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霸总孩子去种田_186(1/1)

饶春风在院子里混得熟了,大家都知道她想让她儿子过来学厨,不过她儿子现在还没满十六岁,只能等两年再看看赵单识还不徒弟。

“等他满了十六岁单识又还徒的话,押我也要把他押过来!”饶春风感慨:“明台以前也是个大皮猴,你看现在多好,一手手艺,等出师了,去哪个餐馆做个师傅都够用了。”

“嘿,我孙子培养出来的徒弟可不舍得放他们去餐馆做大师傅。蕴蕴说了,他们出师之后还得多留他们两年,以后给他们分成。”

饶春风笑着接道:“那我也高兴啊,跟着单识混不比在外面当一个大厨来的舒服?”

“你说的啊,到时候留在这里,你可别心疼。”

“不心疼,到时候磨炼出来了,我这个当妈的还给单识封个大红包谢谢他。”

“菜来了。”赵单识亲自端出一盆酸菜水煮鱼,“尝尝这酸菜水煮鱼。”

他人还没走近,一股浓郁的酸香味就飘了过来。大家原本就饿,被满院子的香气一激,更是腹如擂鼓。

“不用尝,一闻我就知道铁定差不了。”勺子让开身子等他放好菜,问:“单识,我向你买两条带回家去行不行?”

赵单识一口答应下来,“买什么买啊,你们一人两条,尽管拿回去就行。”

他稻田里的鱼长得肥美,一条有半斤多重,两条一斤多,尝个鲜足够了。

第79章说话

时已入秋季,暑意不减。

他们下午每人都吃了不少鱼,一到晚上,大家又饿了,正好湃在井里的西瓜凉得差不多,清甜凉爽,令人口舌生津。拿出来切了,对着习习晚风而食,日子多了三分快意。

帮工的勺子他们都回去了,只剩三个徒弟在。

赵单识抱着兜兜躺在躺椅上,兜兜趴在他腰腹间,时不时喝口西瓜汁,喝得高兴了便眉开眼笑地抓自己小脚丫玩。

“师父。”刘二华凑近。

“嗯?”赵单识慵懒地望他一眼,“怎么了?”

“那个,”刘二华有些为难,“我队里的大哥他们说像我们这种养了稻花鱼的田不适合用机器割。”

赵单识不解,“到时候我们把鱼捉完把水放干,怎么不适合了。”

田里挖了深沟,但挖的沟宽度很小,只有三十厘米,机器完全过得去。

刘二华解释,“他们那边没问题,技术可以达到,不过我大哥说有些鱼会藏在泥土里,要是一开机器进去,泥土里的鱼就得被碾死。”

割禾队的人知道稻花鱼贵重,大几十块一斤的东西,要是到时候他们真的把机器开来了,碾死在田里的鱼很多,他们要怎么交代?就算赵单识明面上不说,暗地里能不心疼?

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不愿担风险。

赵单识眉头微皱。

刘二华不好意思,他挠挠脑袋,“要不我再去跟他们说说?我们那么多田,不用机器割全靠人力,的确也麻烦。”

“他们想的也有理。”赵单识摇头,“算了,还是我们自己割吧,大不了辛苦一点。帮我谢谢你大哥的提醒。”

“那师父,我们要不要再多请几个人过来啊?”

“不用,我们九个人在,割二十亩地的禾而已,忙得过来。你联系一下脱粒机,让他们开到田头,到时候我们割完水稻直接送去脱粒机那脱粒就行。”

这样半机械化虽然比纯机械麻烦,但是保险一点。

刘二华没有多说,点头去了。

“师父,我们明天捉鱼啊?”赵明台搬张矮凳子坐到赵单识旁边,“我明天早上五点钟过来帮您吧。”

“不用,捉鱼很简单,随便捉捉。”

稻花鱼价格很贵,市面上的稻花鱼都要五十一斤,赵单识他们田里养殖的优质稻花鱼怎么也得卖到五十五。这么贵的价格,县城里还真不一定有多少人吃得起。

到时候捉那么多过去,翻了肚也可惜。

三个徒弟确定明早不用来帮忙,就安心的回去睡觉了,打算第二天七点左右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