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阶级分化(1/1)

感谢‘老斛’同志精准补刀,让连着四天“睁眼有万赏”

所以,对于你没事就在群里秀恩爱卑劣行径,决定忍了!

并且好好学习一番,争取虐死那帮放单儿!

程家兄弟,特别是程颐,虽刻薄、傲慢,但对做学问和世间万物求索之心还是极为勤勉。

要不然,也不会未满二十岁,就吃透了儒家典籍,并开始将自己思想和感悟揉和到儒学之中,妄图开宗立派了。

这是天生做学问人。

所以程颐喜欢用审视眼光看待世间人或事,习惯用所学之才来解读万物。

幸运是,程颐至今没有碰到太困扰他问题,更没有碰到,儒学大典所说不通道理,这更加坚定了他对所学所思信心。

然而,昨天一幕,彻底撕裂了程颐价值观。

他现,唐子浩所做所为,是他无法理解。

平时唐奕虽然也狂也傲,但最起码他做事情还能保持基本体面,甚至为人师威仪。

但是昨天,他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在观澜这个文教圣地门前,为了几个贱身军汉,完全褪去了一个文人外衣,甚至如泼皮无赖一般,殴打儒生,转脸更是不顾形象嚎啕大哭。

为什么?

以唐子浩学问,以他地位,以文人看比命还重要“体面”,他为什么会有这般举动?

饿死是小,失节是大啊!

难道他这么多年跟着范师父、尹师父学来东西,都学狗肚子去了?

但也不对啊?唐奕最后哭那般伤心,就连他这个“受害者”都为之动容。

程颐想了一夜,也没想通。

最后,本着求知美德,程老二宁可冒着再挨一顿揍风险,也要来问个明白。

“学生想问教谕,为何只为几个军汉却要抛弃名节,不顾风骨?”

唐奕看着程颐没有说话。

事实上,当程颐这么问出来时候,他就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阶级!

从古至今,无所不在阶级!

即使自隋开创科举,给了平民上升通道;

即使唐灭七姓十家,门阀世家不在专独;

即使是最开明大宋

阶级也依旧存在。

它不但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同样也把各个阶级之间分化、隔绝。

各个阶级之间,几乎是不互通,甚至有着自己生态环境。

程颐并不是真刻薄到人情泯灭地步,他只是活在他自己那个上层阶级,对百性、军伍之间情感根本半点都不懂。

说白了,就是不懂事儿。

且程颐也不是个例,士大夫阶级有几人能做到范仲淹那个程度,下到田间、军营去了解最底层百姓?

这种阶级分化,不但让士大夫们政治政策脱离实际,而且让他们用自己道德和行为准则去约束别阶级,自然就更加激化了矛盾。

“程老二。”

“学生在!”

“也问你一个问题吧,你理想是什么?”

程颐一愣,随即有些不好意思道:“想想建立新学,把儒学完善成天下大学,教化万民。”

果然,

这孙子一心想当圣人。

“怎么教化?”唐奕反问。“像你昨日那般教化?”

“呃”程颐一顿。“那是他们没学过孙孟之道,若是有知,当知观澜之地不得乱闯。”

程颐到现在也不觉他做错了什么,唐奕也不生气,“那且问天下间,学过孔孟之学人十之有几呢?”

“这”

“即要教化万民,先你要把自己当成‘万民’,有些东西,是你在书本之中学不到。”

程颐辨解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先帝也言,书中自有人间百态,还有什么是学不到?”

唐奕被他说乐了,这是书呆子典型自负。

“不说别人。”唐奕换了个严肃姿态。

“孔子周游列国,看尽世间百态,方能立地成圣。”

“孟子本身就出自民间,尽尝百姓疾苦,又游历诸国,才有了万世之名。”

“你出身书香门第,从小身边人就都是有才有名文人雅士。说句不好听,你可能连茄子是不是长在树上,稻米是不是有壳都不知道,就想高屋建瓴,教化万民?”

“孔孟尚要行万里路,方知天下事。你坐在书院里,喝着茶就把这世界看透了?这么说,你比孔孟还有本事?”

程颐被唐奕问得哑口无言,一时间觉得唐奕说对,但又不知道对在哪儿,要怎么去实践。

唐奕平静地看着程颐,现在,他不但不气这个学生,反而有种想笑冲动。

为什么?

因为他正在见证历史,改变历史!

如果,今天没有唐奕说这翻话,可能二程永远也想不到这个问题,他们依然会继续着自己成圣梦想,依然梦想着所创之学会教化万民。

可是,缺乏底层社会实践,理学注定远离“万民”,反而成了文人专独学问,成了披是“以理治世”外衣,行是“愚民愚众”管教工具。

不懂民而言治,不懂商而言税,不懂兵而言军,不懂恪物而言宇宙洪荒!

根本连什么是万民都不知道,用一千多年前圣人对万民理解去套用当下百姓,这就是扯淡!

“至于你,为何不顾斯文”

唐奕见火候差不多了,就把话题带到了最开始问题。

“这里面东西很复杂,感情更是用语言说不清。”

“你若真想知道答案,就到军营之中,与这些你一直都看不起军汉们同吃同住一段时间,自然就懂了。”

“到那时,再把你所见所感融入到你学问中,那才是真正教化万民之学!”

“”

“程老二!”唐奕玩味地看着程颐。

“学生在!”

“昨天打了你,确实有失师礼。”

“”

“这样儿吧,给你点好处,当做补偿。”

“什么补偿?”

“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寸步不离跟在左右,不论财税、战略,只要是懂,你随时可以问,随时都会答。”

“当真?”程颐眼睛锃亮。

开小灶啊!这好事儿哪儿找去。

“当真!”唐奕笃定道。“唐奕说话还是算数。”

“哦,对了,可以把你哥也一并叫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