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老妈子(1/1)

先帝入陵,大宋文武也该还朝开封了。

可惜,唐奕却是不能随大队回京,之前已经答应了萧家,等这边事一了,就北上辽阳

临行前一晚,福康,还有君欣卓为唐奕和萧巧哥准备行装。

按说,家里丫鬟婆子也是一大堆,根本不用福康她们动手。

不过,亲手为唐奕收拾东西,仿佛已经成了这些年唐家传统。每次远行,要穿哪件衣服,带什么东西,她们非要亲手备下才肯安心

“这次又要去多久?”

君欣卓细心叠着衣物,轻轻摞入行囊,一边有意无意问。

“很快!”

“哪一次夫君都说很快。”

唐奕怔了怔,知道君姐姐这是有些不高兴了,靠到她身边,轻声安慰,“这次真很快。”

“随便你吧”

扔一这么一句,君欣卓便低头继续打理,却是再不理唐奕了。

君欣卓其实是在气自己,成亲之前,唐奕也是这么忙忙碌碌,可那时她可以随时陪在身边,倒也不觉得,如今有了唐颂,却是再也不能天涯游走了

此时,福康也在一旁自顾自泄着怨气:“父皇也是非把这担子压在你肩上,换了谁不行?却是扰得这个家连一起吃顿安生饭都难了。”

“”

唐奕一阵无言,这些年尤其忙碌,还真不如成亲之前与三人相聚时间来得长久。

慢慢把君欣卓和福康手里活计夺下来,又把萧巧哥叫到身边。

“是不好,冷落了娘子。”

“也不是”福康欲言又止,知道今天这些牢骚会让唐奕为难。

可是,却又实在憋不住了。

“这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萧巧哥也来帮腔儿,低着头小声嘟囔:“干脆和贾相爷拜堂算了,他更像是你娘子。”

唐奕不乐意了,这番婆子怎么说话呢?

眼前不由浮现出贾相爷那张老脸,忍不住打个了寒颤。

“他是老妈子!”

结果,刚走到门前,还没来得及拍门老贾差点没载地上:

“老老妈子?”

把老贾气,恨不得上去把唐奕掐死,这倒霉孩子,怎么说话呢?

不过,贾相爷还是有眼立见儿,本来是准备和唐奕说说他不在时朝廷几项安排,现在看来,这倒霉蛋儿家事还弄不过来,哪有时间搭理他?

忍着怒气,恨恨想着:等你回来!!

调头走了

屋中,唐奕看着唯一没有说话君欣卓。

“你呢?你是不是也不想干这苦差?”

君欣卓道:“只是不想你这般操劳。”

唐奕一拍大腿,“好!”

三个女人这么一闹,让他也想明白了。

儿女情长所欲也,家国大义亦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

那就特么想办法让它兼得!

“爷答应你们,从辽阳回来咱就撂挑子,不干了!”

三女一怔,真假?

福康拧着眉头,“那父皇嘱托”

唐奕则是一撇嘴,“他闺女过不开心,老头在天上肯定也在自责自己安排错了。”

福康一翻白眼,知道这家伙又开始胡说了。

“不求夫君一心顾家,只愿你多陪陪孩子们。”

“好!”唐奕满口答应。“等回来,老子就当个全职奶爸,天天陪着老婆孩子!”

说来也巧,四个小崽子赶在这个时候冲进来了,显然听到了一些爹娘交谈。

唐吟举着木剑,“爹爹,爹爹,要骑马打仗,你来做马好不好?”

“好!”

唐奕现在就会说一个好字,俗话说,先有家后有国,家事都摆弄不明白,还何来国事?

不过,唐吟这个要求有点过分啊,堂堂辅国布衣、权平天下唐子浩,让儿子骑在脖子上当马

殊不知,还有更过分呢。

唐风见大哥要求爹爹已然应下,自不甘落后。

“爹爹,爹爹,要看花灯!”

唐奕脸色一黑,“好是好,不过花灯要等来年上元才有哦。”

“不管,就要现在就看。”

“爹爹,爹爹,范纯粹那厮天天缠着苏小妹。”二哥还没说完,唐颂就等不及了。

稚声稚气,一脸严肃,“不要脸!小妹姐姐比他大那么那么多岁,怎么会看上他?”

“你把他赶走,小妹姐姐是,不许他碰小妹姐姐。”

唐奕有点头疼了,这都什么逻辑?

立时也严肃起来,“那是小妹姑姑!”

“不对,是小妹姐姐。”

唐奕一掐腰,和唐颂杠上了,“你爹妹子,你是不是得叫姑姑?”

“才不是喱。”唐颂寸步不让。“自己论自己,咱们爷俩互不干预。”

“是爹爹妹子不假,但也是姐姐没错。”

“噗!!!”唐奕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

这不脸功力,倒有他几分真传啊!

正在这时,唐雨一句话彻底把唐奕雷个外焦里嫩。

“爹!!本姑娘要做大姐头,你去给找好多好多小弟行不行?要行侠仗义,打遍开封!”

“”

“”

“”

唐奕无语问苍山,造孽啊!!

一脸挫败,转头看向三位娘子。

“当没说,还是老老实实上朝去吧。”

第二天一早,唐奕起程北上。

范师父、贾相爷,还有朝中诸臣前来送行。

唐奕也就奇了怪了,贾相爷这是

这是昨晚没睡好?怎么一脸不高兴呢?

可是人太多,唐奕也不好多问,向众人作别。

“朝中诸事,拜托各位了!”

“贾相公!”眼看唐奕就要上船了,三司使司马光有点绷不住了,出声提醒贾昌朝。

还有事儿呢,都这个时候了,贾相爷怎么还不开口呢?

没想到老贾眼珠子一立,“叫老夫干嘛!?自己说去!”

司马君手了个大红脸儿,心说,这是吃炮仔儿了啊?你这跟谁啊?

还好,唐奕也在注意老贾这边,见二人架势肯定就是有事儿,主动出声道:“怎么,还有要交待?”

只见贾相爷不情不愿,“没事儿,走你吧!”

“哦。”唐奕心说,老贾这可不光是没睡好问题了。

既然贾子明不肯说,那他也没必要多问。

“也好,有贾相爷在,诸事易解,奕自可放心。”

象模象事抱手一礼,“范师年岁大了,力有不怠,朝中之务还要劳烦相爷多多操心!”

唐奕这是给足了贾昌朝面子,当着这么多人面儿,又是行礼,又是软话,也等于是定下来了,他不在,朝政上问题由老贾负责。

可是没想到,他不说这句还好,刚说完,老贾就炸了。

瞪着老眼,一脸怨气,“老夫真成你老妈子了啊?什么都要管?”

“咦??”唐奕一激动,出一声轻疑。

和观点一样嘛,贾相爷还是通透啊!

他哪知道,昨天哄媳妇话都让贾相爷听了墙根儿了。

不过,唐奕也知道面儿上不能这么说,陪笑道:“看您老说,都是为朝出力嘛。”

贾昌朝瞪了他一眼,心说,你心里就是这么想!

但是他也知道,现在场合不对,烦躁一甩手,“赶紧走吧,去回!”

司马光那边不干了,正事儿还没素,不能让他走啊?

“相爷”

“怎么?真有事儿?”

唐奕看向司马光,拧着眉头,一脸不悦。

“有事儿说事儿!君实怎么还学起小娘作态,扭捏起来了呢?”

老贾则是把脸一别,下巴朝天,“自己事儿自己来说,别什么都找老夫!”

贾相爷现在才不想跟唐奕多废半句话呢!

嘿,司马光这个气哟,闹了半天,成不是了,招谁惹谁了?

再说了,这事儿特么就不是他事儿,好不好?

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儿呢?

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它还真就一点都不复杂。

进贡,就这么点儿事。

外邦来朝,带着特产礼物来。说点好听,再认一个“下臣”,请求汉家皇帝赐封。

这叫事儿吗?

根本不叫事儿。别说大宋,自古都有这传统。

大宋边儿上这一圈小国年年都来进贡,连大理、吐蕃、吴哥,这些和大宋正在闹矛盾地方,这两年也没断了贡。

为什么呢?

因为汉人要面子啊!

对于小国来说,进贡是个只赚不赔买卖。

带一点土特产,认个小弟,让汉人得了面子,那带回去就是十倍于“土特产”“回赐”。

礼尚往来嘛,皆大欢喜。

不过,要是一家、两家、三家,还好说,大宋不在乎那点小钱,你要是全天下都来朝贡再试试?

地主家也得被搬空了啊!

如今,大宋版图越来越大,走越来越远,随之而来,知道大宋好面子,朝贡是个好“买卖”小邦小国也越来越说。

如果还按照以往惯例,十倍回赐,那这个冤枉钱可就多了去了

按理说,这事还真不归司马光来管,毕竟邦交现在有外务省,回赐多寡属国策大方,得宰相张嘴,也不是他这个三司使应该管事儿。

可是,特么得三司拿钱啊!

所以,司马光着急呢,不是他管事儿,却要从他兜里掏钱,大宋管家婆当然要提醒一下贾相爷

没办法,外务省文扒皮在京里,老贾又傲娇不肯开口,司马君实这个“好欺负”只得自己开口了。倒要看看,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事儿,唐疯子要怎么解决。

不过,司马光心里也有数儿,依唐奕尿性劲儿,多半是不想花这个冤枉钱。

但是,没想到

唐奕听完之后,眼珠子一转,随之一拍大腿,“给!!这种好事儿上哪儿找去!?”

“给,谁来都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