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9(1/1)

概量出了每张苗床的大小,苗床宽度定在了1.5米,土壤的深度大概为7、8厘米。将还没烂透的苜蓿草捡干净后。用米筛子筛出了合用的细土用来盖稻种。

热心的莲嫂还特意找来了半口袋她家去年用剩上去磷酸钙肥料,说是混进了土里,能让秧苗长得更壮实。小鲜在讯问了莲嫂去年家里稻谷的产量只要区区四百斤后,坚决不赞同用那口袋肥料。

“亩产才只要四百斤的肥料,我的稻种用了,还不是要被毒死,”小鲜打定了主意,让山里的土壤愈加贫瘠的祸首就是那些肥料,都说中国的粮食产量是上去了,那都是靠肥料砸出来了(这个是真的,同志们,偶们都在吃化肥粮呀)。在这样折腾下去,土质毁了,一百年后,你让中国人吃啥。

一切都预备妥当后,小鲜才下了稻谷,再铺好表土后,旱育秧苗算是初步完成了。

那时分诸时军的稻子还没种下去呢。

原来小鲜嘴上不说,心里却有些恼火诸时军不把她的农田当回事,在得知外公要用水育稻秧的方法后,她就唱对台戏似的用了旱地育秧的法子,不同的培育方式,播种的工夫也不同,算起工夫来,要比诸时军的水育秧苗早了一个星期。

二月中旬种下去的秧苗,到了三月初就可以拔秧插苗了。从播种到长秧,有一个人可比小鲜还要急。

莲嫂每天收拾完了伙计,就蹲在了地头上,她家的汉子往年外出打工去了,家里的地也就没种费劳力的水稻,只是中了些青菜丝瓜,不需求天天看着。

秧苗种下去过了大半个月,连诸时军那亩迟了七八天种下去的水秧苗都吐了芽,抽出了叶子,小鲜的那三分苗床还是没有动静。

“小鲜啊,要不咱在换个法子,跟你外公一样改成了水秧苗,村里都是用那种法子养苗的,你用旱地,怕是长不出来了,可别白白糟蹋了稻种。”

“小鲜啊,要不我再去跟村长要写稻种,在旁边再养一床。”

到了最后,也就是第十天的样子,诸时军迟种下去的秧苗都曾经可以分种插秧了,莲嫂再也沉不住气了,你说小鲜那伢子才七岁,咋就那么沉得住气,“小鲜啊,要不你跟莲嫂一样,不要种稻谷了,干脆种些芋头番茄,那些玩意儿好种。”

小鲜也憋不住气了,倒不是由于地里的稻种,而是由于莲嫂的啰嗦,“莲嫂,你别念叨了,明天,就明天一大早,你去地头看看,一早准保就能看到稻种发芽了。”

莲嫂还是不信,你说小鲜那娃咋就那么爱面子嘞,不过这话莲嫂可不敢在小鲜面前说起,你看人家爷孙俩,各种各的地,谁也不问对方的地长得怎样样了,各自的底气都很足,她一打下手的,也真实不好插手。

话虽如此,第二天一大早,莲嫂还是比往常延迟了一个小时,跑到了村头的那几亩地里瞅了瞅,这一愁,还真是看出了点名堂来,地里的秧苗长出来了,不大的三分地里,长出了近千棵的秧苗。

接上去的几天,不断到了小鲜被迫去寺庙“上学”的前一天,再站在了葛村的地头时,放眼看去,满目的绿油油,秧苗的叶子足足比其他地里的秧苗大了三倍不足,高度也比诸时军的分秧苗高了一半,用了复杂的话来对比,诸老爷子的那亩秧苗是清秀的江南少女,而小鲜的那三分秧苗就是典型的东北壮汉。

待秧苗都长到了十公分长短的样子后,就得末尾插秧了。本来打算的一亩多地的稻种,养成了秧苗后,看着势头,种个三亩地不成成绩。

秧苗成熟后,就该分秧了。莲嫂可不肯让小鲜帮忙,说是地里有蜇人的蝗子,就找了几个和她一样闲赋在家的葛村妇女,一人送了五个野生的鸡蛋,各自拧了条湿毛巾盖在了斗笠上,又挽裤管口,齐了几个人的气力,一同下了地,把长势喜人的稻秧从秧床上移到稻田里。

小鲜不能下田,就站在了田埂上,看着大人们插秧。只见莲嫂手里抓着一小垄的秧苗,脚肚泡在了水里,用食指和中指分开了苗,大拇指往了水里的软泥悄然一按,秧苗就服帖地进了水田。

秧苗是按着顺序从西往东插的,小鲜看得手痒,又不好逆了莲嫂的意思,就抓了把秧苗在手里。手中的秧苗根须发达,叶脉分明,只见小鲜的手瞅准了水田的一处空,秧苗呈了抛物线的一划而出。

稻秧稳稳妥当地就入了土,激起了一小片雨花似的水花。莲嫂见了,,朝着地头叫了几句后,也就罢了。小鲜听了哪肯停下,手里的秧苗就跟邻家小花脚上常玩的尖子一样,一株一下,飞向了水田的各个角落。只需是看准了距离,“飞秧”种下去的秧苗,长势可是一点都不会比寻常的插秧差。

本来估量需求一天的插秧工夫,在了小鲜的“干扰”下,延长成了半天。莲嫂还不放心,特意将三亩地的秧苗都查了一遍,在确定每株苗都插得蹦儿背直,她才上了田埂。

插秧那会儿,诸家屋后的白梨树也大丰收了,诸老爷子给村长家,三狗子家分了几斤,又打算过几天给李家和大巫师也送去几斤。都算好了后,再再点了点剩上去梨数,竟还余了三百多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