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1/1)

有这样的经验,一件事拖到某个时候,忽然现再不去做,压力就会大到痛苦的地步,于是你就赶忙去做了?为何你会有这样的改变呢?那是因为痛苦和快乐在你心目中的位置互易之故,突然之间你觉得再不采取行动将会比拖延下去更令你痛苦。

“一个人在事还没做好之前便想逃避,待事到临头会觉得更痛苦”━━塞尼卡

是什么原因让你不敢去接近朝思梦想的人?是什么原因让你不敢着手进行计划已久的事业?为什么你一直迟迟不节食?为什么你不赶快完成论文报告?是什么原因妨碍了你实现美梦的行动?

答案很简单,就算是明知道那些行动对你绝对有好处,能带给你许多的快乐,却未去行动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你有些瞻前顾后,以致于错失掉大好机会。难道你担心想接近的人会给你吃闭门羹吗?难道你害怕新事业若失败会连累到目前的工作吗?难道你担心节食会使肚子饿得难受,最后受不了而吃得更多,结果体重反而更增加?难道你怕投资失败而蒙受金钱的损失吗?如果所担心害怕的都不幸猜中,那为什么又要去尝试呢?

对于大部分人的感受来说,“得到”所会带来的快乐远不如“失去”所能带来的痛若。请问,尽力防止十万元被偷跟努力去赚十万元,你会选择哪一项?事实上大多数的人宁愿多花精神守住他们已有的,而不愿冒险去追求心里所希望的。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安东尼·罗宾斯

对于这股孪生力量,经常有人会问起我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既然痛苦对我们的影响较快乐为大,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已经吃过苦头却仍不改呢?答案是他所吃的苦头还不够,也就是说他所承受的痛苦尚未达到“临界点”,因而不足以使他改变旧有的行为。如果你曾经因某种行为让人受不了,后来却改掉了这种行为,那很可能是你感受到没有朋友的痛苦达到了临界点,而不想再承受下去的结果。当痛苦能把我们的感受带到这种地步时,它就成为我们的朋友,促使我们为得到快乐而拿出新的行动,终于产生新的结果。这种现象并不限于人际关系方面,在生理方面很可能你就会有过这样的经验。譬如你因为身体胖得挤不进飞机的座位、穿不下过去的衣服、上楼梯就猛喘,终于有一天你气急败坏地喊道:“我受够了!”然后就作出了个减肥的决定。是什么原因让你作出那样的决定呢?是不是因为你不想再受这样的痛苦,而想得到未胖之前的快乐所致呢?

当然,痛苦和快乐尚有程度之分,譬如说“屈辱”就是一种较强烈的痛苦,而“不痛快”就是一种较轻微的痛苦,然而不管痛苦的程度是强或是弱,总都是我们作决定时得考量的一个因素。同样地,快乐在我们作决定时也扮演和痛苦一样的角色,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行动就是因为对快乐有所期望而展开。快乐也有程度强弱之分,然而什么样的快乐是强、什么样的快乐是弱,那就有赖各人的主观认定。譬如说午餐时间你要到外头去吃饭,途经公园时正好有一个交响乐团在演奏贝多芬的曲子,你是不是会驻足聆听呢?这很可能得看你对音乐的喜好而定了。你若是喜欢古典音乐,就有可能坐下来而顾不得去吃饭,因为能听到这样的音乐,对你而言实在是一件再快乐的事不过了;然而你若是喜欢热门音乐,很可能只是瞄一眼便走了,因为那提不起你多大兴趣;然而若是你的肚子实在是饿的难受,此时就算是你对古典音乐再有兴趣,很可能多待一会儿都是痛苦了。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类似这样的事,而我们得不时想一想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算一算它会给我们带来何种后果。

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就是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影响了唐纳德·特朗普和德丽莎修女的人生。或许你会说我是不是弄错了,他们二人怎可以相提并论,事实上我说的一点都没错,他们都是被这股力量所驱使,只不过二人的价值观分别处在两个极端,二人对于痛苦和快乐都有不同的诠释。人生中我们所学到最重要的一课,便是懂得什么使我们快乐、什么使我们痛苦,就因为每个人所学到的不同,因而才有不同的行为。

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了唐纳德·特朗普的整个人生呢?是那追求快乐的力量。他希望拥有世界上最大且最豪华的游艇、买下最昂贵且最雄伟的办公大楼及精明地成交每一桩生意,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他一心想赚得巨大的财富。在他的心目中什么是最痛苦的呢?他认为在任何事上屈居第二把手是最痛苦的一件事,那无异于就是失败。推动他不断往前冲的主要动力,乃是因为他极力想避开这样的痛苦,这个推力远大于他想追求快乐的推力。见到特朗普从他的王座上跌落下来,他的对手都非常快乐,因为这是特朗普最大的痛苦。

然而德丽莎修女却和特朗普截然不同,她十分关心贫苦的人,当见到他们受苦就有如自己也一同受苦,当见到印度不公平的社会阶级制度,她的心就如同刀割,惟有对他们能伸出援手,她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