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第125部分阅读(1/1)

耪濉*br />

雷伯悄悄地在难民中找到了血气方刚的大个子袁存荣,对他说:

“你是中国人,我有件事叫你干,你敢不敢”

“什么事”袁存荣十分敬重这个为人正直的德国老头。

“古平岗有两个军用仓库,国民党走的时候丢下了,全是硝磺,你去炸掉它否则给日本人拉去做子弹,要死掉多少中国人”

“好,我去”袁存荣毫无惧色地回答。

袁存荣穿着一件大褂,悄悄来到位于公园当中的仓库,按照雷伯教的办法,先用褂子兜上一兜硝磺,再用这些硝磺在地下撒一条直通仓库的长线。两个仓库中,一个库是子弹,另一个库是硝磺。袁存荣在长线的这一头一点火,人还没站起来,仓库就轰地一声炸了。子弹在烈火中噼噼叭叭地炸响,两个仓库全报销了。

安全区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

南京市西北角这片学校、使馆、政府机构、高级公寓、私人洋楼林立的新住宅区,原是石头城中环境最幽美的地区,可现在,几十万难民潮水般地涌进了这片狭窄地带,每一幢楼房,每一间房屋都挤满了惊慌逃命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本地的、外地的,不认识的,都心慌意乱地背着包袱,挎着篮子,提着大件小件的日常用品,汇集到这片土地上来。一间普通的房间内住了2、30个人,只勉勉强强地一个挨一个躺下来。即使挤得像罐头中的沙丁鱼,还是容纳不下因战争造成的无家可归和有家难归的难民。于是,走廊上、院子里、马路边、树林中,一切没有房子的地方,全搭起了像防地震那样的芦苇棚子,似乎进入这片c有白布红十字旗帜的土地,就像从地狱进入了天堂。至少,宝贵的生命就有了保障。可以想象,在风雪严寒的冰冻季节里,几十万人密密麻麻地生活在一起,除了维护秩序,还要保证基本的生活条件,困难像10万大山因为,管理这一切的只是20几个教书的、经商的、传教的和看病的外国人。何况,自来水和电灯都停了,吃的米、喝的水、烧的煤都极少极少。而最难最怕的,是防备和阻止毫无人性的日军进入安全区,对可怜的难民实施的侮辱、掠夺、qg和屠杀

宁海路5号这座园林住宅的大厅中,彻夜亮着煤油灯。安全区的委员梅奇、雷伯、汉森、史密斯、希尔兹、李格斯、史波林等几个外国人轮流巡视,还日夜有人值班,负责接待难民的申诉和解决困难,记录日军暴行。

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些正义的外国友人们。他们的名字被永远载入了史册。

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和“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的27名外国人荣获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勋章。

魏特琳與紅十字會施粥處工作人員合影左第一人為魏特琳

这是正义与和平的奖赏。在他们蓝天一样纯净的眼球中,闪烁着慈善与友爱的光,蓝眼睛的梅奇牧师得知外交部里有1000多个中国伤兵,他冒着枪弹,手举着一面红十字旗赶去了,人道的旗帜保护了1000多人的生命。月黑风紧,梅奇牧师又举着红十字旗帜,把30多个国民党军的医官和伤兵梢悄地送上船。他与素不相识的中国军人握手:“等你们胜利的那一天,我还在这里迎接你们”

友好的西方人和受难的东方人站在一起。一位曾在安全区躲避过的军官向人们介绍了他亲眼见到的一件事:日本兵将抓来的300多个中国人押到一块空地上,正准备开枪扫s时,一位黄头发的外国人赶来阻止。日军不听,黄头发据理力争:“即使是中国兵,已经解除了武装,按国际法规定,俘虏是不能杀的”日本兵不听,举枪就打。这位外国人勇敢地站到了一挺机枪的枪口前,这位不知名的外国人救了27个中国人。

难民区没有粮食和煤炭了,李格斯教授穿着破衣服,带了一些中国人坐着汽车,到安全区外面去搜集大米、面粉和燃料。他拉来了难民们能充饥活命的物品。粥厂的大铁锅又冒赶了热气,手端着脸盆和饭碗的难民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高兴得向李格斯叮叮咚咚地敲打起饭碗。

李格斯开着汽车经过司法院大铁门时,正遇到院子里冲进了日本兵。他探头一看,几十个日本兵手挥刀枪,把男性难民一个个地用绳子捆绑着往卡车上赶。他快步走出院。麦加伦牧师见到李格斯教授,悲哀地摇摇头,不断用手在胸口划十字。李格斯走过去向日军的1个矮个子军官解释,军官指挥士兵用刺刀带李格斯离开。李格斯就是不走,他不厌其烦地说明这些都是守秩序的难民。3个日军冲过来了,你一拳我一拳地朝李格斯的胸部猛击。年迈的美国教授哪里是野蛮的日本人的对手,他疼得捂着胸口,用生硬的中国话骂着:“野兽野兽”

已经60多岁的德国商人史波林是上海保险公司的,他来南京办事。12月11日,日军的大炮朝安全区轰击,炸死了30多个中国人,住在华丽的福昌饭店中的史波林也受了轻伤。这位在欧洲战争中当了4年日本俘虏的德国人,重新燃起了对侵略者的仇恨之火。他没有登上回上海的外轮,他加入了雷伯设计的那个黑圈红十字的组织。这位德国老人在异国的土地戴着国社党图案的臂章,天天在安全区巡视。吃过中饭,他和美国人费吴主在宁海路上走着,院子里传来了呼救声。“是15号”两人一起跑进去,屋子里有4个日本兵,2个在搜索

柜子里的财物,两个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