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面对白天鹅(1/1)

癞蛤蟆面对白天鹅

张胜波说,不是你想不想当的问题,这是人民群众的看法,人民群众眼睛是雪亮的,谁行谁不行,群众看在眼里,你不想当可以,但不能阻止群众的当家作主的愿望,对不对资本以利润为目标,官场上的干部以升官为目标,谁上台对他们最有利,他们就有可能挑选谁,翻年乡镇开人代会列,风生水起,先搞个舆论,组织下来考核干部,推荐书记镇长候选人时,干部们心里有个数,有利于票数集中。

刘主席说,三十不培养,四十不提拔,五十不留任,你老张在乡镇苦过了,累过了,思谋功成身退,赶五十之前调县直部门享清福

张胜波侧耳探听窗外有没有声音,神秘地注视着刘主席,举起两只筷子摇了摇。韩江林不明白张胜波暗示的意义,望着刘主席。

刘主席向韩江林作了解释,张镇长的意思是两条腿走路。

韩江林同样不明白什么叫两条腿走路。刘主席说,原来干部升迁只有一根独木桥,上级组织提拔,叫自上而下,乡镇人代会成立之后,干部提升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提名参选,这叫自下而上,不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组织仍然是关键,最好的办法是争取组织提名,自下而上那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办法。

刘主席对张胜波说,如果组织上不安排选举任务,只有等到换届了。

韩江林听出了刘主席的话外音,如果组织要你留任,你老张还得和我们同甘共苦。

张胜波摊开双手,满脸无奈。

9

事后,韩江林经常想起这次谈话,觉得非常滑稽和搞笑。三两个人边喝酒边讨论干部任用,在掌握干部任免的上一层,书记县长们是不是经常用筷子比划着讨论干部的提拔升迁呢行政职级在普通干部眼中极为重要和神圣,为了获得职务提升,他们愿意付出全部的智慧,服务于所就职的政府和人民,干部们勤勉努力一生,就是希望得到上级认可,并用职位予以肯定和褒奖。如果升迁只是领导筷子前的一道大餐,是利益分配的法码,干部的升降调整在酒气熏天的言谈中出笼,既是对低层干部虔诚之心的亵渎,也是对官场政治的天大嘲讽。

韩江林曾经问刘主席,不按照组织的意图向代表拉选票,是不是违背了选举法刘主席微微一笑,似乎笑责韩江林不谙政治。张胜波说,现今被查处的违反选举法案件中,只有用钱向代表购买选票的案件,向代表宣传某一个干部的优秀政绩,属于法律允许的范畴,代表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志愿提名选举优秀干部为人民服务,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这番话里让韩江林明白,基层干部对民主政治自己的理解方式,这种理解既有灵活的适用性,也有现实的深刻意义。按照一般书本的意见,基层干部素质不高,思想意识落后,对上级政策的理解程度非常肤浅。这番言谈使韩江林明白,专家对社会现实的许多看法体现为偏颇的个人主观主义,没有对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广泛接触,更没有深入了解基层的政治生态。恰恰是这些率真粗鄙的乡镇干部,深谙基层的政治之道,用独特的方式理解并执行上级的决策。有时候低层干部的政治行为与上级的政策观点并非统一一致,但是,在地域广大、发展程度极不均衡的国度,强调一成不变执行一个统一的政策,不正表现为天真的理想主义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表现,恰恰是对非现实的理想主义的某种修正。基层干部以独特的治世之道与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构筑了基层政权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