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与君分享。(1/1)

今天没更新,只想聊聊天。

当然明天必保是四合一往上走补回来

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就是心里不爽,写不下去

连着折腾了三个来月,终于明白什么叫心力交瘁,说句题外话,不是逼到睡马路份儿上,千万别弄房子。去半条命算是“房爷”开恩。

总之,终于终于勉强算是尘埃落定。可以沉淀下来好好码字。也能和大家多多交流了。

早起在v群水了一会儿,群里兄弟应该看得出来,逗逼苍山又回来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用了整整四个小时,把三个月来章节说、近万条书评、还有qq书城,所有评论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说心里话

一点点想动键盘心思都没有了

兄弟们不要说什么不用理会,安心写你书这样宽慰之言。

看书评,是对写书评一种尊重。同时,商业写作与传统文学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无法无视市场反馈。

当然。

千人千面,凉介有别。

套用一句挺贱话说:不是人民币,做不到所有人都满意。

书评说什么都有,都很理解。有不喜欢,您慢走。

有挑毛病,确实是毛病咱们虚心接受。

有盗转正,苍山甚感欣慰。

有夸都不好意思看还是看了而且看还挺乐喝。

当然,还有许多比苍山还懂,来斧正。谢谢你。

给咱留点脸面,靠它吃饭呢。砸饭碗不合适吧?

种种种种,不胜枚举。

别急着表态!

作为一个脸皮够厚作者,这点书评还不至于让写不下去。正如常对历史新人作者说一样。怕挨喷就别写历史,写历史就别怕喷。

因为肯定有比你还不懂行被你忽悠住。

再意是,不被理解

断更、更慢,这无可厚非,纵有千般理由,耽误各位爷看书了,你就有资格喷,甚至有资格说些风言风语。

说理解,也不是这种理解。

说是不被环境所理解。当然,不光是,现在几乎所有历史作者都面对同样问题。

就是历史网文该怎么走下去?

有点混乱,不知道自己说得清说不清。

历史网文,学名叫历史背景下商业网络文学。

商业需求决定了整个行业现状。商遥式也决定了历史文意识形态。

商遥式,更决定了,十五年前历史文是穿越流,十五年后历史文还特么是穿越流。因为市场决定着产品命运,不不穿,就没有带入感,就得扑街。(个别至高神级除外。)

那市场是什么样市场呢?

说句得罪人话,市场是低龄化,非专业,鲜少有对中国大历史有自己独立历史观年青人。问大伙儿一句,看过正统二十四史加清史搞有几人?资治通鉴有多少人读过?古文观止、群书知。十三经,还有清版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又有多少人读过?

那些枯燥到让人抓狂之乎者也才是真正历史

而现在年青人所谓历史,在论坛里,在百度百科里甚至是在像这种无良作者小说里!!

他们看到新奇观点,看到有别于今表述。深深记在脑子里,当那就是历史。那就是正确答案。

殊不知,要是有那么简单,历史也就没有如今百家论鸣。一言说,有万般解局面了。

也不会有人喜欢陈寅恪,有人推崇钱穆,更有人只信吴晗了。

当朝太祖读了十几遍资治通鉴,一代伟人也不敢说全通全悟。何况咱们就网上看几个标新立异贴子,读几个无良作者讨巧噱头?

说了这么多,不是吐槽,也不是鄙夷某些读者。

因为这样现状,作为历史文化输出者作者本人,也有推卸不了责任。

想说是现状。

小说!

历史小说!

它先是个小说!!是一个自然人脑袋里臆想出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文字。

文字魅力不在于感观,而是读书人通过自己思维形态,在脑袋里二次构建起来另一个虚幻。

所以

即使再贴近历史,它也不是历史!

可是现状又是什么呢?现状就是作者为了猎奇,为了标新立异,为了让读者相信这就是真历史。极近所能。搜肠刮肚,把一些不是真相真相写言之凿凿。

众位爷立马信以为真,只当中华文明五千年风风雨雨就是这么过来,你别人不是这样儿那你就是胡写!就是什么都不懂!!

有异文者,必群起而攻,彰显学之渊博,思是缜密。

于是!像这样作者,更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规规矩矩自己也把自己小说,当成了历史

甚至到,一些有争议,还不算错东西宁可不用,也不拿来招骂。

再于是乎,历史文就成了,一条越走越窄,越走越没新意“大分类”。

读者以小说当史,作者不敢施展拳脚。放飞想像力。

也就形成了今天:

十男九穿越,还有一个是扑街。

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

穿古若从商,纯属脑灌浆。

等等等必需套路。

禁锢了作者思维,也禁锢了读者眼界

其实,们跳开所谓历史常识。用客观眼光看古人。傻吗?比猴儿还精!

刻板吗?一点都不木讷

还是举几个例子吧。都是今天在书评区看过。事先说明,没有对喷意思,咱们心平气合来一回“学术讨论”。

比如有一个读者,吐槽主角天下至圆之说,就自配涯州,太过牵强。他说打断了皇族腿都没事。疯疯颠颠也没事儿,就一个天下至圆就不行了?

兄弟,给你说一个事实。

元末宰相脱脱所整理《宋史》全书一共: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

本纪就是两宋皇帝日常还有国家大事。这个自然不用说,是要第在第一位。

志,则是介绍两宋地理天文、礼乐仪卫、选暗官制,食货兵守等等文献。

表,和列传这里不提。

只说这个志。包括了两宋方方面面,那么地理、天文、礼、乐、仪、卫这些介绍,哪个排在位呢?

天文!!天文居、律历其后。

这样一说,你可能就明白天文在古代,至少是宋朝重要性了,也应该理解“天下至圆”这句话分量有多重了

再比如,种马说。

好像吐槽这个还不少(多为女性读者)。

种马吗?一百八十五万字才有孩子,一百八十五万字才刚要主观开荤。这特么要是种马,也是没招儿了。

这是一部男人书,全书写到这里,敢保证,女性角色把对话、表情动作都加一块儿,绝不过五万字。还种马。

你们可能会说,都四个了,还不算种马?

好吧,如果这算种马,那么告诉你,要是按照你们逻辑去考究,主角还必需种马

因为在古代,一夫一妻那是平头百姓事情,要是有钱人,士大夫,皇亲国威一夫一妻,那特么事就大了!

就算男再爱自己老婆,不想纳妾,老婆都不干,不跟你一哭二闹三上吊,算你抄上了。

因为不管男人愿不愿意,不纳妾对于正妻来说,就是她责任,是失德,是善嫉。是要被人唾骂。这个锅正妻就算不想与人分享自己男人,她也不想背。

失德后果不光是名声不好,而且还有实际利益牵扯。因为失德是“七出”之罪,哪天惹男人不高兴了,随时可以评这一条休了你!

当然,七出三不去。如果你有“三不去”保身,你不用怕这个。但这毕竟是少数,多数正妻是不敢失这个德

再比如“日”

可没骂人啊,只是说“日”这个字。

有读者说挑毛病,古人听得懂‘日’?太出戏了,带了一波好节奏。

那么咱们来说说日这个字。

说到日,不得不提另外一个字“肏”

这个字不太文雅,不过一般“有点学问”男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读“ao”四声。字如其意,入肉

可是,古时这个字却不读‘ao’。

读“ri”。

许多古籍,还有《康熙字典》都有记载。而且意思和现在“日”相同,都是粗话。

有意思是古人还用它来形容别。

“肏攮(nang)”就是粗话里“吃喝”意思。

原文中,苍山要是写“肏!”那以现在读音,就太直白粗鄙了。所以还是“日!”吧

“坊巷御街,自宣楼一直南去,约阔两百余步,丙边乃御廊,旧许市人买卖于其间,自政和间官司禁止,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不得人马行往,行人皆在廊下朱杈子之外。杈子里有砖石砌御沟水两道”

这段文字节选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原文。

用来回答一位创世书友疑惑,在书中描写开封繁盛时候写到:御街宽余百丈,他认为不可能,现在也没三百米宽马路,古时怎么可能?

只得拿古人牙慧来回答。

孟元老在文中道:“约阔两百余步。”

古时一步,是左右脚各行一步,也就是现在两步。标准是一点五米,换算下来,正好三百多米,百丈有余。

这不是苍山胡编乱造,最多只能算孟元老吹牛逼。如果他写是假话

这样书评太多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没有和大伙儿茬架意思,只是通过这些书评让突然意识到,也许在讲故事吹牛逼之余。苍山有责任让大伙儿了解一些,正统非猎奇、卖弄真正历史。

知道改变不了什么,一家之言微而寡之。可是至少能让看书这三万多个正版读者。对历史有一个真正,客观认识。

至少让笔下所写北宋中页,真实呈现在你们面前。

当然,笔力不够,没有能力在写出锦绣文章同时,还要兼顾历史真实性。

所以有一个想法。从明天开始,每隔几天,苍山现在作品相关里摘录一些,至少可信,有可读性,还好玩,正史原文,译文。

不过多卖弄,只做一个搬运工。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喜欢

也许有人说是来看小说,又不是看什么真实。没关系,那你就只看小说就好。哪怕只有一个人看,只改变了一个人原本谬误。那也算功德一件吧

放心,这个工作不会影响更新,只把自认有价值东西拣选出来,抄录可以交给老婆来完成。

今天就说到这儿吧,啰嗦了。不知道你们能否懂得苍山心中焦虑。相信你们都是深明大义,善解人意。会懂,对吗?

爱历史,也爱故事。

想一直写,一真写到写不动为止。

可是不想前方路越走越窄,不想十年后,故事,还是一个屌丝穿越千年。即小心翼翼,又得假装精彩。

心里故事,宏大,且天马行空。可惜它违背了商业写作条条框框。它终究要伏蛰。可能随化做尘土

泯然于世。

(没改错字,且心烦意乱,将就看。)

ps:最后啰嗦一句,现在你们看到书中所有疑惑,所有不明白,在不远将来,都会有答案。没崩,只是要吊着你们。咬啊!?

耐心点,高潮是需要低谷来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