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家信(1/1)

唐奕恨不得再给苏轼两下,这倒霉孩子,一点千古第一风流人物样子都没有,跳很,还没他弟弟稳得住。

这时王韶出声道:“子浩,可知官家什么时候走啊?”

唐奕疑道:“你问这干嘛?”

王韶苦笑,“刚来时候还挺新鲜,可是这时间一长”

“你知道,规矩太多,别扭!”

唐奕耸肩道:“快了吧,皇城改建半月前就完工了,要不是两个皇子当时还未足月,早就应该回去了。”

说完,不禁苦笑,“也盼着陛下早点走,这么多人,都快把吃穷了。”

他这么一说,三人不禁长出了一口气,终于要走了。

看来,这帮学霸也不愿意天天在皇帝和大臣们眼皮子底下过日子。

可惜啊

唐奕暗叹,官家要是走了,你们苦日子才算真来了。

轻轻一拍苏轼肩膀,看了眼他手里两吊钱,意味深长地道:“赶紧花了吧,要不没机会了!”

扔下这没头没脑一句,唐奕转身就走,只留给三人一个看不懂背影

“他这是什么意思?”

王韶摇头,“不知道!”

章惇也道:“神神叨叨。”

苏轼低头不语。

不对啊,以他十四年人生阅历,还有和唐奕相处几个月之久认知,唐子浩说话可从来没放过空!

不由低头看了眼手里两吊钱,暗暗运气。

“问你们个事儿呗?”

章惇眉头一挑,“什么事儿?”

“那个”苏子瞻还有点不好意思。

“那个,去山下吃花酒,两吊钱够不够?”

噗!!!

两人直接就喷了。

“你才多大点,毛长齐了吗?就要吃花酒?”

苏轼舔着脸嘿嘿直笑,“总要有第一次吗!”

“”

王韶彻底无语了。

章惇似是想到了什么,猛一怔,“等等!”

“你只有两吊钱?”

“对呀。”苏轼来了精神,“够不够?”

章惇想就不是够不够问题。

“也就是说,你身上一个大子儿都没有?”

“呃”

苏轼窘道:“你是知道,爹平时管严吗!”

章惇闻言,直接就窜了起来,“你特么没钱还来跟们赌棋?”

“呃,娘等着开饭呢,先走了。”

苏轼感觉情势不对,掉头就跑。

章惇和王韶倒没有追他,对视一眼。

特么让一个娃娃给坑了

回头再说程颐。

怎么素?

程二圣人这一个月过是欲死欲仙。

晨练和整理内务时候,程二都要在心里把唐奕骂上几百遍,才能熬得过去。

可每次面对同窗不解,还有那种非议眼神时候,他总能想起唐奕在后山炭场说那番话,想起他在课堂上,时不时流露出来那种一视同仁理念。

最后,程二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

特么唐子浩比他程颐还像圣人,这孙子太能忽悠了,要不自己怎么会着了他道儿?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个多月并不浪费,程颐也确实像唐奕期望那样,在一点一点地生着变化。

起初,就算有唐奕吩咐,加上被他忽悠,程颐心底里还是瞧不起这帮军汉。

在他看来,这帮只会提刀饮血、喊打喊杀糙汉子,是简单,是粗鄙,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让他看不起。

程颐是站在一个旁观者、一个高高在上局外人角度,用审视眼光看待这群汉子。

程二觉得自己就是在做作业,出题人是唐子浩,题目是了解军汉。

但是,这群所谓厮杀汉好像远比他想像中要复杂得多。

那个独臂将校因为得了唐子浩令,简直是无所忌惮,从程二住进这个屋开始就没给过他好脸色,逼急了更是非骂即罚。

真罚啊!

进了这个屋,老曹就没把他当儒生,做不好就罚,一点都不客气,什么站军姿、俯卧撑,折磨得程老二欲死欲仙。

而各种各样近乎苛刻要求,更是要把程二逼疯了。

有时候,程老二都觉得,老曹就是在报复,报复那天在书院门口羞辱。

可是,一个偶然夜晚,程颐辗转难眠之时,却看见那汉子半夜起来帮他掖好踢开被子;看见他把自己穿潮靴子拿到火炉边上,蹲在那儿,用他那独臂举着靴子烤了有半个时辰。

程颐就那么默默地看着老曹,这时候他才觉得,也许,他想错了。

他开始真正地想去了解这些人,接触这些人了。

他现,这些军汉不管是谁,要是误了饭时,根本就不用特意去提,一定会有人把饭菜留好。

他现,那个独臂汉子每回换下来衣物,别汉子一定抢下来帮他洗了。

他现,这帮人特别爱写家信,每天一有空闲,就一堆人聚到仅有两个识字汉子身边,一封接一封写。

他现,这帮人真很顾家,官家给了邓州营每人五十两黄金赏赐,他们一点都没打算留,全都和家信一起,让观澜粮船带回家去了。

他现,原来这帮汉子并不粗鄙,他们会想着给同伴留饭;知道老曹一条手臂不方便,会帮着他洗衣;他们也并不冷莫,甚至比大多数文人更热。

他现,这些人真是英雄,功绩就刻在他们胸膛,扛在他们后背!

程颐开始试着和他们接触,试着像他们一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声骂娘;试着像他们一样,晚上躺在铺上,聊家乡、聊女人、聊那些有没

而混熟了,军汉们也不再把他当外人看待,就让他帮着写“家信”,程颐自是欣然接受。

但是,当独臂老曹把一个皱巴巴小本本儿捧到程颐面前时,程颐这才现,之前他们每天都在写,每天都在寄,根本就不是家信。

小本本儿上记录着近五百个名字,五百个把命留在了广南名字!

原来,活下来这十九条汉子,把官家赏下金子一点不留地凑到一块儿,分成近五百份儿,然后,一份一份地寄了出去。

这也是家信,是那五百英魂

最后家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