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1)

尹行是个没下过厨的,而木辰和水牧两人接到松月急报先回去了,就留下木青一个。

偏偏木青是尹行这班子侍卫中最小的一个,旁人都疼着他让着他,没让他干过这种活。

这下倒好,留了三个大老爷们,左看右看也只有舒笙一个像个会做饭的。

不过嘛……舒笙只会做面!

当初刚遇见舒笙的时候,尹行就是吃的他做的青菜面,虽然说手艺是不错,但是搁谁连续吃一个月面也是会疯的!

眼见厨房的烟囱里开始冒了柴烟,原本在外头溜达的木青一个鹞子翻身就进了院儿里,撒丫子往厨房蹿,道:“先生,咱能不吃面了吗?”

舒笙挽袖子的手顿了顿,转头看着他眨眼,尹行在折着柴禾,也眨眼。

木青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委屈道:“先生,咱能换别的吃吗……。”

尹行也略有些期翼的看着舒笙。

舒笙左右看看,豁出去的一卷袖子:“成。”

尹行笑眯眯的帮他烧水,转头看木青:“尹城那边什么事儿?”

“哦,边关出了点儿问题,可能要打仗。”木青道:“不过近日没什么大问题,那边还有许瑞他们呢,皇上也没急着找您回去。”

尹行一听,微一皱眉,问道:“打仗?哪边儿啊?”

上次打仗还是两年前了,边关一直挺安生,怎么突然就打起仗来了?哪边不要命的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木青道:“木辰传来的信上说是白契那边可能在闹内讧,结果闹到边界上来了,之后他们那边有几个人丢了,刚好就丢在我们的边境内,白契在跟于青城城主要人呢,那边也蛮横,一来二去,就扛了梁子。”

他挠了挠下巴,继续道:“他们大概也知道您不在城里,才这么放肆吧,不过目前看来还没把许将军他们给惹毛,所以还没打起来。”

实际上天青城正儿八经的城主还是尹行,敢在天青城闹事儿,白契也算的蛮得力的。

舒笙下好米,边洗菜边道:“白契丢人只是借口吧?谁家丢人丢别国去了还闹的要打仗?”

木青左右看看,他家主子都在烧火了,自己还站在那儿当木桩实在有点不太像话,于是便走过去帮着舒笙择菜,笑道:“可不是吗?可没听说过他们胆子这么大了,估计是吃错药了。”

尹行一边折着柴禾一边看木青跟舒笙站在一起,咋看咋扎眼,干脆起来把木青拽开:“你去添火。”

自己站舒笙旁边,身心舒畅了!

木青瘪瘪嘴,站一会儿都不行了啊?真是的。

舒笙倒没什么反应,认认真真的洗着菜道:“看样子这丢的人得有些份量,不过他们这么兴师动众,估计是早就计划好了的。”

边说边转头看尹行:“要不你回去?”

尹行一瘪嘴:“尹城还没叫我呢,急什么?”

舒笙瞪他一眼:“人家是君你是臣,哪有臣等君喊的呀?”

“我还是他哥呢!”尹行瞪着眼道。

舒笙无奈,皇家少有他们这种类型的兄弟,哪个不是君臣分明呀?也就他们尹家是以兄弟论君臣的了。

折腾来折腾去,一顿午饭总算是折腾好了,炒菜什么的不是压力,只是做的饭有点点失败——一半有点儿夹生,另一半有点儿糊。

捧着碗,木青眼泪都快下来了——这辈子都不想吃面了!总算有米饭吃了。

舒笙是个敏锐的,虽然尹行一直说没关系,尹城还没叫他回去就表示事态不紧急。

但是从做饭那会儿到吃饭时候他都有点儿心不在焉,虽然表面上还是跟舒笙嬉嬉闹闹,也会帮他夹菜什么的,依旧这么无微不至,但是舒笙就是感觉得到他心里在不平静。

这不平静就像是在静湖中投了一颗小石子而激起的涟漪,一圈圈的扩大,虽不如浪涛一般翻江倒海,却也足够让人心神不宁了。

待一顿饭吃完,木青去洗碗,舒笙便决定跟尹行好好谈谈。

尹行一脸纳闷儿的看着舒笙在他面前理了理衣袍,然后坐定,一副老生常谈的架势,就挑眉:“干嘛?”

“真的不担心啊?”舒笙问。

尹行一拧眉,道:“也没有很担心……。”

舒笙抬手揉揉他眉心,笑了笑道:“担心就直说,要回去也直接说就好了,方便带我就带,不方便带我我就在此处等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一个穷书生,也帮不上你什么忙,你总不能耽误了大事儿。”

“……没。”尹行听他一句说完,眨眨眼,知道他误会了,赶紧道:“书呆,其实不是……。”

说一半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尹行微微一弯眼睛,站起来摸摸舒笙的头顶,道:“我还没想好。”

“没想好什么?”舒笙仰头看他。

“没想好怎么去做。”尹行弯腰从背后抱住他,在耳廓上亲了口,惹的书生红了脖颈,道:“你跟我一起去天青城,如何?”

书生点头。

他总觉得尹行越发的患得患失了,但是又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

从当初在松月解出妄文集中所言,尹行将会殒命于兵祸之后,舒笙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一直记挂着。

此次若是真要打仗,舒笙虽然嘴上说的坦然,然而实际上却是心口不一的。

总觉得,让他一个人回去,也比不得一起死来的重要。

这何尝不是一种患得患失?

舒笙脑袋后仰了一下,仰头看着上方尹行的脸,勾了勾手指笑道:“不是说我冷落你了吗?”

尹行微微一笑,低头轻轻一吻。

舒笙一边闭着眼睛亲吻,一边觉得自己矫情,不过倒是挺喜欢这种感觉。

从前无牵无挂心比天宽,不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只是恰好,还没有遇到那个能牵动他心魂,并且足以让他患得患失的人罢了。

……

必不可少的欢愉缠绵在天际将白时得了停歇。

舒笙躺在因为怀里,脑袋枕在他胸口上,耳畔全是强而有力的心跳声。

舒笙静默的躺着,睁着眼看着床帐上方暗隐的花纹,默默叹气。

他有点儿舍不得这个小村子,舍不得村里的孩子们,舍不得这个小小的家,舍不得院里的鸡鸭,连同田间小路都觉得有几分不舍。

不过再不舍,也比不过此刻感受着这人的心跳与体温来的重要。

人啊,总要有些牵挂,有些足够患得患失的东西,才能算是真正的活着呢。

舒笙微微笑了笑,带着一身疲惫与心安,睡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不是书生矫情,是我最近有点儿矫情了。

开了个新文文案在存稿,在文案上挂着呢,这文完结后才会开,有兴趣的可以收一下。

暂不开文是为了挽救我这无可救药的‘没有一篇文完结’的病症!

、第47章 天青

舒笙醒来的时候,已经身在马车中了。

他的脑袋正枕在尹行的大腿上,尹行的一手扶着他腰际,一手摸着他的头发。

马车摇摇晃晃,舒笙与尹行也跟着摇摇晃晃。

舒笙睁着眼发了好一会儿呆,听见尹行问道:“醒了?”

舒笙一偏头,正好对上尹行那双笑眯眯的眼睛,微微皱眉爬起来:“走了?”

“嗯。”尹行点头:“说不担心还是有点儿担心的,我怕许瑞和罗昌他们两处理不了,毕竟白契那边的人擅长卜算,虽然不知道现在那群家伙的技艺如何,万一还留着点儿本事,搞不好许瑞他们得吃亏。”

舒笙愣了愣,揉了揉有几分抽痛的太阳穴,道:“你还信这个啊?”

尹行脸挂无奈,拿了帕子递给舒笙擦脸,道:“连鹤归山我都跟你去过了,我说不信那不是忒假了?”

舒笙从善如流的接了帕子擦了脸,又见尹行递来一个油纸包,里面几个冒着热气的肉包,又摸出来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给他添上水,示意他吃饭。

舒笙也觉得自己饿坏了,昨天的米饭没做好,自然没吃多少,晚上又折腾了一晚上,这会儿感觉这几个肉包成了美味珍馐一样。

不过书生毕竟是书生,那股不合时宜的斯文还是有的,尹行在一边看着舒笙一手拿包子一手端茶杯,吃喝不紧不慢,心里就捣腾。

书呆子都这样儿吗?走哪儿都端着一副斯文劲儿。

不过再想想,也不尽然,至少这书呆发起脾气来还颇有几分骇人的。

正吃着,木青从车外探出头来,道:“爷,我听金焱说,白契那边丢了好几个人,好像还丢了个王爷呢,也难怪他们闹这么大了。”

尹行一挑眉:“几王爷啊?白契那边那老头一气生了二十八个,死了两个还剩二十六个不都是封的王爷吗?丢的哪个?”

“都不是。”木青道:“丢的不是儿子辈的王爷,是兄弟辈的,最没用肚子最大的那个。”

“呵。”尹行嗤笑了一声:“那个呀?说不准是故意扔的呢,搁谁有那么个饭桶养着也会心烦,想方设法弄死他。”

“怎么饭桶了?”舒笙端着杯子喝茶,好奇。

听说白契那边的皇帝特别好色,后宫三千佳丽,他别说有三千那么多,不过一二千还是有的,舒笙想了想那场面,就替他渗的慌,那么多女人,难免争风吃醋,想想就头疼。

“那个黄岩是白契那老头子的弟弟,喜欢跟黄瞿那老皇帝抢东西,从小抢到大,不过皇位这事儿上没抢赢,就转手抢别的东西。”

“什么?”舒笙眨眨眼,这种宫廷秘闻,尤其是别族的宫廷秘闻,是很难听到的。

尹行笑了一声,不屑道:“那可多了去了,抢穿的抢住的,仗着他爹给他的一道免死圣旨,把黄瞿吃的死死的,平时在宫里也是横行霸道,后宫也常去,看上他哥哪个女人了,招呼也不打就地正法,那就是一无法无天的小王八蛋!”

舒笙皱了皱眉:“混账成这种样子也是少有,黄瞿就没半点儿办法治他吗?”

尹行摆摆手,道:“黄瞿哪儿能治他呀,那胖肚子螃蟹把那道免死圣旨随身揣着,有先帝遗诏就没人敢动他,知道黄瞿的那两儿子是怎么死的吗?”

舒笙摇摇头:“一般来说,宫斗自相残杀吧……。”

尹行摇头:“不是。”

他凑近舒笙,沉声道:“黄岩那个不是东西的,男女通吃,黄瞿死掉的那两儿子是因为长的俊秀些,被黄岩那个畜生给看上了,捉回自己王府里给强了,养着玩儿死的。”

舒笙张大嘴,傻住了,黄岩这还是人吗?那是他亲侄子啊……。

“所以黄瞿是恨死他了,偏偏又没法处决他,他老爹身前挺宠爱黄岩的,给他了好些武艺高强的护卫保护着,黄瞿这皇帝也是真窝囊。”

这么一说,那个黄岩的失踪,也就不一定是偶然,也不一定是失踪,说不定就是被黄瞿给暗算了?

一行三人走了半拉月,终于到了天青城,许瑞和罗昌两人带了几千兵将出城门迎接。

兵将们分两列整齐站于城门前,许瑞和罗昌两人骑着高头大马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