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霸总孩子去种田_241(1/1)

“确实不错,不知道老哥小猪仔怎么卖?”

“论斤称,一斤二十块钱。”

现在一头小猪可不止十斤,赵单识看着这一群小猪,不由皱皱眉头,“那么贵呀?”

“这可是黑猪!人家市面上的黑猪一斤卖三四十块钱的都有,我这里的猪还能拿回去养。”

“话是这么说,可您这小猪不是不养了嘛,而且我们买的量那么大,您怎么也得给我们一个优惠价格,二十块钱太贵了,十五吧。十五我们帮您包圆。”

“十五块钱我还不如自己养,十八一口价,你要是养就养,不养就算了。”

王立行态度软中带硬,赵单识他真的不想松口,只能认了。

赵单识一共买了五十七头黑猪,猪大大小小,最大的那头已经有七十多斤了,最小的那只十二斤重,刚断奶的小猪崽子。

这么一大批猪下来又花了他不少钱。

买了猪羊回去,他们原本修的猪圈和羊圈不够用,又请了一大批工人过来帮他弄猪圈和羊圈。

他们这边弄得红红火火,这天赵单识他们突然接到一个大单子,有人在他们网店直接买了一千枚鸡蛋。

赵单识他们的鸡蛋不限购,但是做生意做了那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单子,尤其他们现在已经提了价,一个鸡蛋就要两块钱,放到哪里都不算便宜,突然卖出那么多,一家人都挺惊喜。

他们山上那群鸡每天产蛋就能产一千多枚,鸡蛋多了放在家里会坏,他们的冷库还没修,吃又吃不完,总不能把那么多鸡蛋都做成咸蛋,赵单识还想着去哪里找个大客户回来,没想到瞌睡正好遇到枕头,那客户说上门就上门了。

赵单识和黎凭没有多想,他们又去进了一大批包装盒回来,将这批鸡蛋包装好之后给顾客寄过去。

他们不知道,对方接到这批鸡蛋也是欣喜。

买了这批鸡蛋的人姓杨,做了挺久的鸡蛋生意,他这边卖的一般都是高档鸡蛋,很多都从r国进口,价格高达七八十块一斤。

六七十块还是普通的鸡蛋,高档鸡蛋甚至能达到几百块钱一斤。尽管这样,他进口的鸡蛋还是供不应求,许多客户在他家店里排队,提前预定好鸡蛋。

杨多顺为了做这门生意,手下有个团队专门检测进口来的鸡蛋合不合格,他很爱惜羽毛,卖鸡蛋已经卖了几十年,积累了一大批客户群。

随着r国料理在华国的流行,他生意越做越大,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

他生意起步得早,手下产业链完善,现在利润不少,而做大了之后,他看着r国的鸡蛋卖得那么好,越发不甘心。不就是鸡蛋嘛?别人能产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渐渐地,杨多顺抵了不一样的心思,他想在国内扶植养殖场,专门生产华国自己的鸡蛋。

然而现实比理想要难多了,杨多顺奋斗了那么多年,请了那么多专家,养出来的鸡蛋一送去检测,愣是比别人的鸡蛋差了点什么。

从营养物质到口感,他们产出来的鸡蛋就是没到某个标准。

杨多顺折腾得心灰意冷,都想放弃了,没想到这时候他突然碰巧知道了赵单识。

这事说来也凑巧,他小女儿正在读大学,这个典型的颜控,平时天南地北没少追星。

这次追了个美食博主,天天大号小号转发人家的视频,没想到有一次真的踩了狗屎运,居然中了奖。

赵单识按照地址给她寄了月饼,杨多顺小女儿不小心选了家里的地址,月饼也就寄到了家里。

杨多顺鼻子灵,闻到了里面的吃食,还以为是女儿孝敬自己的,当即打开来尝了一个。

他拿的那个月饼就是流沙月饼,在常温下咬一口,里面的流沙流出来,一下子就充盈了口腔,一股鲜香糯甜微咸的味道瞬时征服了他的味蕾,接着他尝到了一股鸡蛋黄特有的香味,不由神一震。

他忙拿月饼看一看,只见里面泛红的馅料还在流着。

杨多顺三两口把月饼吃完了,还眯着眼睛惊叹。

略回味过后,他立刻打电话给小女儿,“茵茵啊,你这月饼在哪买的?再买点吧。”

“啊?月饼?什么月饼?”她小女儿摸不着头脑,等想起来什么,立即惨叫一声,“爸,你不会把单识小哥寄给我的月饼给吃掉了吧。”

“吃了一个,你还真别说,这味道真不错,吃了那么多年的月饼,还是今年的月饼最对我的口味。流沙馅的蛋黄实在太香了,一点食用香的味道都尝不到,十分正宗。那月饼多少钱,我们多买两盒,让你爷爷奶奶他们也尝尝。”

“问题是买不到啊!”他小女儿懊悔得想挠墙,“爸,你都说好吃,那月饼得多好吃啊?你等着,我现在就去买机票回来尝尝这月饼。”

“出息,不就一盒月饼,至于吗?这月饼多贵,爸给你打钱。”

“怎么不至于啊?这月饼是非卖品,是我偶像送给我的。爸,你别说了,我这就去买机票,那月饼给我留点啊,尤其是流沙馅的,起码得给我留一小块!”

杨多顺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找到了好鸡蛋,没想到这鸡蛋来自一个网红。

等女儿回来了,杨多顺又发现,事情好像跟他想象中的不一样,人网红做食物用的材料都是自己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