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后勤线(1/1)

东北之战在前期是民国的军队如下山猛虎,势如破竹,攻四平,破大连,建立丹东防线,一样样都十分如意,仅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成功的收复了四平以北的地方,不过,由于日本五个联队15000多人在四平玉碎,也间接地为日本人提供了时间,将四平到长春公主岭的铁路炸毁,导致大军没办法迅速行军,只能停下来,再行部署;

之所以先解决东北而不是西南,最重要的是后勤问题,在民国国防部的参谋联席会议上,黎明作为现代军人亲自拍板的,依靠铁路的运力来解决战争后勤问题,不过现实是,没有铁路,对已经在长春附近部署了九个联队一个师团的日军完全没有实际的攻击力,战争后勤无法保障,别看四平到长春不到一百公里,但是无法满足五万人或者更多战斗部队的后勤,这才是最大的原因,至此,李强终于明白了一战为什么每个战役几乎都将近半年,不依靠铁路的后勤难以保障,依靠的也有极限,何况日本虽然将获取不到两年的东北铁路全线换成了标准铁路,不过这种轻型轨道的运力难说啊,所以双方赢得了短暂的平静时间三个月左右,等到太平洋铁路公司将大连到四平,承德到赤峰到通辽到四平的铁路修建完毕,战争物资能够即使补充的时候就是中日在东北的决战,而还有另一个考虑,与其让日本人被驱赶出东北后然后在我方后勤线更远更难保障的地方作战,不如在长春歼灭日本的军队主力,而后勤补充的借口正好迷惑日本的视线,放心的在东北决战,而列强都知道的是,在实际战略物资国际封锁的条件下,民国是不可能成功的,而美国的预测则是民国只能坚持三个月,等到物资消耗完毕,半年就会失败;这种预测对于依靠后勤打战争的列强轻车熟路;

让我们看看实际情况吧,长春的西部是大平原,是理想的大装甲部队突击的好地方,不过东部辽源吉林一代是山区丘陵,而朝鲜防线主要集中在丹东到通化白山一带,主要目的是防止日军进入军队后方进行反包围,也将朝鲜地区向东北输送后勤的能力掐断,让日军只能依靠海参崴港口到海尔滨然后到长春一线,另一条是日本建立的从黑龙江进入松花江到吉林,然后吉林到长春铁路运到一线,再就是日本建立了珲春到图们敦化蛟河到吉林的陆路联系,不过这一条线路,由于东北的治安原因,对日本人的骚扰一直都不小,不过等到日本人十万人登陆的时候,就开通了;

就这样民国的边防军在通辽,四平,辽源,白山一带进行布防,而日军在松原长春吉林到朝鲜边境一代进行布防,,开战三个月,日军就将十二个师团运到了东北,其中还有四个军进入朝鲜牵制民国的兵力,不过沿江防守和获得局部制海权的制鸭绿江江权的民国军队,牢牢守住边境防线,抵抗住了日军的疯狂进攻,而面对民国的空军支援,日军三个月损失了十二个联队,不过面对源源不断的补充兵,日军的实际作战兵力并没有下降,而民国东北边防军十五万人,有五万人的伤亡,被迫派出五个师的边防军布防,不过由于大连和渤海附近被解放了,并且由共和国军布防,得以将南线的五个师调离支援,让兵力不是很紧迫,为了东北战争民国共准备了四十个师六十万人的规模,不过先期只能派出十五个师,这是由于铁路运力的关系,至于剩下的聚集在京津附近,进行预备,而东北的自治军队大约有十万人投降,十万人被战争消耗,十万人还在掌握中,这样东北实际上在三个月的作战中还有三十五万人的作战部队,其中东北军消耗最大,其次是边防军两万人的伤亡,不过很快就被后勤补充上了,这才是战争,而日军的实际伤亡加上被俘的有五万多人,其中有三万人是共和国卫队消灭的,另外两万是边防军消灭的,东北地方军实际战果可怜,只能当炮灰;

面对综合实力是2比1的消耗比,为了减少人员的伤亡,总指挥张浩决定依靠金属风暴消灭敌人,而不是士兵宝贵的生命;一时间在东线朝鲜边境,双方陷入僵持,在北线,边防军十个师与日军对峙,不过这种对峙不是一战时的堑壕战,而是类似古代的斥候战,面对双方将近一百公里的对峙空白区,边防军采取吉普车和装甲车机动打击日本的兵线,让日本人不敢出来,老老实实地在长春北部地区建设堑壕防守,而日军由于后勤的限制,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所以仅仅从美国进口了两万挺1917式水冷重机枪准备布置在几层堑壕里,用来狙击民国军队的进攻,打一个防守反击,而日军不知道的是,为了提高民国边防军的战斗力,每个边防师都装备了大量的卡车和85装甲车,虽然没有机械化但是摩托化了,不过,摩托化的军队发起一场战争需要大量的石油,加入一辆汽车这场战争每月只要一吨的汽油,每个师装备了五百多辆二十个师,一万多辆,需要一万吨汽油,而共和国党卫军第一师和第二师两个机械化陆军部队,每个师光坦克就超过两百辆,还有大量的装甲车,专业的后勤保障车,一个师一天的油量消耗就有二百吨,一个月就六千吨,两个师一万多吨,这还是理论的数据估计,实际上,向前线运输多少物资,除了弹药,就会消耗能源粮食等普通物资的五倍,也就是说每个月光石油陆地就要消耗十万吨,而民国的飞机更是油老虎,加上飞艇将近两千架的飞机每个月的石油消耗高达十万吨,而民国的炼油量储存量只有二百万吨,也就是说,十个月就会耗尽,这对于民国的战争是很不利的,而日本获得了美国的支持,可以无限制获取支援,不过面对日军的骡马化作战部队,对石油的消耗降到最低,除了已经被重创的海军,日本每个月的石油消耗量与民国相同,这也是一个奇葩;但是双方都有一个目的,获取最多的战争物资支援,击败对方;

不过这场战争后勤的比例不一样;面对民国的两条先进铁路和陆路汽车轮子的支援,民国军队获取的后勤物资将是日本的十倍,这是从蒸汽机车与内燃机车的速度效率及骡马与汽车轮子的效率对比得出来的,而双方的人数相同,但是面对民国军队十倍的火力倾泻,相信日军会后悔没重视现代陆军的建设,这一战将会日军的魂魄打光,让日本人不再有以小吞大的野心,老老实实地按部就班的依靠实际物资实力来估算自己,这样再疯狂的日本人都会意识到后勤保障的重要性,而世界也会为民国的实力而改变利益分配;

不过日本人还是很重视空军的,从美国和英国购买了五百多架飞机进行前线空中制空权的争夺,不过面对民国飞机优异的性能,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武器,日军以没有无线电和预警方式的作战模式对抗依靠现代高空预警飞艇指挥和先进雷达与通信系统的支持,分批的集中精力形成以多打少的方式将日本的空中力量绞杀殆尽,三个月的对抗,日本损失了六百多架飞机,而民国损失不到三十架,1比20的战斗力,让日本的空军胆寒,而民国抓获日本的飞行员立刻枪毙,而面对这样的消耗,人本军队的空中实力迅速凋零,只能在后方侦查,打击土匪保护后勤线,同时也打疼了日本人,所以日本人面对民国超级战列舰和空中飞机的强悍,决定一边慢慢设计新的七万吨的大和号,并且装备十八英寸或者二十英寸的远程火炮,不过更重要的建立海上飞机场,用飞机来攻击民国的军舰的思想,立刻获得了全国海军的认同,虽然战列舰支持者也不少,大家一致决定将正在建的战列舰船体改为上部如飞机场一样的全通甲板,这种船,被日本叫做海上飞机母舰,简称航空母舰;

所以日本一边与民国战斗的同时,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诞生了,虽然很落后,还是代表了日本的海军思想转变,看来战争是武器的进化史,这一点十分符合;

不过,与日本人不同的是,李强为民国的军队还准备了一条后勤线,那就是无所不至的空中后勤线,军队所到之处,对已军事物资的急缺将会获得有效保障,而日军由于落后的后勤保障方式,必将失败,这正是张浩等工业区利益集团的底气,拼消耗如果是美国,那就算了,日本么,半年就耗死你,而武器装备与战争思想都落后的日本陆军,必然被机械化与空中力量联合绞杀,同时一种新的作战方式也将诞生,空陆一体战,看来战争总是先进的合适的方式打败落后的不合适的作战方式,这一点已经被历史所证明,只不过日本人在重蹈覆辙而已;

强支持钢铁的朋友。投下手中的小票票,分享你们的想法,期待更加精彩的装甲闪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