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我懂(1/1)

把一摞考状送到韩曲面前,韩主薄双手小心接过。

“148人?这人数端是不少。看来,今科观澜之名要更盛往年了。”

对于这种恭维,唐奕倒没客气。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这一科不止是更盛往年那么简单。

又取出一本小册子,是他这几天记录考生之中有籍不入户,或是条件差一点。

把册子推到韩曲面前,“又要劳烦韩大哥了。”

“哪里话,公子吩咐便是。”

唐奕点头,“这148人之中多是外籍考生,难免有些纰漏。其中,有十三人是借亲籍取解,府衙查点之时还望高抬贵手。”

“小事!”韩曲大手一挥。“不瞒公子,韩某亲来,就是怕咱们书院之中公子们不董考规出茬子。下面人再弄不明白,耽误了咱书院大事。”

唐奕拱手,“那就谢过了。”

又继续道:“另有一多半都是购地入籍,但大多数都是家中早有准备,七年之限是满了。只有十七人年限不足七年,好在只差半年、一年,最多也不过两年。书院已经让他们自己去找卖地户,改一下地契,到时少不得要到府衙改底案。”

韩曲更是满不在乎,这种事每年到考期都一大把。只要别太过,今年买地,愣说满七年了,花点钱就能改。“这就不用公子操心了,列出姓名,到时直接来找韩某就行。”

唐奕笑道:“都给你列好了!到时该怎么花钱,韩大哥不用客气,不能让兄弟们白忙活”

“好说,好说!”

“公子看看,还有什么要咱出力?”

唐奕道:“别到没什么了,该出保,们观澜自己找人出保。但是”

唐奕指着名单下面六个名字道:“这两个儒生,还要韩大哥帮个忙。”

“不瞒大哥,这两人家贫,在观澜苦读多年,都是品学兼优之辈。可是,您也知道,穷人家孩子,即无钱置地,在开封也没什么亲戚。所以”

韩曲拧眉沉思,“就挂在韩家名下吧。”

“反正韩某族亲众多,又多在京城久居,把这两个公子挂到家,不显山也不露水,没人来查。”

“那就多谢韩大哥了!”

说着,唐奕把册子交到韩曲手中,“那劳烦您点验一番,毕竟您是行家,看看还有什么要们运作,准备。

韩曲点头,“公子稍候。”

韩曲那边开始逐张考状看过去,有册子里提到有问题考生,就单拿出来,回去好具体操作。

唐奕让扑役端来茶点,伺候着,在一旁帮着他整理。

没过多一会儿,也只看了十几状,却是又来事儿了。刚走了没一会儿曹佾匆匆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蜡封信笺,进来一扬手里东西:

“范公让你过去!”

唐奕一惊,那蜡封印是十字形刻章,大辽来。

而信封四角则是用墨涂黑,说明是使馆通过华联传回来密信。一个黑角是平信,没有太重要事,要是四角皆黑那就是十万火急了。

韩曲一看来是曹国舅,急忙起身,“见过国舅爷!”

曹佾哪有工夫和他客气,点了头见过,就催促唐奕,“赶紧!”

唐奕看向韩曲,韩曲哪还能不懂事儿,“唐公子忙去便是,韩某只是粗点一番,哪用公子陪着。”

唐奕拱手,“那就有劳韩大哥了,却有要事,多有怠慢。”

说完,与曹佾急步出院,直奔码头。

说是范仲淹找他只是托辞,“四角皆黑”大辽密函还是头一次出现,要不是十万火急之事,司马光是不会这种信。二人要马上进宫,这封信,也只有赵祯才有资格亲自拆封。

这边把韩曲一个人扔在了唐家小楼,但他却一点都没觉得怠慢。相反,韩曲还挺美。心说,这是唐疯子没把自己当外人啊,这是什么地方?这可是唐疯子最私密住所啊

一边美着,一边接着办手头差事,边上有扑役小心伺候,端是得劲。

可是,数到最后

怎么是15o?

不是148吗?

以为自己数错了,韩曲又数了两遍,15o没错。

又对着名字,挨个查了一遍,多出来两张考状也被他掐在了手里。

这要是放在别书院,韩曲必定要找递考状本人,还有书院负责人重新确认一番,举业大事马虎不得。

可这是观澜,范希文是多大一尊神?唐疯子是多大一个人物?

韩曲有点打鼓,再一看多出这两个人祝英台、梁山伯。

这两个名字挺熟啊!

能不熟吗?这是唐子浩亲自去开封府,韩曲亲自经手给办户籍。要不他这个小主薄怎么可能和唐子浩搭上关系,称兄道弟。

这才过去几个月,韩曲当然记得。

想到这儿,韩曲全明白了,要么是唐子浩数错了,要么就是这两人本来就是“假籍”,人家不好开口。

其实也不用开口,办户籍为什么啊,不就是科举这点事儿?况且,还是唐子浩亲自去给办,可见关系匪浅。

嗯,明白了,得懂事儿

韩曲把两张考状小心收起来,想着回去要特意盯着点,有什么不全,赶紧给补上,端不能出了纰漏。

收起整理好另148张考状,起身对伺候仆役道:“转告你家公子,这四人韩某定当竭力。”

仆役虽不知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是也是见过世面人,小心道:“小一定转告,另家公子有吩咐,若是韩主薄忙完了,一定留您用饭。”

“这边请!”

韩曲罢手,“不劳唐公子费心了,天色不早,韩某且先告辞了。”

仆役也不多留,“那送主薄下山。”

到了码头,韩曲一怔,来时坐官船不见了。

送过来仆役却道:“不知韩主薄要忙到几时,家公子让府衙船先回去了,韩主薄坐们观澜专船回京便可。”

韩曲自无不可,官府破舢板哪有观澜大船坐得舒坦。

上船之后,仆役把韩曲让到舱中,还没走。

四下无人,仆役便指着舱角一口尺许大小箱子说话了。

“家公子说了,一点观澜特产,韩主薄别嫌弃,回去给府衙差使们分分,算是一点心意。”

说完这句,仆役才算完成了任务,告辞离去。

等人都走了,船也开了,韩曲才心跳加地打开箱子。

“!!”

观澜特产?他当然知道这是送礼,只不过不知道这“特产”是什么而以。

可没想到

好吧,观澜特产,是黄金,一整箱子金饼子。

这下韩曲更加确定,那多出来两个名字是唐子浩有意为之了。

小事用送这么大一箱金子吗?

还不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