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锅猪油里的大生意(1/1)

“比几千几万贯更大生意?”张伯狐疑地看着唐奕。

唐奕打开两个木盒,把里面东西拿出来。

“不瞒您说,小子今天来就是为了这桩大生意来,不知道张伯有没有兴趣?”

“这就是你说大生意?”

“对,这就是说大生意。”

扫了一眼木盒,不禁心中轻视地暗道:“这能算什么大生意?不过就是几根蜡烛,外加....”

外加另外几块油黄色东西,不认识。

拿起一“块”蜡烛,张伯嫌弃地撇了撇嘴,“这东西也能拿出来卖?指着它挣钱,你小子得赔死!”

唐奕骚得脸一红,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也不怪被张全福鄙视,唐奕这蜡烛做.确.实太糙了,要不也不能用“块儿”来形容了。

唐奕只是猪油废料提炼出来蜡,用瓷碗做模子,里面放了根粗棉线待其凝固就算了事,矮趴趴一坨,难看得要死。

“时间匆忙,就是做出个样子。要是您老觉得行,再把模子做精细些就是.。”

张伯点了点头,唐奕这点倒没说错,蜡好坏不再外形颜色,想给它上色塑型很容易。最最重要,还是点着之后,看烛火够不够亮,烟气够不够小。

拿着碗形油黄蜡烛仔细地端详,张伯逐渐地收起了轻视之心。良久方试探地问道:“这是....油蜡?”

“油蜡。”

“牛油还是羊油?”

宋人照明普通百姓家用都是油灯,蜡烛是富人大户才用得起东西。

在各种蜡当中,最次蜡烛是石蜡,也就是一种天然蜡。杂质多,烟大火小,也就比油灯稍亮那么一点,所以售价不算高。

再好一点是虫蜡,烟气略小,火也比石蜡亮一些,价格适中。

最为高级,就是油蜡,主要原料是牛油和羊油。烟小火亮,颇受大户人家喜欢,价格也最高,上好牛油大蜡要三十文一根。

“这是猪油蜡。”唐奕解释道。

“哦.....”张伯眼前一亮。猪油在造价上可比牛油、羊油低上不少。如果唐奕有方法用猪油做蜡,倒不失为一条财路,而且利润也会比别蜡高上不少。

只是....只是不知道烟火如何。

命伙计把蜡点燃,张伯看着那明亮火苗,更是欣喜。

“不错!火亮烟小,是上等好蜡!”

“出蜡多吗?一斤猪油出多少蜡?”做为一个商人,张伯马上想到了成本问题。要是出蜡和牛油蜡相当,那这还真是一门好生意。

“十斤猪油差不多出十根细蜡。”唐奕如实答道。

“什么?”张伯气得直跳脚“十斤油才十根细蜡?”

一屁股做到椅子上,张伯显得极为沮丧。

还以为这小子真找来一条财路,到头来却是空喜一场。

最好牛油蜡也不过三十文一根。就算唐奕做蜡与牛蜡同价,一根3o文,十根也不过3oo文。

但是,那可是十斤猪油啊!就算比牛油便宜,十斤猪也要将近5oo文。这十根油蜡光造价每根造价就5o文,卖3o文?还不赔死?

唐奕淡淡一笑,“您老别急,还有这个。”

唐奕拿出一块肥皂,递到张伯面前。

张伯无趣地接过,左看右看,“这是何物?”

这东西半个巴掌大小子,似蜡非蜡,入手顺滑,张伯还真认不出来。

“这叫肥皂,洗衣沐浴用。”唐奕解释着,为了更为形象体现肥皂妙用,唐奕叫人取来一盆清水,让张伯用肥皂洗手。

这个时代,做工再精细油蜡也达不到后世水平,总有一些反应不完全油脂残留在蜡中。张伯刚刚抓着油蜡鼓捣了半天,手上难免有些油腻腻,正好用肥皂洗手。

随着肥皂在手中搓弄,张伯惊奇地现,这东西一沾水就变滑不留手,而且搓洗间竟然生出细腻白色泡沫,十分神奇。等洗净泡沫,双手变得洁净无比,这可比平时只用清手洗手简单快捷得多,而且更加干净。

“不错!好东西!”张伯连连赞誉。

“它还可以用来洗衣服,去污能力比皂角更强。”

“当真?”张伯眼睛更亮了。

比起那几根油蜡来,这才是真正宝贝。要知道,皂角产量很少,市面上售价也高,只有富户才用得起。要是这肥皂比皂角还好用,那售价肯定不低。

“呃....”张伯猛然一愕。“这肥皂造价几何?”

心说,可别像那几根油蜡一样,是个天价,那就没什么搞头了。

唐奕笑答:“十斤猪油出二十块这么大肥皂。”

“十斤猪油出二十块?”张伯沉吟了起来,这么算来,还真大有赚头。

“疑?..”张伯一下反应过来,一声轻疑,“这肥皂也是猪油所制?”

“对啊!”唐奕答道。

“其实,小子为了保证肥皂纯度,在炼油之时,只取最上层材料做肥皂,中层浑浊物做蜡烛。若是要求低一些,十斤油出三十块肥皂也有可能。”

“等等!”张伯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肥皂和油蜡都是一锅油制成?”

“对啊....”

“也就是说,十斤油能出二十块肥皂,外加十根蜡烛?”

“对啊!”

“了!”

张伯一声怪叫,引得外间儿伙计和四娘都探头望了过来。张全福年近半百,很少像现在这般失态。

“小子,你算是达了!”张伯声调不减,由衷感叹。

原本他以为,单是肥皂,每块售价一百文肯定不成问题。二十块就是两贯钱,等于把本钱翻了四倍,已经算暴利了。哪里想到,原来油蜡也是同锅出东西,那不等于白捡一样?

他浸淫杂货行当几十年,最是清楚什么东西百姓之家耗费最大,就是这些日常用度小玩意儿。只是,这些日常用品利润极薄,虽然销量大,挣却不多。如果这肥皂有一倍利润,他都不敢想,.待肥皂风靡开来之后,光邓州一地盈余,将会是一笔多大收入。

他还不知道,这肥皂可比皂角耐用得多。一百文皂角用不了几次就没了,而一块肥皂用十几次,几十床不一定用得完。所以,一百文估价,还是太低了。

唐奕看着老头儿激动样子,不免得意。

“小子早就和您说过,天下间什么生意最赚钱?”

“垄断!”

“垄断!”

张伯居然异口同声地和唐奕同时说出这两个字。现在,他也终于明白,那日唐奕那番话真正含义。

垄断,这肥皂生意垄断在唐奕手里,想用肥皂只能从他手里买,那得是多大一笔利润!?万贯家财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大郎....”想到这里,张伯不禁正重起来,试探地问道:“这门生意...也有马家份子吗?”

唐奕笑道:“您忘了吗?”

“们是两家姓,一家人!”

.......