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的敛财之道2(1/1)

书记的敛财之道2

韩江林当然清楚,考试虽然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主渠道,但这一渠道人满为患,一个职位动辄数百人,多者达两千多人竞争,面对这种千斤万马过独木桥的宏大场面,上级领导有可能感到是甚为可观的政绩,于每一个亲自体验考试的人来说,这样的考试即使有一个公平的评价体系,但胜与败在微粒之间,自然也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每每想互此,韩江林庆幸自己毕业早几年,没有参加唯有机会主义起作用的考试。

在主持南江工作的这段时间,韩江林感觉到了人才短缺的一个迫切问题,经过和岳父的一番谈话,韩江林觉得有必要纯洁和优化身边的工作人员。调整的现实理由是,南江现有干部老化、能写又能跑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各种汇报材料又多,镇里需要人才。

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在现有干部资源中调整,只会产生两种结果,调整到如果岗位的干部喜,调整到不如意岗位的干部忧,心怀欢喜的干部只不过认为把该予他们的,给予了他们而已,忧的干部则认为领导无端地剥夺了他们的权力。韩江林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本着一个原则,把他们认为不可能得到了给予他们。韩江林利用县机关开展教育活动,需要抽调人员的机会,把办公室主任王昌能等几个主任和股站长,推荐到县教育办公室,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县里的领导,增加获得提拔和调动的机会,同时,韩江林把身边的人推荐到领导身边,间接地替韩江林作了政治上的宣传。空缺的股站长职位由副职暂时代理。把几个表现突出的村官抽调到镇里出任副股站长,为他们将来在政治上的进步打下基础。这一调整方案使南江的干部形成皆大欢喜的局面。长期任副职的老同志终于主持了股站的工作,对韩江林予以很高的评价,私下里说,韩镇长年纪不大,善于平衡各种关系,协调复杂矛盾,政治上非常成熟。韩江林乐于听到这样的评价。

韩江林没有把一次小小的干部调整提高到政治层面,他不过是利用了人们的心理预期,对于政治上不要求大的进步的老同志,把他们想要而长期得不到的给予他们;对于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年轻同志,则把他们或许不曾想到的给予他们。人是现实主义者,韩江林给了他们一个台阶,他们跃上一个层面思考问题,看到随韩江林会前途,自然愿意站到韩江林旗下,跟随他一起打拼江山。再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从人情上考虑,韩江林投之以桃,他们会报之以李。

担负新责的老干部热情调动起来,年轻人输送了新鲜血液,展现了活力,南江的工作空气焕然一新。周世忠到办公室一月,里里外外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表现不俗,韩江林破格让他代理党政办负责人。

韩江林游了一会,久不运动,身体有些支持不住了,坐在石头上晒太阳。周世忠在嶙峋的石岸边潜游,他冒出头的时候,兴奋地叫起来,抓到了,我抓到了一条角角鱼韩江林看他兴奋过了头,微微一笑,真个孩子气。想起养父曾经告诉过他,年轻时候在清水江摸角角鱼,银手圈卡在石洞里出不来,人差点溺死水底,后来幸好手从手圈中抽了出来。小周把鱼摔向韩江林,韩江林拣了起来,抬头看见小周往远处游去,警告说,小心石洞有蛇。小周头也不回,这里没有水草,不会有蛇。

小周在水底折腾一个多小时,摸到六条角角鱼。他提着韩江林用草串好的角角鱼,得意地说,在农村,煮一大钵鲜汤,老者可以喝一盅小酒了。

韩江林说,前几年电打得厉害,潜水摸的话,角角鱼的影子都没见,说明这两年我们的禁渔措施起了效果。看到小周微笑,韩江林有些不好意思,觉得刚才的话唐突,又太官腔。在官场中久了,凡是民生问题都归结于政治的结果,从个人来说,这是一种职业病,从官员群体无意识来说,是不是陷入一种狭隘的思想泥坑了呢

小周说,捕鱼是一种习惯,以改变数千年以来沿袭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每到禁渔期,我在村里组织年轻人在河边巡狩,仍有人敢冒天下大不韪,偷偷下河电鱼。

韩江林说,禁渔和其它许多规定一样,要在禁止和民生的愿望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