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霸总孩子去种田_177(1/1)

乡下人不耍花枪,赵单识见他们尽心尽力,也尽量在别的地方补他们一点。

今天的早饭吃得很丰盛,最好吃的是那个泡椒炒牛肉,又鲜又香又嫩,泡椒和嫩姜的香气配合牛肉的香气,每一块牛肉上面都沾满汤汁,一口吃下去,那味道别提多美了。

桌上大家都在努力扒饭,争取多吃几口。

吃了饭,赵单识让徒弟去把牛杂运回来,今天上午他们就不去外面做工,就在家里拾牛杂。

刘二华他们不仅把一堆牛杂带回来了,还带回了牛骨,牛头。

赵明台一边撅着屁股拿井水吭哧吭哧地洗牛杂,一边问:“师父,我们今天拾出来,明天才卖会不会不新鲜啊?”

“没事,牛杂需要炖煮,今天炖久一点就入味了。”赵单识很淡定,“牛杂那么难拾,除非你明天三点钟起来拾,要么怎么着都不可能赶上明天的早市。”

牛头骨头多肉少,一般人家杀牛都要把牛头放下去熬煮,等煮熟了拎起来晾凉,再把牛头上的肉拆下来。

赵单识他们把锅灶搬到院子里,就在院子里生火。

先洗牛杂,然后焯水,弄的干干净净,放一旁晾干水分。牛杂弄好了之后煮牛头,碎肉拆下来,也放一旁晾着,等明天和牛杂一起煮。

牛骨的腥味比猪骨重得多,不然赵明智也不会直接把牛骨送给赵单识。

这种牛骨一般人家处理不好,白送没人要。

赵单识对着白来的东西倒挺高兴,煮牛骨要冷水下锅,把血沫全都煮出来,而且要煮久一些。他边指挥徒弟煮牛骨,边在一旁讲解熬煮的要点。

等血水大致煮出来之后,赵单识和土地把牛骨捞出来用井水冲得干干净净,指挥刘二华用斧头把牛给劈开。

“师父,牛骨汤是什么滋味啊?”赵明台咽咽口水,“牛骨汤好喝,还是猪骨汤好喝?”

“各有各的滋味,要看看怎么煮。”赵单识看刘二华把牛骨劈开,整整齐齐地放在框子里面,笑问:“怎么着,累到了吧。”

“是有点。”刘二华气喘吁吁,将所有牛骨劈好,才去打水洗脸。

赵单识指挥二徒弟和三徒弟生猛火,他在大锅里面注入清水,又悄悄放了一斤灵泉下去,然后烧水,里面放花椒、葱结、生姜、黄酒、香醋等,把水烧开了,才放入牛骨。

“先大火炖一个小时,然后再转小火炖五个小时。”

“师父,炖那么久,会不会把水烧干?”

“不会,放心吧。”

院子里架起的这口锅还是以前赵单识做卤肉买的大深锅,里面装一百斤汤不在话下。

赵单识和三个徒弟下午哪也没去,就在家里拾明天要卖的卤菜和牛杂,汤锅在院子里咕嘟咕嘟地滚着,前几个小时还不觉得,等到下午的时候他院子里弥漫着一股十分好闻的荤香味。

赵金生下午原本想上山砍点柴,走到赵单识家附近,原本还饱着的肚子突然咕噜咕噜叫起来,他迈不动腿了,说什么都得过来看一看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么香。

“有人在家吗?”赵金生走到门口朝里喊了一句。

“有。”赵单识过来迎,笑道:“金生叔,快进来坐,聊聊天。”

“你们家煮了什么好东西?这么香。”

“也没什么好东西,炖了点牛骨汤。您尝尝尝。”赵单识笑着让赵金生坐下。

“这怎么好意思?”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以前您还老给我们家鱼吃呢?”

老爷子看见赵金生,抱着兜兜过来陪客,“金生呐,别客气,尝尝我们家蕴蕴的手艺。”

“哎,那我就不客气了,刚打门口走过,香得我迈不动腿。”

赵单识从锅里舀出一碗滚烫的汤,笑问,“您吃葱花不?”

“吃!”赵金生猛地点头。

赵单识于是在汤汤里放了一小撮葱花,然后又把片好的牛肉片放到锅里滚滚,再夹到汤碗里。他一共烫了两碗,老爷子一碗赵金生一碗。

“明台,去把我们的蘑菇肉酱拿出来,调两份蘸料。”

赵明台笑嘻嘻地站起来,“好嘞,叔,您想吃什么口味的蘸酱,吃辣还是酸,要么来个酸辣?”

老爷子喜欢香辣的,赵单识三个徒弟都知道他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