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到底谁干的(1/1)

唐奕当众掌掴龙子龙孙,就算是在极为开明大宋,那也是逾越,也是大不敬。

宗正寺说什么也不能坐视不理。

但是,奇怪是,身为受害者汝南郡王赵允让却出奇平静,自始至终未一言。

与赵允让一同执掌大宗正寺赵允弼起初还有些奇怪,可是后来,赵祯一些举动,让赵允弼看出一些端倪。

那就是,台谏不管是谁,上本要治唐子浩罪,赵祯一律不受,早朝连议都不议。

若有人二次上本,直接就贬出京。不管是谁,连犹豫都不带犹豫,就连吴奎这种御史重臣都不能幸免。

包拯本来一本未果,要第二本,幸得知交长辈赵德刚出面劝阻、暗示才压住了火力。

而这几日,即使是在课堂上,儒生们看唐奕眼神儿都不一样了。

他们大多是唐奕离京之后才进观澜书院,对于那个唐疯子认知也仅限于传说。

但是,这次却不同,这次可是实实在在生在身边,想想都蛋疼。

张俊臣在开封可是恶名已久,怎么说让唐子浩废了就废了?打断腿不说,还给踢成了大监,直接进宫都不用净身了。这么看来,当年唐奕在开封得是个什么样儿人物啊?

最关键是,踢完了,人家还和没事儿人一样。张尧佐喊冤把喉咙都喊破了,也没个屁用,官家连理都不理。

这至使程颢和程颐每次见到唐奕都是裆下一紧,这哥俩以前对唐奕还有诸多不愤

二程服过谁?这是从小就立志要当圣人角色。

但是现在,哥俩觉得,还是老实点吧,这位爷,咱惹不起!不定哪天这货一个不高兴再把咱们给废了,都没地儿说理去。

可是,这个锅,唐奕可不想背。因为除了耶律洪基,他还没往别人下半身使劲习惯。

腿是他打断,但废了张俊臣下半生性福,绝对不是他!

“说,你们谁特么那么损,把张俊臣踢成了太监!?”

“不是!”宋楷直摇头。“可有节操很,只踹脸了。”

“也不是!”庞玉、范纯礼异口同声道。

“更不是!”潘越撇嘴道,“当时就顾着爽了,倒是忘了帮曹老二把他踢废!”

谁都说不是,众人看向唯一没言声唐正平。

唐正平翻了个白眼,“别看!什么都不知道!”

说完,转身就走,根本不给大伙儿追问机会

“一定是他!”宋楷看着唐正平背影怪叫,“这孙子阴着呢!”

唐奕点头认同,“特么都是空着手去,就这孙子不知在哪儿捡了根棍子!”

接下来,赵祯还是很够意思,帮唐奕挡下了所有风雨!

赵允弼一看赵祯态度,就知道这把火烧不到唐奕身上,所性送了个顺水人情,把原来要求严惩唐子浩奏本改成了双方醉酒,误伤皇族,建议唐奕向汝南王世子当面赔礼道歉。

这已经很给台阶下了。

唐奕一听这个消息,立马就乐了,同意!必须同意!

可是

把汝南王家两个儿子叫来回山,唐奕当面怎么道歉谁也不知道。

只知当时是大门一关,当门再开,两个世子出来时候,都是捂着肋条。

这是什么鬼?

哈哈,唐奕还是很听话地,赵祯不让打脸,那咱就不打脸

唐奕疯起来不管不顾,但是冷静下来却一点不傻,知道这段时间得低调点儿,再出事儿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黑子终于醒了,伤情也在一天天慢慢恢复。而董惜琴亦因为心中愧疚,一直照顾着黑子。

唐奕则过起了有规律,且十分乖巧生活。

定点去给儒生上课,定点回来继续鼓捣各种金属。

只是,课堂之上起了不少变化。

先是儒生们,似乎一时间都变乖了。上课之时大气都不敢喘,连以往吵得火热假想题也都极守规矩,先举手,唐奕点头才起来答题;

再有就是,来听课朝臣一下少了很多。这其中有一部分因为参唐奕本,让赵祯下去反醒了;还有一部份自认正气傍身,不耻与唐奕这种无视祖宗礼法人为伍

这种平静日子一直过到八月中,终于,有了一些不平静事情生.

这天,唐奕到范仲淹房中给老师请安。

进屋一看,范、尹、杜、欧阳修几位师父都在,连狄青也在下位置就坐。

好吧,欧阳修这“胖子”死皮赖脸地粘上唐奕了,非要收他作弟子。后来,范仲淹被他黏烦了,只好应下了。

范仲淹见他来了,示意让他在边上稍坐,与几位师父和狄青继续之前话题。

“侬贼之乱进一步扩大,想来官家也要坐不住了。”

杜衍闭目养神,慢声道:“靠余靖和广南几州老爷兵就想平乱,难”

尹洙则道:“侬贼之乱,说到底还是南夷与汉民难以融合问题,要想根治,非平乱杀贼可破。依看,当初不如应了侬贼依附之请,再派遣得力能臣多加约束,说不定也就没了今日局面。”

唐奕在边上细心听着,心中已经有了大概,原来几位师父在关心侬智高叛乱事情。

想到侬智高叛乱,唐奕不禁摇头轻笑。

这个举动正好被欧阳修看到,“大郎,你对侬贼叛乱也有看法?”

唐奕一怔。

他有什么看法,有看法也肯定是这几位师父不愿意听看法。

这么多年师徒,范仲淹一眼就看出唐奕是肯定有话要说。

“有什么意见尽管说来,这里又没有外人。”

唐奕苦笑,说什么啊?

在他看来,侬智高起兵,就是一笔烂账。

从汉夷关系,再到天朝上邦目空一切;从广南军政到边境政策;从文臣到武官,里里外外想理都理不通烂账。

“还是不说了吧。”

他真怕说出点什么大逆不道话,把几位老师父再气出个好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