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观澜匪帮(1/1)

曾巩一边笨拙地用瓷勺刮着鱼鳞,一边玩味地看宋楷和韩九九对话。

心说,以前真小看宋楷他们了,不说这两天宋楷他们照顾所有儒生吃饱了饭,单看他们现在手里作动就知道,摸鱼、杀鱼这种事儿,他们肯定是没少干。

而从他与韩九九对话来看,说明相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能和这些社会底层普通百姓相处这般融洽,这本身就说明着不简单。

要知道,宋楷、庞玉、范纯礼、丁源、唐正平,他们几人父辈哪一个不是大宋举足轻重重臣。论身家,这几个纨绔可是书院里最显赫一帮。

而偏偏是这帮平时看着好像最没正事儿、最不着调,也是最衣食无忧主儿,反倒是所有儒生中,活得最真实人。

“你们平时也下山抓鱼?”

宋楷笑道:“今天人口太多,改天让你尝尝们兄弟烤鱼、烤鸡手艺。”

曾巩哑然摇头:“你们会还真不少。”

宋楷手上活计不停,抬眼看了眼他,“曾大伯,你是想说,你们平时就这么不着调吧?”

曾巩竟没把宋楷拿他年纪开玩笑当回事儿,“还真不是。”

“以前,可能会说这话,但是通过这几天,反倒觉得,是们这些人读书读傻了。”

想想自己,都三十多岁了,除了读书,好像什么也不会。唐子浩只使了点小手段,自己就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

宋楷哑然一笑:“还行,你能这么想,就说明大郎这回没白折腾。”

“嗯?什么意思?”

旁边丁源接道:“你当真以为唐子浩没事闲,就为了折腾咱们才下这狠手?”

“不是吗?”章惇也加入进来。

丁源道:“他撑着了?把人都得罪光。”

“那他要干嘛?”

“干嘛?也猜不到,不过”丁源沉吟了一下。“不过,们都太了解唐子浩了,他从来不做无意义举动。”

宋楷道:“你们可以不理解,但是,别恨他,大郎不容易。”

王之先这时突然道:“宋老四,你能不能说说,唐子浩到底怎么个不容易?”

宋楷笑了,“为什么这么问?”

王之先一耸肩。

“这两天一直在琢磨这个人,越来越猜不透。按说,他那么有钱,那么有地位,只要把书读好,将来位极人臣,就已经是后人无法越存在了。”

“可是,偏偏他对读书兴致缺缺,而且不惜身、不惜名。好像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又好像对某些东西极为看重。”

宋楷道:“这些回答不了你。”

“你也不知道?”

“知道一点,但是,不能说。”

“都是兄弟,透露一点呗。”

宋楷略一沉吟,“正经事儿知道不多,也确实不能说,但是”

“但是什么?”

“这么说吧。”宋楷放下手里活计。“能告诉你两件事。”

“第一,官家四年前许诺唐子浩十年拜相!”

嘶!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十年?拜相!?”

“还是四年前!?他特么现在还是个白身呢!”

没等大伙儿反应过来,宋楷又道:“第二,福康帝姬九成九是嫂子。”

日!

“怎么可能!?”章惇差点没跳起来。

第一件已经是骇人听闻了,可再加上第二件,就更不可想像了。

大宋外戚不得入朝,这是开国以来铁律。赵祯要干什么!?要在唐子浩身上破例?

唐子浩凭什么让官家看重到这个地步!?

章惇道:“贾昌朝谋反闹剧一出,唐子浩还怎么入朝为官?”

范纯礼撇嘴道:“一个贾昌朝就想拦住大郎?十个他也是白费。看着吧,有他们求着唐子浩入朝一天!”

曾巩低头沉吟,想到唐奕是范公门生,不由试探道:“他是不是想想帮范公重起新政之风?”

“不是革新那么简单。”

曾巩一怔,“比革新更激烈?”

范纯礼把手里鱼一扔,“跟你们交个实底儿吧!”

“通济渠开通之日,就是唐子浩亮剑之时。到时你们就知道,他这些年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

“”

所有人一震,革新之风再起?

有些人眼睛已经开始亮了起来!

在这一百多号儒生中,不是苦出身寒门士子,就是家中已经打上观澜系烙印革新派。

像曾巩,本身就是欧阳修弟子,自然是支持改革。

而仅有几个原保守派子弟,也被洗脑洗差不多了。范仲淹言传身教,唐子浩财税、战略课可不是白上。

比如,章惇、章衡是章得象族亲,王之先是王拱辰儿子,也早就开始认同革新必要。

王之先玩味地看着宋楷、范纯礼、丁源等人。

用只有几个人才能听见声音道:“所以,你们早就知道,也早就打算跟着唐子浩一路向前了!?”

王之先有点嫉妒,若真按他们所说,官家这般看中,且他们还一副胸有成竹样子,那倒向唐子浩不失一个明智选择。

而且,宋楷他们和唐子浩关系可是非同一般。

宋楷盯着王之先,“怎么?你觉得们还有选择吗?”

王之先笑了,“确实没有。”

“所以,算一个!”

王之先这一刻可不管他老子是哪一边儿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唐奕财税课、战略课上那些假想题。

要是把那些想象中命题应用到革新和实践当中,那得是什么样儿?

宋楷轻轻一笑,如果王之先倒向唐奕,那观澜之中应该就没有谁是不拥护他了。

环视众人。

“下一科,能考就都考吧,哪怕只是入朝当个刀笔小吏,也能帮大郎分担一些琐碎。”

王韶苦笑一声:“考?照这么下去,又是偷饭,又是夜出摸鱼.,没等考文,先考‘土匪’吧!”

“用不了几个月,估计就坏事做绝喽!”

范纯礼一滞,突然喃喃自语道:“也许,这就是大郎目吧?”

“什么目?”王韶瞪着眼睛道。“把书院变成土匪窝,就是他目?”

“爹说,大郎身边不缺文臣君子,缺是敢跟着他捅破天”

“土匪!”

“土匪!”

宋楷和王韶异口同声惊道。

日!这才是他本意?

“不当土匪!”

一直就没听懂这帮“大人”说什么苏小轼猛然声。

“可是立志接柳师父班,做大宋风月班头男人,怎么能当土匪呢?”

“杀你鱼!”王韶没好气地把苏轼顶回去。

转头看向曾巩,“有这个可能吗?”

曾巩摇头看向宋楷,“不知道,你得问他们。”

很有可能!

宋楷暗自沉吟,正因为他知道比曾巩他们多,才更加肯定这个猜测。

唐奕要做事不在教条之中,所以,他身边人,也必须藐视传统。

抬眼看向曾巩,“如果在你骨血里加入匪性,可能吗?”

曾巩苦笑,“尽力!”

曾巩想不到是,他这个一心只想作学问人,就因为今天一句话,将来有一天,会成为这一百多号人里地核心力量。

而这一百多号儒生,在若干年后,也有一个响亮称号

观、澜、匪、帮!

ps:憋了好几天,终于可以说了

匪帮!这是唐奕未来班底,是他根基所在,值得着墨这么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