眉头一动又道:&l;汪卿久居中枢,不悉外路诸县民生,今日于大典之上又与二府重臣上言不舍太上皇帝、平王云云。朕谅你一心忠情,便许你随他二人退处西都、以参知政事衔出知遂阳,如何&r;

汪义问听得背脊发冷知这是因自己今日逆上讽谏孟廷辉而被逐出京中政堂,却也无话可说只低了头道:&l;臣谢陛下隆恩,臣必当竭尽心力以辅太上皇帝、平王于西都遂阳。&r;

与列重臣睹之皆是阵阵心寒,虽知一朝天子一朝臣,可却绝没想到新帝甫一登基,便会当廷排贬前朝老臣。

但却没有一人胆敢出列再言。

出口讽谏孟廷辉深蒙宠信的人是汪义问,虽得如愿使孟廷辉遭贬却赔上了自己与方、张、薛三人的臣运,且又无言可辩无话可驳到头来还得身对龙座之上,拜呼一声陛下圣明。

此一番孟廷辉人虽被贬可却不失皇上

但他们却做了新帝登基杀威慑众的贡案牺牲。

至是才彻底明白皇上哪里还是十一年前那个刚涉政事军务的清俊少年,分明已成了手段心术样样狠厉的年轻帝王。

古钦垂首,辨不出神色,只恭声道:&l;中书无议,皆尊陛下之谕,不日除诏以示朝中天下。孟廷辉一事既已论结,还望陛下及早降坐还入西华宫,设宴以受百官称贺。&r;

他望着古钦,忽而道:&l;古相多年来体国忠君,实属朝中不二贤相,今除平章军国重事衔,仍领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职。&r;

古钦蓦然抬头,神色惊诧,怔愣半天才似反应过来,直道:&l;臣何德何能,安敢受此封衔,还望陛下三思&r;

朝臣亦惊,不想连贬东党数人之后,竟会又对古钦如此赏封。

他低笑,&l;古相休要谦拒。古身为两朝老臣,辅佐太上皇帝、平王亦已多年,莫论战乱承平,皆是忠君之臣,又有何不敢受此一衔&r;

古钦复又垂头,良久无言,终是哑声道:&l;谢陛下隆恩。臣必当鞠躬尽瘁,以佐陛下大业。&r;

殿角只候的黄衣舍人状,小步走去令人重新将四扇殿门打开,依制让殿外阶下久候的百十名散官再拜而贺,然后去请新帝降坐出宫,群臣将校亦在后下阶,升辇还入西华宫。

外阳灿芒遍落,日上中天,殿角飞檐琉璃瓦碧翠发亮,宫墙远色亦清,碧天绵云,雀鸟叽喳,夏风暖煦。

傍晚时分,宫中有人携旨来府宣敕皇上诏谕。

虽早有御医来府看过,可孟廷辉依旧是浑身乏力,卧床不能起,那持诏之人似是知晓她的境况,便令孟府下人设案贡旨,并未强求孟廷辉起身跪接。

贬为天章阁侍制,暂入直史馆编修起居注。

她听了,不知怎的,心头竟是大大一松,全身都舒缓开来。这么多日子以来的连番擢升早已令她心积郁,如今突然被贬,却觉得是理所当然。

又闻皇上在登基大典上竟然闭殿廷议,连贬方怀、张仞、薛鹏及汪义问四位胘股重臣,却对古钦封赠颇重。

她虽不知白日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可也能猜到是与自己遭贬有关,脑中拼拼凑凑竟也能想出个大概,当下又是嗟然轻叹。

然而病中却也无力多想,待到天黑,吃了一点府里下人遵御医嘱咐而做的清粥,便又放下帐子沉沉地睡了过去。

入夜后不知多久,外面忽然亮起了一院子的灯烛,耳边传来府上下人疾步快行的慌乱声。夜气湿热,不知又过了多久,她的房门被人推开来,发出细小的嘎吱声。

她以为是婢女来给她擦身,当下便转过头去问:&l;外面出什么事儿了,怎的如此慌张&r;

却没人答她。

她觉得蹊跷,抬手欲掀帐子看个清楚,可那人却先她一步而将帐子撩了起来,探掌来摸她的额头。

他的脸逆着窗缝细光,看不甚清,可她却明明白白地知道是他来了,当下一惊,出声道:&l;陛下陛下怎么到这里来了&r;

&l;唔。&r;

他低低地应一声,未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