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这要求有点过分(1/1)

在大宋没有改变对少数民族政策和观念之前,即使是再有德君子,再有抱负能吏,也不可以在五岭以外“南獠之地”做到勤政。

准确说,别说是勤政了,在大多数士大夫眼中,五岭以外,都不能算是大宋疆域。它作用只限于留放政敌,还有在山河图上,让大宋看起来很大。

所以,与其让汉人来出工不出力,还不如把昌化就交给黎人,至少能真正干实事,还能记下唐奕一个好,拉近汉黎两族关系。

何乐而不为呢?

从农田折返,唐奕准备先回家,正好老贾没什么事儿也要回家,与唐奕同行。

“对了,有一件事想正相爷请教。”

“哦?”

老贾心生疑窦,唐奕可是很少这么客气。

“何事?”

“你说,要是上表请求官家把阎王营和杨怀玉调回京,官家能不能卖这个面子?”

上回贾昌朝提醒,让唐奕一直心里没底。阎王营在辽河口不是什么好事,左思右想,觉得还是想办法调回来踏实些。

“老夫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为什么?”唐奕不解。“当初派阎王营北上,也是迫于压力,不得以而为之。”

“如今朝中那些老顽固被华联弄自顾不暇,正是顺理成章好时机。官家要是下旨,不一定有人出来捣乱。”

老贾闻言无语摇头,这是很明了局势,可惜,唐奕情义又用错了地方。

“很简单,问题不在魏国公那帮人,问题在官家自己。”

“官家派杨文广南下,说露骨一点儿,就是在防你!”

“防就防呗。”唐奕无所谓地一耸肩。“这和阎王营有什么关系?”

“他信得过杨文广,就更应该把杨怀玉调回来。”

“错了!”老贾回答出人意料。

“官家信得过杨文广,才更不会把杨怀玉留在京中!”

“!!!”

唐奕立时愕然,“你是说”

老贾点了点头,算是认可,知道以唐奕才智已经猜出了问题关键。

“殿子想没错,官家连你都要防一手,自然也要防一手杨文广!”

“”

这里面逻辑有点乱,但也不难理顺。

赵祯是信得过杨文广,所以派他南下牵制唐奕。

可是,杨家,包括杨文广本人,同时也与唐奕关系匪浅。所以,赵祯在用杨文广同时,也不得不防一手。

万一杨文广和唐奕一条心呢?万一他派杨文广南下是一个错误决定呢?

如果真是那样,那把杨怀玉和他手里大宋第一战力放在自己身边,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烦躁!”唐奕愤愤出声儿。

“斗来斗去,很他妈有意思吗?老子要是有不轨之心,早就不是今天这个局面了!!”

看着有些激动唐奕,贾昌朝却是十分平静。

“权力之术,向来如此。”

“朝堂之上,你不去揣测别人,别人却多半会用最恶毒方法去揣测你。”

“所以,在这个局里,.好人,一般都不长命。”

唐奕斜了一眼老贾,“这个问题咱们早就聊过了。”

望向远处,似有憧憬,“总要有人高尚一些,付出一些。”

老贾点着头,跟着唐奕脚步慢慢往前走。

“道理没错,高尚确实值得赞美。”

“可是,谁也不想当那个活不长好人。”

看着唐奕,“你也一样,不也在抗争,在竭尽所能想活长一点吗?”

唐奕听着,有些无言以对。

过了一会儿,无奈地苦笑出声儿。

“其实就是个俗人。”

“只是比别人聪明一点,知道多一点儿而已。”

“若没有这两样,可能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说到这里,唐奕停了下来,踩着脚下沙滩,看着远望一望无际。

“相爷是不是也觉得,奕很幼稚。”

“明知这样执拗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却还是不知悔改。”

贾昌朝低头沉吟,随之缓缓点头:

“确实幼稚。”

“不过,这很好。”

“哦?”唐奕颇为意外。“好在哪里?”

老贾随着唐奕目光亦看向远方。

“一个人精力总有穷尽,这世上没有十全之物,更没有十美之人。”

“纵使天资过人,专于一事尚不能穷理,何况事事劳神,事事分心呢?”

“比如老夫,一生钻营权术,就无暇分心于大世之治。”

“比如范公,扑身于大世之治,也就无力钻营权术,方落得个黯然离朝下场。”

“唐子浩。”

老贾转过身来,郑重看着唐奕。

“你知道,老夫为什么彻改初衷,想和你一起疯一回吗?”

“不是你拿出一张图,三言两语表白一下宏愿,老夫就信以为真,傻傻跟着你干了。”

“更不是你讲那些高尚大道理,而是”

“专注!”

“专注?”

“对,专注!”贾昌朝重重点头。

“在你身上,老夫看到了从没见过专注!”

“专于一事,至死不悔!”

“这让老夫有些动摇,也许”

“凭着这股子疯劲儿,真可以实现那张山河图。”

老贾说了半天,唐奕听了半天。

最后,唐奕还是苦笑着摇头。

“相爷这是安慰吗?可是说到底,还是幼稚。在朝堂上,依然不适应,依然不合群。”

“专于一事,却不懂得权术周旋,下场可能还是和范师一样吧?”

“又哪来什么很好呢?”

贾昌朝缓缓摇头。

“子浩还是没明白老夫意思。”

“老夫是说,你不是一个人。”

“你那张图,也不是你一个人能力就能完成。”

唐奕全身一震,似有明悟,却又一时无法通透。

只闻贾昌朝继续道:“样样精通,就是样样稀松。”

“事必躬亲,则代表着事事分心。”

“一个励志要把大宋铺满山河图疯子,又哪来精力去管什么朝堂,练什么精兵,挣什么大钱呢?”

“专心做你唐疯子,专心规划好你那张图。”

“其它事情”

“交给们!”

“”

好吧,老贾这么“深情”,唐奕有点不习惯。

“相爷,您”

贾昌朝接道:“军队,要相信杨文广、曹觉。等你要用时候,一定有一支百战强军。”

“观澜,有曹国舅和潘丰为你分忧。”

“至于朝堂上那些权谋心术,就交给老夫与范公吧!”

“们会尽一切可能,让你‘幼稚’下去,让那些你无法处理丑恶,远离你视线!”

“而你!!!”

贾昌朝拔高了声调,一字一顿道:

“掌握好大局,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那张山河图上就足够了!”

“千万!别让老夫失望!”

“”

唐奕怔怔看着贾昌朝,良久不语。

“懂了!!”

猛一点头颅。

“也就是说,负责疯,相爷负责擦屁股。”

“是这个意思吧?”

啊呸!!

贾相爷差点一老痰淬唐奕脸上,老夫这般语重心长,结果

结果这家货还是没个正经。

不过,到最后贾相爷还是气势一弱,“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那行。”唐奕认真点着头。

“尽力!”

贾昌朝一番话,让唐奕想起一段往事。

在前一世,唐奕父亲曾经给唐奕讲过一个故事。

大概意思是:

有一个农民,是远近闻名养殖能手,家里不管养什么禽畜,皆是又肥又壮、子孙满堂。

这件事甚至惊动了县里领导。

为了带领全县致富,领导专门去找这个农民取经。

县令就问这个农民,你是怎么做到?为什么别人家禽畜都养一般,独你一家,鸡肥鸭壮羊成群,就连圈里猪都又比别人家胖上好几圈儿呢?

农民回答,“其实什么都没做。”

“只是把鸡放到田里去吃虫,把鸭赶到池塘里游泳,把羊带到山上吃草。”

“至于肥猪,那就更简单了,喂完就让它睡觉,什么也不干。”

“鸡鸭羊猪,自然就变成这样儿了。”

唐奕父亲,讲这个故事给唐奕,其实是想告诉他一个道理:一个领导者应该把合适人放在合适位置上。

物尽其用,才是上位者用人之道

那时,唐奕只是点头哈腰听着,从来没有用心思考过。

可是,今天贾昌朝却是提醒了他,也许正如他所说这些年,唐奕分心太多了。

观澜、朝堂、宋辽大战、新政改革,每一件事,大宋经历每一点改变,都有唐奕影子,而且几乎都是他引领完成。

这不正常。

也许贾昌朝说对,他应该信任身边人,让他们更多分担,而自己则是把精力更多放在掌握大局上。

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而不是花费心神和赵祯顶牛,花费精力和魏国公等人斗法

也许,金五国部事情不用贾昌朝提醒,他自己就能现。

也许,修河罢役,还有王安石青苗法,就不用碰巧回京遇到,碰巧解决,而是早早就扼杀在萌芽之中了

不过,话说回来,老贾有点过了啊!

只管疯,他来擦屁股

八辈子也没遇到过这么过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