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之谜(1/1)

身世之谜

兰晓诗孙浩重复了一句,马上热情地向兰晓诗伸出手,说,晓诗,白云县的北大才女,才情可比苏小妹。

兰晓诗对孙浩过度的奉承平淡如常,伸出手和孙浩礼节性的一握。孙浩意犹未尽,前年我还在团委当书记,我们主办大学生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活动,你的一席话可是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哪阵风把大驾吹到本小镇

张胜波镇长、刘永键主席听到才女兰晓诗到来,抹着红扑扑的脸面迎出来,一边问寒问暖,一边打听兰晓诗父母的情况,他们一改常态,表现出长者的关怀,热情地邀请兰晓诗和韩江林,晓诗,韩镇长,快进屋吃饭,整整一天泡在雪地里,喝杯酒暖暖身子。

兰晓诗叫他们叔叔,从容地一一见过。老成的镇干部或得到兰晓诗长辈的提携,或生病得到兰晓诗母亲的照顾,年轻干部大多仰慕兰晓诗的才名,都过来围着兰晓诗。兰晓诗竟然像到了亲戚家里一样。看到韩江林和兰晓诗那么亲密,人们看韩江林的眼神变得更为丰富和复杂。韩江林小小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当韩江林怀着得到满足的虚荣心和兰晓诗一起回屋,待韩江林关上门,刨开掩埋的炭火,重新加上炭,屋里渐渐暖和起来。两人面对面围着炭火坐下,韩江林眉目含笑,温情默默地打量兰晓诗。能和兰晓诗在一起是他梦寐以求的心愿。在这个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月天,兰晓诗以在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韩江林面前,让他的心灵如沐春风。但兰晓诗并没有让他的温情延续下去,迎面端起一盆冷水朝他泼过来,严肃地问,韩江林,这就是你自以为得意的生活,你就在这样的生活中终了一生吗

韩江林以为兰晓诗开玩笑,嬉笑着说,与群众把成一片,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一点事情,这样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吧。

兰晓诗轻轻哼一哼,以沉痛的目光注视着韩江林,鄙夷地说,韩江林呀韩江林,我真没想到,一个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一个在首都北京受现代教育出来的人,和这些人为伍,居然自鸣得意,是不是在他们中间显出你的高大,显出你的才情,显出你人生的价值亏你还是省委组织部选调的优秀大学生呢,没想到三、四年不见,你的人生目标这么浅薄,思想境界竟然如未受教育的农民

韩江林脆弱的心灵被刺痛了,心儿在流血,呆呆地看着兰晓诗。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刚才和乡干部们有说有笑的兰晓诗,转眼间变成了一个他所不认识的人,并用刻薄的语言鄙夷他,鄙夷和她套近乎的干部们。

韩江林无助地望着兰晓诗,你说我该怎么办

不是我说你该怎么办,而是你怎么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你以为搞一个茶场,向农民灌输一点科技知识,就能改变中国的农业生产状况,就能改变农民的命运,农民的命运自从传统农业文明定型和成熟的时候就确定了,你,包括任何充满智慧的人都不可能通过局部的努力改变农民的命运,要改变农民的命运只要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改变获得物质能量的方式,以及改变传统农业文明的思维方式。

在兰晓诗急风暴雨般的猛烈打击下,韩江林试图固守最后的阵地,以作垂死挣扎,他喃喃地说,科技扶贫就是要改变传统产业结构。

兰晓诗瞪着美丽的大眼睛,不依不饶地乘胜追敌,这种琐碎的工作是你做的吗一般农技学校的学生都能承担这样的工作,你牛刀杀鸡,还自以为得计,津津乐道,这种不计效益的行为正是时下通行的政府行为模式,倡导什么大学生村官,唯文凭论,除了作秀的意义,在农村现行经济结构条件下,农村哪里还需要大学生发挥才智的地方不考虑投资效益的暴发户行为,以网络病毒的危害方式吞噬着中国有限的财力。

我怎么办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是一个国家干部,只能以国家干部的行为方式行事,难道一个人能改变环境吗

当然可以,一个高素质的人应当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通过自身地位的改变,使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便于有效,或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改变环境。

可是

兰晓诗打断了韩江林的话,说,男人最好不要事事犹豫,要有成就事业的定力,关键时候想好你需要什么,思想决定出路,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锲而不舍地朝目标努力。

韩江林笑道,我想当管干部的组织部长,我想当县长,这能做到吗

兰晓诗注视着韩江林,这真是你想要的吗只要你想,你一定能够做到。

韩江林心虚地说,小声一点,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让人听见,笑话我不自量力,有野心。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官场上不想当官的公务员,必然不是一个好公务员,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如果你资历,有野心,借助某种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别人会敬重你,畏你三分,如果小心谨慎,整个一只缩头乌龟,别人会毫不犹豫地踩着你的背往高处爬,只问目标不问手段,成者为王败者寇,这是官场两条铁定律。

兰晓诗这几句话没有了的鄙夷态度,说得中肯有理,韩江林赞许地点点头,好像你是宦海老手。

兰晓诗笑笑,没骑过马儿,还没见过马儿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