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5(1/1)

风雨的洗礼,在原址上不留痕迹,先旗和艾米租住的那座楼已经被人彻底拆除。一个正在施工的小伙子对他们说,政府将在这里修建一座公园,你们明年春天来,这里会有成片的鲜花、草地和人工森林。

曲宁看见果果的眼睑,有两滴泪珠,她慌忙擦掉了。闭上眼睛,果果双手合拢,口里默默祈祷:愿春天与你们同在。

回转的路上,他们乘坐的taxi在通过雄楚大街的街心转盘时,被交警突然拦住了。交警很有礼貌地朝车内敬礼。曲宁紧拽着果果的手,果果的手比曲宁的手抖动得更加厉害,掌心有汗水渗出。

交警朝车内看了看,目光停留在了司机的脸上。曲宁使劲捏住果果的手,把她的手都捏疼了。

那个交警对司机说:“你车子的后胎快没气了。”

司机下车查看,果然后胎没气了。他把车开到路边的一家修理站,小心地问果果:“需不需要等一会儿?就一会儿。”

曲宁拉着果果说:“我们还是走吧。”

回到水蓝郡住所,曲宁又开始闷闷不乐。他不知道春天什么时候可以重来?鲜花,草地,森林,那一切似乎已经和他非常遥远了。

间歇性的生理反应,把曲宁折磨得不成样子,也把果果弄得精疲力竭。每次的激动不安,失眠头痛,继而畏光寒冷,抽搐惊厥过后,就预示着那个隐藏在骨子的魔鬼将要出现。它们从他的骨头缝中钻出来,沿着全身的血管和神经进入大脑。这时,曲宁的头就像是要爆裂了一样,恰恰,果果又总是力不从心。

做过电台节目主持人后,果果学会了怎样去洞悉别人的内心,也学会了怎样去关心别人的伤痛。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除自己之外,全世界所有的人都与己无关痛痒。有一次,一个打进直播室电话的女孩告诉她说,她一个人在家,正在收听果果主持的节目,身边就是打开的煤气。果果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她生气地问,你开什么玩笑?那个女孩听过她的话,伤心地哭了起来。她这才觉得问题真的有些严重。她对她说,你不妨关掉煤气,把收音机音量开到最大,我有话对你说。后来,她一边和那个女孩周旋,一边把线路切换到导播,让导播调出那个女孩的电话号码,通知了“110”。但从那以后,女孩再也没有打进电话了,她的生死,竟成了果果悬在心头很久的一块石头。

现在,曲宁也是她心头的一块石头。

果果去武昌首义路的省图书馆,她希望从文献资料中,找出与曲宁有关的蛛丝马迹。有一本教科书上说,海洛因的成瘾作用很强,每天1次,连用1至2周,病人就可以成瘾。应用过量的海洛因,可以导致急性中毒。主要症状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血压下降、紫绀、尿少、体温下降、皮湿冷,肌无力,最后死于呼吸麻痹。

她联想到曲宁每次发作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觉得教科书上这些似是而非的表述,离曲宁有了一些距离。据他说只吸食过几次,而且涉毒的时间也不长,更不连贯,不可能这么快就成瘾。可是,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些症状,又是她亲眼所见的,虽然和书上的描述不太确切一致,但肯定不是无病呻吟。她开始怀疑自己最初对曲宁的判断,更怀疑曲宁当前的心理状况。

果果找到武汉一家最大的戒毒所,仔细地询问了戒毒医生。她以电台记者采访的身份和医生交谈,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一个正在作案的间谍。电台发给她的临时工作证早就上交了,她用谎言欺骗医生,却没有欺骗自己的良心,如果那个医生执意要查看她的记者证或者工作证什么的,她就只好实话实说。还好,那个医生友好地接待了她,使他们之间的交谈得以非常顺利地进行。

只肯为你勇敢(2)

医生在听完果果的陈述之后,沉思了片刻。他说:“初次吸毒人员会产生难以抗拒的紧张情绪,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暗示,就像一个生病的人感觉自己病入膏肓一样。从你讲述的情况来看,这是一个非常自闭的男孩,他有明显的心理缺陷。与其说他是对毒品的依赖,不如说他是对情感的依赖。他有可能由于家庭关系的紧张,导致情感欠缺,因而他需要在社会上寻求补偿。一旦得到时,他特别害怕失去。长期紧张、焦虑的情绪,加上外部突然的剌激,我指的是毒品的乘虚而入——”医生顿一顿,继续说道,“他出现了强迫性妄想症。由此,他派生出许多类似疾病的症状。其实,他的体征正常,那些症状只不过是他向外界求救的一种情感信号。这时,对于一个心理疾病患者,情感干预比药物干预更为重要。当然,他要去医院,或者来戒毒所作全面的身体检查,如果没有身体方面的问题的话,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

果果注意到医生在谈话中,始终使用了“吸毒人员”这个词,而不是书上所说的“病人”。这给了果果极大的信心,她相信正如这位医生所说,曲宁的症状只是紧张情绪的反应,而不是真正吸毒成瘾。即使是真正吸毒成瘾,但他还不算是“病人”,他是可以康复的。如果曲宁是另一种情况,是心理缺陷,那她果果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