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交版税(1/1)

谢谢“丨老衲归隐丨”万赏,谢了兄弟!

尹文钦一饲三十来岁文生叫张载,唐奕就不淡定了。

妈,这可真是出来混总是要还啊!偷了人家东西,现在找上门儿来了,这可如何是好?也不知道张载看到文圣石上那四句话是个什么心情?

淡定!

唐奕暗自打气,那个“四为句”现在不是小张同志,而是

可偏偏唐奕怕什么,来什么。

张载一听尹文钦介绍,立把神情激动地一个长揖。

“原来是子浩兄!久仰久仰!”

“子浩兄文圣石前那四句题字,当真是字字入耳、句句铭心,学生佩服不已啊!”

噗!!

好吧,小张同志看到那四句话时候是佩服,是激动。

唐奕心虚应道:“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子厚大兄不觉得”

“不觉得什么?”

“不觉得耳熟吗?”

千万不能耳熟啊,可别是人家早就想好了。

张载一愣,客气道:“不觉得,只觉子浩与不谋而合,颇合心意罢了。当时还在感慨,为兄虽与子浩心意相同,却无子浩之才,能写出这般磅礴大气句子。”

“咳咳!”

唐奕被小张两句话给呛着了,这应该是他长这么大听过最别扭夸赞。

“子浩,这是?要多注意身体啊!”张载以为唐奕受凉有疾。

“没事!没事”唐奕一边假装又咳嗽两声,一边放下曹评,让他一边玩去。然后,一把揽过张载肩膀。

“小弟与子厚一见如故,可为兄弟!”

张载心里纳闷儿,这唐子浩怎么一点都不见外,头次见面就勾肩搭背,还称兄道弟?

他是不知道,更不见外,还在后面呢。

唐奕一手搭着张载肩膀,一手从腰间一扯,把自己带三色勾钰摘了下来,往张载手里一塞。

“来,全当是见面礼!”

“什么情况!?”张载有点脑袋转不过。“这唐子浩平时也这么大方?这么热情?”

“这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唐奕大喇喇道,“兄弟之间有通财之仪,不过是一块儿玉,子厚收下便是。”

唐奕打着哈哈,“哈哈还有事,先走一步,不打搅你们晨读”

说完,转身就走。

反正老子是交过版税了,不走还等什么!?

只不过,这版税是真他妈贵!要知道,那块玉可不是一般玉,那是在苏州之时偶然遇到一块三色宝玉。

这玉不是土里挖出来沁色古玉,而是天然出坑就是白、绿、紫三色,色正而艳,花了唐奕一千多贯啊!

落荒而逃唐奕,留下张载和尹文钦二人呆呆愣。

连尹文钦都觉得,唐奕有点热情过头儿了。

“大郎平时也不这样儿,子厚收下就是”

来到上院边上小树林,果然潘越、宋楷、范纯礼等人已经到了。

大伙儿一看唐奕脸色有点不对,遂问道:“怎地了你?”

唐奕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没事,遇上鬼了!”

众人也不多问,一边舒张筋骨,一边闲聊。

“苏明允来了,他家里那两个儿子怎么样?厉害吗?”

丁源一撇嘴,“厉害吗?那哪里是厉害!?和你差不多,应该叫妖孽才对!”

范纯礼接道:“小苏,只有十二岁,十二岁啊!却已得苏明允文章六成功力,你说扯淡不扯淡!?”

苏洵文章六成功力!?特么那些三四十岁老举子,要是能有苏老泉一半儿水平,也够春闱之用了。

庞玉则道:“更扯淡,是那个大苏。这家伙只比弟弟大两岁,不但文章不输其弟,更是通背十三经义,把《韵略》记得一字不差,你说妖不妖?小爷要是有他那个脑袋,闭着眼睛也能考上进士。”

唐奕一阵无语,唐宋八大家让这爷仨占了一小半儿,那也是能用道理讲得通?

说了二苏一大堆神奇,大伙儿又七嘴八舌地把书院这两年变化一一向唐奕道来。

这两年,观澜书院规模,已经从最初靠着孙复从泰山书院带过来十几个学生,加上宋楷这帮纨绔来撑门面,展到如今有儒生百多人,大小名儒、客讲十余人大型书院。

学生多了,范仲淹等几个老儒就显力不从心了。

杜衍已经是七十三岁高龄,风月班头柳七公也已经年逾七十,两位古稀老朽哪还受得住在堂前一站就是半个时辰劳累?

现在,除了一些特别好苗子,杜柳二人会单独抽些时间指点一二外,他们已基本进入了养老状态。

去了杜师父和柳师父,书院师资即显匮乏。毕竟范仲淹年纪也大了,孙复和尹洙虽是正当年,但也一下管不过来这么多学生。范仲淹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为这百多学子再找几个好老师。

去年,范仲淹特意给远在眉州苏洵去信,意在劝他放弃科举,来观澜授业。

苏洵接信也确实有点动心,其实上一次陈-希亮高中,他苏洵却没中,对苏老泉打击就很大,那时就已有了几分退意。

几经踌躇,苏洵最后终于决定举家进京。不但自己来了,老婆孩子一大串都带来了。

不过,苏老泉可不是应了范仲淹之请,而是想再试一次。若来年大比还不中,苏老泉也就死心了,安心在观澜传道授业。

再说,观澜师资肯定比蜀地要好得多,为了两个儿子着想,也该带着二苏过来。

而苏老泉进京,还拐来一个人王方。

说起王方,进士出身却无意为官,反而回乡一心办学,以一己之力创下了青神中岩书院是为眉州名院。

前几年,观澜书院初创之时,范仲淹就曾去信给他,希望他能过来相助。

那时候王方,一来想为家乡多培养几个柱国之材,二来当时手底下正有几个得天独厚好苗子,当真舍不得走。可是,现在好了,范希文很不“地道”来了个釜底抽薪,不来挖他,却把他寄予厚望两个学生给挖跑了。

王方这个气啊,老子就指着苏家这两个小子给争脸了,这还没长成呢,就让你给抢跑了!

王方一琢磨,不行,得跟着,到什么时候苏轼、苏辙那也是学生。

于是,王方也举家迁来,成了观澜书院人

众人一边聊,一边练,又晨跑至回山码头,再往回折。跑回山上,已经到了早饭时间。

唐奕本来是要去拜过老师,可是一想,反正也是饭点儿,就别去打搅了,便与贱纯礼一道,拐进了食舍。

食舍里已经满满登登都是用餐学子,唐奕一边打饭,一边四下扫看。

“哪个是二苏?”

苏仙都已经来了,唐奕当然要先看看,名留千古苏东坡是个什么样儿。

“没在这儿!那两位跟他老子一起吃小灶,哪会来食舍?”

唐奕了然,苏洵在上院有单独宅子,和教谕们是一个待遇,餐食都是送到住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