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霸总孩子去种田_144(1/1)

种一亩水稻大概要八斤种子,赵单识去市场上看了一下,好几种杂交水稻都挺优质,亩产八百到一千二百斤左右。

这些稻种价格不菲,一斤差不多要三十五到五十块,赵单识买了两百斤籼稻稻种,这里光稻种一项支出就花了七千块钱。

赵单识心疼得直念叨:“这稻种可真好卖,等我种成功了,我也去看看能不能直接卖稻种。”黎凭揉揉他脑袋表示安慰。

他买这个类型的稻种,结出来的稻子一斤也就一块五到两块六,稻种却翻了十倍有多。这也是在华国做农民不划算的原因之一,农民的利润已经被摊薄至极,成本却居高不下,还面临着水旱灾害等无数未知的风险。

赵单识说归说,这个稻子他肯定要种,那时候种出来的稻子他直接碾成米,省去中间商,就在自己的淘宝店卖。

这次种稻子,他打算采取耕细作的模式,用灵肥和灵泉水种,看品质,米卖二十到三十一斤,应该能赚不少一笔。

他打算好好种,就没用普通的稻子。他直接去守望号买了一批改良过的优质稻种,一公斤十五积分,一百公斤一百五十积分,也就耗去了一百五十生物能,稻种卖给守望号还赚近六十生物能,划算得很。

赵单识用灵泉水泡稻种育苗,五斤灵泉水,跟稻种的价格也差不多。

当然,成果也十分喜人。他买的这批稻种的出芽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九十,而且芽长得极壮实,播入预先平好的苗床中,没两天这些芽就育稳了。

他们只要等待秧苗长起来,然后再请插秧机过来插秧就行。

赵单识现在种的田多,单凭他们三个人已经完全忙不过来了,饶春花给他推荐了一个人,名叫饶春风,是她亲妹子。

饶春风命不太好,嫁了个男人不靠谱,每年去打工,钱不怎么见回来,过年却回来大吃大喝。她有一儿一女都在读初中,现在正是要钱要人的时候,老人帮不上忙,她一个人种十几亩地,几乎拿命来干。

一听赵单识这里有活干,饶春花立即联系上妹子,问她想不想过来试试。

饶春风也果决,二话不说过来赵单识这里面试,以勤奋和麻利赢得赵单识赏识,被赵单识定了下来。

“婶子,你家里的田怎么办?”

“我租给我几个妯娌了。”

现在出租有点不划算,不过好歹能保住本,她也能抽出身来挣这笔钱。

饶春风还有个打算,她大儿子已经读初三了,成绩也不怎么地,考高中考不考得上还是两说。

她打算先过来看看,要是赵单识靠谱的话,看能不能把大儿子也拉过来,马上就十六岁的人了,过来学一手本事,总比到处去晃荡好。

赵单识爽快地跟她签订协议,雇下了她。

另外两人却是勺子和牙子妹,他俩过来自荐。

勺子家夫妻两人都在村里,他给赵单识干活,家里也忙得过来,正好多赚一笔,一年也能多赚三万多块钱。他正值壮年,人品也不错,赵单识爽快地下了他。

牙子妹麻烦一点,她年纪已经比较大,做不了多少活。

见赵单识为难,牙子妹忙道:“单识,你别看我这样,其实我能做不少活,我那几亩菜地都是我一手打理起来的,你不是要种菜吗?我好歹有点经验,我也不求多,你每个月给我发八百、一千块钱工资就可以了。”

赵单识笑笑,“婶,看您说的,您这种技术型人才,哪能只给千儿八百啊?”

“这样吧,婶,您拿和文德叔一样的工资,一个月两千,包一餐中午饭,您早上七点半过来,下午五点半回去。您岗位也不固定,我看这里有什么活,我就给您安排点,活肯定比勺子他们轻松,行不?”

勺子和饶春风他们一个月三千,他们是壮劳力,要拿多一点。

“行行行,没问题。”牙子妹喜笑颜开,“那我哪天过来上工啊?”

牙子妹年纪大了,种菜又一直种得不怎么好,想在赵单识这里混碗饭吃。

“您哪天过来都行。家里的菜都安排好了么?”

“都安排好了,不会耽误这边。”牙子妹爽快道:“那我明天就过来,第一个月不要你的工资,下个月再算工资吧。”

赵单识笑道:“别,您要是不拿工资,就该有人戳我的脊梁骨了。那您明天过来喂鸡喂鸭,顺便烧烧火吧,先适应一下。”

“哎。”牙子妹欢天喜地地回去了。

老爷子看着她的背影,欣慰的笑笑。

赵单识抱过兜兜,随口问:“爷爷,您那远房亲戚,就容栖村那表叔,现在怎么样了?”

老爷子一脸晦气,“别提他,那好吃懒做的玩意儿。”

赵单识草莓被偷的事情没直接跟他扯上关系,不过后来一打听,挨打的三个混混都来自他们村,要说背后没他在推波助澜,老爷子死都不信。

“算了,”老爷子摆摆手,“反正也不怎么来往,就当没这门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