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焦碳对大宋的意义(1/1)

晚上等黑子回来,还没等唐奕开口,黑子先说话了。

“大郎,跟你说个事儿。”

“啥事?你要娶哪个直说!”

黑子老脸一红,“说啥呢?可没那心思!”

“那你要说什么事儿?”

黑子一挠头,“月底,惜琴姑娘接了个去应天府献艺差使。这一来一回好几百里地,她们一群姑娘家,也不让人不放心啊”

“所以,你又想当保镖,全程护送?”唐奕翻着白眼,被这憨货打败了。

还死咬着没那心思,鬼才信你?

黑子不好思意一笑,“那就当大郎同意了啊。”

“不是,你能不能行了?”唐奕恨铁不成钢叫道。

“都这样儿了,还不好意思说出来呢?赶紧,相中谁了?咱送过去彩礼保证让桃花庵娘子们吃一辈子也吃不完,省得你给她们当下人了。“

黑子臊脸颊跟烙铁似,局促道:“回来再说!回来再说!”说完,逃似就跑了。

唐奕拿他没招儿,正好这段时候自己事儿也多,就由他去吧

这段时间,唐奕事儿确实不少。

先是连上了三天大课,然后虽然改成了两天一课,但是,战略课还要他与鲁国公王德用轮着来,基本就是三天上两节课频率。

看上去好像挺轻松,可别忘了,他自己也是学生啊!这一科他是别想了,但下一科是说什么也跑不掉了。

而且,曾公亮找来百多名冶炼工匠也进了回山,他还要着手研究铬铁冶炼问题。

原来回山瓷窑早就拆了,这回唐奕干脆和曹佾打了招呼,把新窑建到了后山,紧挨着曹家炭场。

先是石炭炼焦。

这个不难,唐奕知道后世炼焦用是“干馏法”,就是把原煤隔绝空气,高温焦化。

唐奕只要把基本原理和工匠们说清楚,怎么去建炉就不用他操心了。

至于建成之后用什么温度,什么火候,唐奕也不知道,无非是多试验,总能找到一个合适数据。

朝廷办事好处就显现出来了,曾公亮大手一挥,一下建了十座焦炭炉,让唐奕可劲儿试,保证最快度炼出焦炭。

对此,唐奕除了骂人,也不能干别了。

曾公亮和文彦博一样无耻,这特么就是慷他人之慨。人是他出没错,但花却是唐奕钱。

奶奶,他当然不心疼!

焦炭很快就炼出来了。

出炉那天,不但唐奕在,曾公亮在,连赵祯也在。

当一块块带着细密蜂窝小孔焦炭出炉,唐奕兴奋猛一握拳。

曾公亮不明所以,“子浩,何来如此激动?”

唐奕都不爱搭理他,他懂个屁!

曾相公只当这是冶炼铬铁必备之物,却不知,焦炭出现,对金属冶炼可以说是划时代产物,是冶金史上里程碑式存在。

这东西不但大大提高了冶炼温度,有唐奕在,他还可以利用焦炭化学性质,做为催化剂,一些在这个时代得不到有色稀有金属都可以提炼出来,进而制造各种性能合金。

而且,最最重要是,焦炭出现,会把华夏冶铁水平提升一个大台阶。

华夏冶铁技术历史悠久,且工艺十分先进,这一点无庸置疑。

但是,华夏铁器在世界上却不是最强铁器,甚至在现在亚洲也不是最强钢铁。日本和一些南亚小国冶铁技术虽不如中原,但造出兵器却一点都不比大宋差。

为什么呢?

因为一种化学元素困扰着大宋冶金业硫。

中原地区炼铁锻钢,很早开始就在使用煤来做燃料了。不是煤比木炭好,而是中原地带木材资源早就被砍光了,不得以才用煤做为替代燃料。

而煤与木炭最大差别就在于,煤中含硫量很高,锻造之时煤中硫融入到钢铁中,大大降低了铁性能。

这也是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原铸器黄金时代,名剑神兵屡见不鲜,就连青铜器铸造水平,后世都无法复制原因。

那个时代铸器用木炭,入汉唐后,因为都用石炭,很多原来用木炭锻造技术都失传了。

去硫,减硫,一真是困扰中原冶金一大难题。

但是焦炭出现,就将改变一这窘境。

焦炭硫含量很低,进而用它来炼钢铸器之时,钢铁中硫含量也会随之大大降低。

要是曾公亮拿焦炭去炼个铁试试,保准这老货惊眼珠子都掉下来。

目前,最强铁制兵器是百炼钢。故名思议,就是工匠千锤百炼,反复熔炼锻打而来。用熔炼锻打来降低含硫量,控制碳含量。

但因其工艺太过复杂,除了皇家仪仗和将官配器,别根本就用不起,

大内禁军用兵器缩到了七十二炼,普通士兵制式兵器则是三十六炼。

士兵穿甲胄则是十八炼,甚至就是寻常铸铁打造。说是一捅就漏可能有点夸张,但从古代一个成语就不难看出寻常铸铁强度削铁如泥。

焦炭一出,唐奕就有信心让大宋军械水平整体上一个台阶,而且让铸造难度和铸造成本降几个台阶

焦炭有了,下一步就是建炼矿炉和炼钢炉。

这特么可就费劲了。

大宋炼钢,用炒钢法。就是把熟铁(含碳量低)与铸铁(高碳铁)混合在一起熔炼,以原料本身碳含量来中和成最终成品。因为熔炼过程中需要工匠不停搅拌,形同炒菜而得名。

这在现今来说,已经是非常先进了。但是,唐奕听过后世转炉炼钢,对这种一次最多几百斤,费时、费力,还费物料工艺根本就看不上眼。

他想一口吃个胖子,借着这次机会,把那种一炉就是几吨成品钢技术弄出来。

好吧,唐奕只是听过,原理也是懂。

但是,转炉到底长什么样儿,他也不知道。

可是,没关系啊,这不是有人吗?

唐奕提一个思路,和这些工匠一起慢慢研究呗

这一天,和工匠在他小楼里琢磨了一上午,到了下午,只得让大伙儿先回去,因为他今天有课.,不是财税课,而是战略课。

一到大课舍果然!

除了有公务在身,能抽出时间朝臣几乎都在。

按说,战略课不是财税课,他们不用来听。

但是,别忘了,大宋是文人带兵,这些文官,不定哪天就出去当一回监军。所以,战略课反而比财税课来听人还多些,毕竟这门学问可是他们一点经验都没有。

唐奕走到讲台前,抿嘴一笑,“今天还是假想题。”

下面一松,假想题就意味着能说话,比纯讲轻松不少。

唐奕把一张一丈来宽大山河图往墨板上一挂。

“今天咱们来假设一下,若目前战略态势是,北方蛮夷攻破开封,族被迫南迁,立都江南,形成南北对峙态势,那么”

唐奕环视全场,“做为北方蛮夷你们,如何灭宋?!”

靠!

儒生和朝臣,倒了一片。

这特么唐疯子就是唐疯子,他是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说。

而且

为什么们是蛮夷啊?

为什么不是“做为大宋如何反击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