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霸总孩子去种田_198(1/1)

镰刀声窸窸窣窣,一片片稻子倒下来了,赵单识安排专人把稻子运到田头脱粒,稻粒送上三轮车,黎凭一遍一遍把稻子运回来晒。

“单识,你们家今年的稻子大丰啊!”

赵单识笑,扬声回那人,“还可以。”

“这何止可以,一亩地怕能上上千斤了吧?”

“嘿,承您吉言,要有上千斤就好了。”

“你放心,我种了那么多年田,绝不会看错。你们家这稻子好,一亩地绝对能上千来斤。十亩地就是万来斤,你这二十亩地,怕能上两万来斤。”

另一个人十分羡慕地说道,“我看你今年种粮食划算,就算一斤稻子两块钱,这一茬下来也有四万块益了。”

“瞧你这话说的,单识他们家的东西什么时候卖过那么便宜?我看一斤起码要卖到四块钱,你们家这稻子好,颗颗饱满,闻起来还有种清香,比外面卖的稻子好多了。”

“一茬八万块钱啊。”旁边人羡慕,“这种田可真划算。”

赵单识笑而不语,八万块算什么?他起码得翻五倍再卖出去,到时候挣个三四十万就差不多了。

“种田划算,你种田可就未必划算,他种田种得好,也没用什么农药肥料,这稻田里还有鱼!像我们种田,哪个不用花成本?别的不说,二十亩田,光是稻种就得几千块,后面的农药,肥料,还有人工,我们种田可远不如打工划算。”

“你说的也是,要是种田真正划算,也不必个个都背井离乡了。”

“单识,你这水稻是怎么种的,也教我们两手呗。我们在田里打了半辈子交道,还不如你第一年种地。”

看着这黄澄澄的饱满稻子,过来帮忙的人哪个不羡慕?

要不怎么说人比人气死人?他们这村里村外的人看着赵单识租田,看着他请人犁田,看着他插秧,这一步步都在大家眼皮底下,也没看出什么特别的门道来。

稻子熟了,大家过来一,才发现他家的稻子就是好,连稻杆都比别人家的粗壮几分。

赵单识笑,“可不能这么说,在种水稻之前,我可是寒窗苦读了十几年,学了那么多东西回来种水稻,要是种不好岂不是对不起我读的书?”

“那你说说你种水稻有什么诀窍嘛。”

大家累了老半天,都在田埂上抽烟,一张张带着皱纹的黝黑脸颊,望过来都带着期盼。

“你们也看见了,我种水稻有两手益,一个是水稻,一个是鱼,所以大家都觉得我种地划得来。”赵单识也不吝啬,“养鱼的本事是我在外面看书学来的,你们要是感兴趣,可以请个技术人员过来教一教。养鱼的学问比较大,像消毒啊,挖鱼沟啊,投放鱼种,后续的喂养跟防治都有讲究,一时也说不清,不过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思路。”

“我们现在种田跟以前那么种肯定不行,我们得讲究科学种地,生态种地。像我现在种的这个田就是生态田了,种一种东西可以得好多种。我在水稻田养鱼还不算什么,听说有人螃蟹,那才赚钱。”

“还有人在里面养螃蟹呀,螃蟹不会夹断水稻?”

“它饿极了才会,要是你把饵料投得足足的,螃蟹哪里有兴趣祸害水稻?”赵单识笑,“不过我也没有学过这个,不是太明白,如果真要弄还得请专业人士来看看。”

“水田里不仅可以养鱼,养蟹,还可以养泥鳅,鱼跟螃蟹我们不熟,泥鳅我们总熟了吧?就算养泥鳅,种一亩田,也可以多好几千块钱益。这里扣扣那里扣扣,一年的益不就出来了么?”

赵单识这一番话为村人打开了不少思路,一时间大家都沉思起来。

第83章鸡鸭

赵单识家二十亩地的水稻仅用了一天时间就热热闹闹地了回来。

村里好几个晒谷场上晒的都是他家的谷子,谁看了他家的谷子都得说一声好,颗粒大,饱满,入眼金黄,放在手心里沉甸甸的,瘪粒很少。

村里人见他家的谷子这么好,已经有不少人打着问他家买点稻种的主意。

赵单识了那么多谷子,光是晒谷子都有得麻烦。赵单识带着徒弟和帮工,每天扑在这些谷子上,早上要晒,晚上要,不能放在晒谷场上过夜,不然有露水,很容易坏,而且也有老鼠。

夏天多雷雨,除了看天气预报之外,还得时常看着天,一旦乌云漫过来就得忙着稻谷了,要不然大雨一淋,再好的稻谷也得报废。

他们经常请人,村里不少人都上他家来帮过工,每当这时候,大家都赶紧过来帮手。拿扫把的拿扫把,拿铲子的拿铲子,稻簟、箩筐……大家一拥而上,抢着雨水下来之前将稻子回来。

稻子多了,老鼠也多了,有老鼠跑来偷吃,防不胜防。

每当这时,赵单识看着还没有拳头大的小胖橘,“你什么时候才能长起来帮忙抓老鼠哦?”

小胖橘:“喵~”

家里人多,牲畜也多,一个家就热闹起来了,从早到晚都满是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