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回山(1/1)

回山位于开封东南三十里外,顺水行舟只一个多时辰即至。

“回山”是四面山岳环抱着一块千亩谷地,正好形成一个“回”字,故而得名。

汴河如一条银链劈山而行,穿谷而过,把平原分为一大一小两个部分,回山村正座落在大块谷地临江地方。

三人站在船上,放眼望去,只见南北两线山高险峭,把平原谷地夹在中间,东西则山缓坡平。

虽是冬日,少了几分苍翠,但丝毫不减回山美意,南北二山巍峨峭历,奇松怪石似两道屏画交相辉映。

西坡,远望平谷、长河,隐约可见一处林间院落,楼阁烟渺,宛若仙境。

曹府前来和范仲淹交割管事介绍道:“回山最开始是老家主夏日避暑之地,起初只有西山一片宅子是曹府,后来老家主见这地方藏风存气,甚是喜欢,就用别处良田与当地农户换下了整个回山。等到来年二三月,西山和南北两屏桃树尽开之时,整个回山那才叫美没话说。”

唐奕指着岸边停靠一排大船问道:“不是说只是百十户小村吗?怎么还停了这么多船?”

管事恭敬地道:“好叫公子知道,往来开封商船是要排期,不能直接进城。以前都是一排排停在城外苦等,阻塞河道不说,船上客商也无处落脚。”

“老家主西去之后,少主也不常来此地避暑。福伯觉得这么好地方空下来可惜,就略微经营了一下,在岸上修了埠头,供商船停靠修整。”

那管事继续道:“常走京师水路船商都知道回山埠,一般都会先在这停船,派人去城里排了号,赶着时辰再进城。再后来,人多了,福伯又在码头周围添了脚店、杂铺、铁铺,方便船商补给。”

唐奕点点头,心说,曹福还真是会做生意。

只不过,这么好地方做了货物码头倒有些可惜了。

....

说话间,船靠了岸,管事引着众人下船。唐奕一看,这岸上人还真不少,操着各地口音行商聚集在码头周围,几家店铺专做船商生意,买卖也还算不错。

过了码头就是回山村,一条直通西山土路,一个个佃农房舍沿路排开,虽略显破旧,但还算整洁。

曹府管事告了个罪,引着张晋文去找村中里正和各家店铺掌柜办交割去了。

张全福让儿子张晋文跟着唐奕进京,这段时间一直闲着,这次正好充当起了范府管家。

范仲淹等人则由一个曹府仆役领着,沿土路上了西山。

西山当地人起名叫望河坡,山势平缓,高处也不过百多米,但视野极好,站山望水,回山秀美尽收眼底。不然,曹佾他爹曹玘也不会特意跑到这来建宅子。

宅子范仲淹看过之后也是十分满意,曹家是京城巨富,自用园子怎么可能差了?

曹玘当年显然是花了心思,整个宅子占地十亩,就建在山坡中段,掩映在林木之间。

园内书斋、凉殿、花楼、宝阁样样俱全,后院引泉水积出小潭,水榭风亭端是曼妙,只要稍加改建,就可做书院之用。

范仲淹和尹洙两个老头儿都对这宅子喜欢不得了,更是商量起如何改动即可满足公用,又可不失原有美态。

唐奕看他二人争得热烈也不好插嘴,悄然退了出去,围着院墙四下探查起来。

他倒不是对这宅子有什么兴趣,后世看过集园林艺术于大成明清园林,对于这种只能算一般水平园子,唐奕根本没什么感觉。

范尹二人觉得好,那是他们没见过,明清江南那些大户都把园子建出花儿来了。宋园只是平铺过去,最多讲个意境,可明清园林玩却是立体,讲是一步一景,能比吗?

他这么转悠是想看看,在这处院子之外能不能再建一片房舍。

可是失望是,这处宅子正好建在山腰一处平地上,最多再阔建一倍就得把房子盖到斜坡上去了。

唐奕无奈地一扁嘴,“看来,民学只能盖到山下去了。”

“不过也好,和这帮老学究离得远点,也省得沾了迂腐气。”

...

民学。

唐奕想办民学不是一天两天想法了,从忽悠范仲淹办学开始,他就突然生出了这个想法。他想办一所不专儒,只为百姓生计教学学校。

可以说,从第一次劝范仲淹致仕时候开始,他就萌生了为这个老人做点什么,顺便为这个时代也做点什么想法。

可是,唐奕只有一个人....

一个人能干什么呢?他能在某个‘点’上做出突破,但却不能改变大宋这个‘面’上所有,更不可能牵动历史这条‘线’最终流向。

于是,唐奕想到了办学,效仿清末洋务运动中开办新学方式,培养一批跳出时代思维人才。只有身边有更多助力,他才能有更大动作。

后世,有人说大宋最缺少是铁血,缺是金戈所指万族来朝霸气。

有人说,大宋最缺少是运气,若无大金,则亡辽可期;若无蒙元,则一统天下可待。

以前,唐奕也许会认同。

但是,来到大嘶年多时间,唐奕却不敢再说这样疯话了。

大宋最缺少正是这些基础科学。

他和大宋朝最顶尖名人聊天下大势,和最底层市井百姓品味民生。他现,这个时代并不缺少热血,他们只是生活得太安逸了,以为全世界都和他们一样,吃饱穿暖,乐不思争.。

可是,宋朝富足又处在一个极为尴尬位置,既不能突破瓶颈进阶高级,又因为太富有而被一只只饿狼觊觎。

它就像一个手握重宝炼气巅峰修士,自以为练气期无敌,但却架不住一群炼气小修围殴,只得用求和来苟活续命。

但是,后来一个叫金国修士终于筑成道基,瞬间就把它手里宝贝抢走了。再后来,蒙古这个金丹大修横空出世,炼气大宋终于命丧金丹。

那怎么改变这个局面呢?

整军治武,那是唐奕碰触不到层面,现在他唯一想到,就是让大宋更富。

对!更富!

换句装逼话就是,提高生产力。

只有提高生产力,才能让大宋突破练气桎梏,达到筑基,甚至是金丹大修。

绝对实力,衍生出绝对欲望。

只有宋实力脱到一个全新层次,只有中原这片土地再也满足不了大宋欲望,统治阶级才会对“天下”再生觊觎之心。到那个时候,很多现在看来是问题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

而财富、观念、基础科学,这三大条件就是大宋突破瓶颈筑基丹。

财富,唐奕在累积。这需要很长时间沉淀,财富才可能大到足以撬动整个社会体制程度。

观念和基础科学就只能靠办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