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撂挑子(1/1)

这还没完,唐奕报菜名似抖出一堆响当当人物,随后朝赵曙躬身下拜。

“启奏陛下,昨日奕也在场,遂对这事一清二楚。”

“以上犯事之人,个个难逃罪责。”

“正如牛监察所言,此事有辱朝廷威仪,理应严惩,还望陛下责罚!”

“责责......责罚?”

赵曙也是一脸懵逼,心说,这又是什么套路?

脱口而出:“怎么责罚?”

他是不知道怎么个责罚法才问出这句。

没想到,唐奕还真当是官家在问他,沉吟了一下,在百官瞩目之下悠然道:“那就.....罢官削爵吧!”

“......”

“......”

“......”

满场寂静,落可闻针。

牛荃心说,真是见了鬼了!

不受控制地嘟囔道:“罢官削爵?”

“对!”唐奕那边重重点头,认真不能再认真。

“昨日在场,不论官职大小、爵位高低,一率贬职为民,以儆效尤!”

“......”

这就过分了吧?

别看昨天在秦家瓦子掐架就是一帮半大小子,可是细数之下,好像没有哪个是没有官职爵位在身。

唐家那四个不用说,是先帝在世时候亲封散职。

贾家、文家、章家那几个虽然没有唐奕家里职位高,但怎么说也是正经八百吃皇粮散官。

抛开这些,别忘了,还有一个北海郡王府里小世子,还有一个官家亲哥哥,正经亲王,这要是一撸到底.......

话说回来,谁敢一撸到底?

牛荃也好,别人也罢,弄这么一手,无外乎就是求一个前程。

可是,因为他们把这些孩子都贬到底,那他们也就没有前程了。

现在不光是文彦博,所有人看唐疯子眼神都变了,心说,真是闹着玩下死手啊!

牛荃更是冷汗直流,“这...这不太合适吧?”

“不合适吗?”唐奕盯着他。“怎么觉得挺合适啊?”

“.....”

“这个......”牛荃继续支吾。“本官不是那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唐奕寸步不让,“既然已经影响到了举业和大宋学子,那自当严惩不是吗?”

“可是....”

“可是什么?”唐奕笑看牛荃。“可是处理了小,就没法牵出老了吧?”

“这....”

“不用这这那那。”唐奕直起腰杆。“奕就如了你愿!”

“这回不处理小,专收拾老如何?”

“.....”

牛荃怎么越听越不对味,越听越迷糊呢?几个意思啊?

这货甚至在心中呐喊,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告你儿子,你护个短,认个怂,让出几个位置安抚一番不就皆大欢喜了?干嘛非得把人往绝路上逼啊?

就没见过你这样,对自己人这么狠呢?

在牛荃看来,唐奕要是真处理了“老”,那些爬不上去官员自然是高兴得紧,可是自己却是死定了。

也不想一想,不光下去观澜系会恨他入骨,那些上去官员为了缓和与唐奕关系,也都留不下他。

唐疯子在干嘛?欲擒故纵,还是杀一儆百?

呵呵,都不是。

谁能想到,唐奕是真要腾地方。

至于牛荃......

腾地方归腾地方,但是敢跟唐奕使绊子,那唐奕也不介意捎带手彻底把他摁死。

......

——————————

接下来事不用细说也能想得出:

文彦博、章惇教子无方远赴埃及巡察,那里地处欧亚非三地交界,这两个人正有用武之地。

司马光、范纯仁、萧誉,一人负责河东及燕云,一人负责河西、京西,另一人则是直下荆湖广南,分别巡访大宋民情民意。

贾昌朝、富弼南下涯州。

丁度、唐介、王拱辰也是各走州县。

朝中从上到下,只要是顶着相公名头一个没留,全部以巡按、巡察之名下放出京。

连嘉佑二年观澜书院出来那批人也是走走、去去,三府九部起码空出三分之一位置,而且个个都是位高权高要职。

连唐奕这个辅政大臣都言名专心闭门思过,顺道解决塞尔柱使臣之务。

......

赵曙冷汗都下来了,毕竟太嫩,不明白姐夫这是玩哪一出,一时之间真以为姐夫这是撂挑子不干了。

而富弼....

虽然没想到唐奕这回把他也给带上了,但是老相公更没想到是,又一场风暴,结果却是让唐奕这么解决。

“也好啊....”富弼看着殿上跟木桩子差不多朝臣们玩味一笑。

“老夫正好回涯州看看,躲一躲清闲,朝中诸事就拜托各位了!”

大伙儿还没从唐奕这番狂轰滥炸之中缓过劲儿来,哪还听得进去富相公“嘱托”,一个个你看看,看看你,也不知道唐疯子就是说说还是来真。

主要是,太容易了吧?

试探两下,再加上一个疯牛荃,这就成了?

三府九部,从主官到权职换了个遍,这得多少个坑啊?

有人已经忍不住傻乐了,熬了这么多年,终于能一展身手了!

......

“唉....”贾相爷看着一帮还活在梦里朝官们,不由暗自叹气。

“上去容易,能不能坐稳,就得看本事喽。”

见富弼一脸玩味,老贾忍不住吐槽:“就该像子浩这样好好惩只番....”

“你看看,一个个像什么样子,真当如今相公好当呢?”

富弼轻笑,却是颇为理解众人心情,“总要上来试一试才安心嘛,子明又何必刻薄呢?”

“哼!”贾相爷冷哼一声。“就是看不惯这眼高手低嘴脸。”

“是啊!”富弼也是认同。“个个眼高手低。还不知道少了这么多能臣之后会怎样,这局势可千万别乱啊!”

说着话,富相公沉吟片刻。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赵曙现在是一心想马上退朝,好与姐夫问问,这到底是什么套路。偏偏富相公这时出声,让小皇帝把到嘴边退朝生生吞了回去。

“老相公,何事启奏?”

“回陛下...”富弼躬身出班。“韩稚圭守牧西北已经五年了,兢兢业业,恪守本职。”

“依老臣之见,也该回朝为国尽忠了。”

“......”

赵曙一阵错愕,没想到要把韩瘸子弄回来是富相公。

疑惑地看向唐奕,能不能让韩琦回来,还得姐夫说了算。

而唐奕深深看了富弼一眼,不由得暗竖拇指,心说,还是富老相公考虑周全啊!

其实,韩琦挺倒霉。

今天本来应该是有好心人拉他一把,非常时期,不论赵曙,还是唐奕亦不会为难,必定准奏,调韩瘸子回京。

可惜,他命不好,牛荃抢了先,先说是昨天秦家瓦子事。

唐奕就坡下驴,直接按照昨天商量,借着这个由头就把坑都让出来了。

可是,坑都让出来了,韩瘸子这颗被利用棋子还有什么用?

所以,此时殿上群臣不管你是措手不及也好,还是茫然无知也罢,都忘了这个茬儿了。

要不是富弼提一嘴,韩瘸子估计要彻底死心,在西北终老了。

......

那话说回来,富弼为什么拉了韩瘸子一把呢?

无它,中正、持国、心思如。

富弼是真正为大宋考虑不掺杂一丝己欲,而且考虑极为周全,甚至是深谋远虑。

唐奕为了敲打群臣,警醒百官,把能干事都调走了,虽然富弼不太相信唐奕没有后招,可是万一这些还抱着老脑筋官员把刚刚复苏大宋弄一团糟呢?万一唐奕一眼没照顾到,坏了这二十年心血呢?

所以,现在富弼考虑,是找一个稳妥人来,好在他们走以后主持大局。

谁呢?

韩瘸子!

抛开韩琦干过什么,人品如何不说,这个人是有真本事,也是与唐奕做对那些朝臣里唯一能跟得上唐奕思维能吏,所以富弼要把他弄回来替唐奕守住这个摊子。

至于他回来会不会继续使坏....

呵呵,今时不同往日,放在五年前,韩琦还算一个威胁,可是现在,就算加上一个魏国公,再把汝南王从坟里拉出来,也已经不足为惧了。

说白了,要是没这点底气,唐奕也不敢撂挑子把朝堂拱手让人了。

一个韩琦,加上一帮四六不懂文官......

富弼都在期待:这帮人得闹出多大笑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